海口新规“抢劫拒捕当场击毙”引发全国热议
当你看到 “抢劫拒捕,当场击毙”这样的的标语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如何看待海口规定 “抢劫拒捕,当场击毙”?国内知名网站腾讯网针对海口市龙华区出台的新规进行了相关调查,目前已有12万多网民参加投票,七成以上的网友认为 “能震慑犯罪分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支持!”。
记者采访了解到,海口市龙华区出台新规后,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尽管 “抢劫拒捕当场击毙”这一举措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也有一些市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网友称。我们赞成警察开枪,但我们更强烈要求,一是警察的道德要好,二是业务要精。前者保证他们不会给群众安一个罪名枪杀无辜,后者确保他们能开枪击中 “两抢”犯罪嫌疑人。有网友表示,打击 “两抢”,不能一毙了之,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警察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加强治安混乱源头管理上下功夫,这样公众才会有切实的安全感。
据了解,截止今晚8时许,由该网站发起的此次调查活动投票总数已达120704票。其中,认为 “能震慑犯罪分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支持!”的有85753票,占了71.04%;而认为 “是否能当场击毙应由法律说了算,我反对 ‘以暴制暴’”!的有32098票,占了26.59%;而表示 “我不关心”的只有2853票,占2.36%。
网上热议“抢劫拒捕当场击毙”
正方:坚决支持派
■这样的标语威力就是大
文明标语被无视, “暴力标语”却有奇效——这在很多地方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生硬、粗暴甚至是血腥恐怖色彩极重的 “暴力标语”,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缘于“暴捶狠打”之类暴力语言产生的强大震慑力。事实已经证明, “暴力标语”可以大大缩减了施恶者的行为空间。
■能震慑犯罪就好,何必跟标语较真
至于标语内容,由于 “车身上张贴宣传标语,受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法律规定使用枪支的程序性规定全部写出来,那样太长,也失去了震慑的作用。”
■治乱就得用重典
“治乱就得用重典,我觉得现在对抢劫的处罚过轻,以致于歹徒敢于顶风作案,此举一出,我相信真正的亡命之徒还是很少,社会治安状况肯定会变好”,一名老师已经退休多年,平时和老伴出去一般都不敢提包,年老体弱的他们一碰到飞车抢夺,几乎没有反抗的机会。
反方:质疑派
■标语不当也对社会有伤害
标语代表相关部门的立场和态度,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威慑性,但标语常见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语言暴力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警方“飞车抢劫当场击毙”的标语是社会用语不规范的一种典型表现,作为警察来讲,打出这样的标语容易给社会、市民造成错觉,是警察法制观念滞后的表现。
■标语会让警察冲动而滥用武力
网友“法言法语”说,使用枪支的目的是为了制服犯罪分子,而不是将犯罪分子击毙。这样的标语很可能让警察在关键时刻冲动而开枪击毙嫌疑人。但如果开枪击中嫌疑人手臂,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击毙”。
■警察不能僭越法官职权
“犯罪嫌疑人罪是否致死,应由法院判决,而不能由警察 ‘当场击毙’。”河南天之权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波说,依据《人民检察院枪支管理规定》规定,持枪人员使用枪支,除遇特别紧急的情况外,应当先进行口头警告或鸣枪警告,只有警告无效,才能当场使用枪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