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交通警察”别成城市风景
哈尔滨市针对闹市区交通繁忙、偏远地区无警力或警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当天首次在事故易发路段设置移动式仿真交通警察,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对此,市民将其当成城市景观,有的还饶有兴致地与其合影。(据《哈尔滨日报》8月18日) “仿真交通警察”以往只出现在高速公路上,而哈尔滨市却将其用在了闹市区及偏远地区,可谓是一大“创新”,不过,在我看来, “仿真交通警察”好像放错了地方。
众所周知,交通警察的职责是依法管理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纠正违章,处罚违章人。而“仿真交通警察”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作用,最多只是起到警示作用。当然,这种警示也是相当有限的。在开始的阶段,由于不太了解这是“仿真交通警察”还是真警察,时间长了,自然会知道,此时,“仿真交通警察”就如同农村田地里的稻草人,连麻雀都吓唬不了,自然不会对那些违犯交通规则人起作用。况且一开始,不少市民就将其当成了城市风景。城市风景是不会对人起到警示作用,那起到的作用就更少了。
如果将“仿真交通警察”放在交通事故少的地段还是可以理解的,而哈尔滨却将其放在了交通繁忙、偏远地区,却是让人难以理解。本来,交通繁忙和偏远地区,由于事故出现较多,更需要警察来坐镇、处理,毕竟警察的现场处理能力不是“仿真交通警察”所能企及的。可是越容易出事的地方,却越来轻描淡写地让“仿真交通警察”,是不是有草菅人命之嫌疑?要知道,在交通繁忙地段,警察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导致生命在几秒钟内消逝,这些地段连增派警力还嫌不够,竟然让“仿真交通警察”担当重任。再智能的“仿真交通警察”也是假警察,也比不上真警察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现在,在我们的周围,违犯闯红灯等交通规则的现象还很普遍,人们还没有树立起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因此,我们更需要交通警察来维持我们的秩序,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宝贵的生命面前,任何的游戏心态都是要不得,也容不得我们作一些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实验。一旦出现失误,失掉的的就是一去不复返的生命。因此必须慎重再慎重。
“仿真交通警察”不是城市的风景,不是供市民拍照用的。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就赶紧撤下吧,要不然,迟早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