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王攀:“老乡警察”助长“差序格局”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王攀 发布时间:2007-08-22 08:13:2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表示,在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地域特点明显的地区,要积极试行“外警协管外口”的做法,即俗称的“老乡警察管老乡”。(详见昨日本报A04版)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一个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型,叫做“差序格局”。大意是,中国乡村人际关系具有特定的原理,用图像表示,就像一枚石头扔进宁静的池塘,泛起一圈圈涟漪:涟漪外形酷似一圈圈同心圆,以自己为中心,一层一层向外散。这个同心圆图形有三个要点:1.这个结构以自己为中心,而非别人、有形的团体或国家为中心;2.人与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分,越是靠近圆心,关系越近;越是远离圆心,关系越远;3.个人与每个圈上亲疏不同的人际关系,都有特定的伦理规范和各自不同的相处之道,方式规则各不相同。

依中国人的标准,亲兄比表兄亲,亲表兄又比远房表兄亲,远房兄弟只要不太远还算自家人,总比外面熟人亲。再往外说,熟人比点头之交亲,点头之交比陌生人亲。陌生人当中,本地人比外乡人亲,中国人比外国人亲。

不难发现“老乡警察管老乡”就是利用“差序格局”中“陌生人当中,本地人比外乡人亲”的社会心理。从社会学角度在社会管理上积极探索,当然是好事。但必须明白,“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里,带有明显的“亲疏有别”、“内外有别”特点,这恰好与均质、无差别的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相悖。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里,处理人际关系更多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人情味十足。这也是一些专家担心“老乡警察管老乡”会影响执法公正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笔者认为,“老乡警察管老乡”将加重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的“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并不利于现代社会中均质、无差别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实,不论是“老乡警察”,还是“外乡警察”,都要首先在执法中力避“亲疏有别”、“内外有别”,不管是外地人犯罪,还是本地人犯罪,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让外乡人感到受社会歧视、执法歧视,才是最根本的。

老乡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