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否认袭警成为社会热点 坚决打击袭警行为
昨天,公安部纪委书记祝春林表示,袭警是对国家法律公然挑战、严重损害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袭警行为,必须严厉制止和坚决打击。
■公民应将合理诉求用合理方式表达
祝春林表示,警察是代表国家和政府执法的,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对警察有什么意见,可以将合理的诉求用合理的方式来表达,按照法律的程序来办理,但决不能阻碍甚至暴力抗拒民警依法执行公务。袭警是对国家法律公然挑战、严重损害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不属于警民关系范畴,而是警察与违法犯罪分子之间的对立关系。袭警不仅侵犯了警察的利益,也侵犯了国家法律、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并最终也损害了违法犯罪嫌疑人自身的利益。
■公安机关要防止因执法不公、不作为引发警民冲突对立
“对于袭警,公安部的态度是:要坚决打击、依法打击,同时,坚持在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法律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多策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祝春林说,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就预防打击妨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和袭警问题下发了通知。目前,公安部正在济南、呼和浩特、沈阳、襄樊市公安局和秦皇岛市北戴河公安分局等五个试点单位几个城市开展单警装备的试点,效果很好,即将装备全警。
祝春林指出,公安机关也要不断提高民警的素质和实战能力,切实解决好一些单位和少数民警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防止因执法不公、不作为引发警民冲突对立。公安机关监督部门在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切实保护好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
■“袭警问题有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趋势”把袭警概念泛化
针对“袭警问题有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趋势”的说法,祝春林指出“这种判断是不准确的,它把袭警概念泛化了”。
民警因为抓捕犯罪分子、制止犯罪活动遭遇反抗而流血牺牲,这是警察与犯罪分子斗争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代价,是警察职业风险所决定的,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同时,“盲目跟风热炒袭警这个概念,不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治理解决。从我们近些年的统计看,近10年来,总体而言,民警负伤、牺牲的人数没有大的起伏,但老百姓的安全感上升了7.8个百分点,命案侦破率提高了10.4个百分点。所以,把袭警问题炒得沸沸扬扬,和我们的实际不相符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