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立项管片区 好坏居民评
“我是东御街责任段的民警王蓉兴,我所拟订的项目中,包括认真协调社会力量,关爱民工,建立民工书屋、棋艺小室、放映专场电影……谢谢大家。”昨日上午,经社区群众代表的评审,人东派出所的3位民警,对各自责任区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立项”———有针对性地确立重要工作内容。而派出所将定期对“项目”进行网上考核,对社区民警进行“数字化管理”。
民警谈想法 社区代表来评审
昨日上午9时许,人东派出所内坐满了60多名社区群众代表,他们受派出所的邀请,前来参加人东派出所社区民警“项目推进”和“数字化管理”现场工作会。第一个宣读“项目”的是青年路责任段的社区民警廖红权。廖红权的责任段地处成都市商业繁华地带,有2500多家商家,每天商圈人流量达十几万人次。每天凌晨时段,到早市进货的外地顾客非常多,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目标。如何保障顾客、商家等的利益,是摆在社区民警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
对此,廖红权的答案是,拟订两个项目———“青年路商圈的案件控制”和“青年路商圈批发早市的安全防范”,交给社区群众评审。坐在前排的社区代表,边听边在本子上认真地做记录。廖红权宣读完毕后,九龙广场的商家代表赞成了廖红权的“项目”:“我们从凌晨开始营业一直到下午才闭市,商场内人来人往,搞好安全防范工作确实非常重要。”随后,东御街责任段的王蓉兴和染坊街责任段的钱军宇也宣读了各自拟订的“项目”,并由群众代表评审。
上午10时30分,9名社区群众代表分别在“‘立项’审批、考核表”上,对6个项目签上了“同意”和各自的名字。
而为了做好各自的项目,3位“立项”的民警亮出了“十八般武艺”。廖红权提出在青年路设立流动电动报警车,实行24小时街面不间断巡逻,将青年路夜间停车场的从业人员全部更换为保安人员等工作措施。王蓉兴提出将锦江区已经建成的250兆对讲系统引入重点商家单位,给民工放坝坝电影等。钱军宇想在梨花街成师附小的周边商家中,设立青少年求助点,报警点。
数字化管理 监督“立项”落实
人东派出所是锦江区公安分局第一个进行“立项”的派出所。据了解,这一举措是依据《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关于在社区民警中开展“项目推进”以及“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而推出的。项目推进,是为了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营造和谐社会,创建平安锦江。据了解,每名社区民警一年内所立项目不少于2个,在项目完成后,可申请补立。
目前,人东派出所利用内部网络,已经搭建好了“数字化管理”平台,立项的社区民警将定时在上面记录自己“上周做了什么”和“本周要做什么”,而派出所领导及各社区民警之间可以随时点击查看,监督交流。
人东派出所的负责人表示:“‘立项’就是为了解决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这些项目做得好不好,年终还要请辖区群众来评估,并在考核表上签名确认。”在人东派出所试点后,年内,“立项”工作还将在锦江区公安分局的其他派出所中全面展开。经民警们所立的“项目”最终将评出最佳、达标和不达标三个等级。而项目不达标的民警,将被扣除一定的目标分,并将受到相应处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