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胜工作法”的感召力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莽张派出所位于罗山县西南15公里处,辖区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派出所民警6人。
1988年,鲁大胜担任了莽张派出所所长,至今已整整16个年头。16年来,在上级机关组织的考查、暗访、测评中,人民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该乡连续16年无个人上访和集体上访,无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2003年,莽张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一级派出所”,并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派出所”、“市级文明单位”、“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民警先后有40多人次立功受奖。所长鲁大胜创立的“鲁大胜工作法”,正是保证莽张派出所这面红旗16年来屹立不倒的独特法宝。
所谓“鲁大胜工作法”,概括起来就是八句话:全心全意解民忧,“三先”“六要”调民纠,三项制度体民情,为民执法严要求,“两图”“三证”情况明,群防群治网织成,以身作则带队伍,规范管理严治警。
俯下身子为群众解难
做群众工作,鲁大胜有他的独门绝技和招数。他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多亲近不冷淡,多主动不推诿,多尊重不刁难,多体谅不扰民,多办事不敷衍;声音柔一点、感情浓一点、工作细一点、方法多一点、服务好一点、效率高一点。他还常说:“公安姓‘公’、民警姓‘民’;只要群众心里盼的就是我们要去干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群众的夸奖。”在这种朴素的思想指导下,培育了鲁大胜和莽张派出所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2003年3月,省公安厅考核组到莽张派出所检查工作时,发现派出所小餐厅里空空荡荡,这明显不符合上级的要求。一了解才知道,桌椅板凳原来是被附近举办婚礼的村民们借去用了。群众愿意与派出所打交道,经常向派出所借东西,这种融洽的警民关系令省公安厅同志十分感动。
把派出所建成群众之家。“群众利益无小事!但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鲁大胜要求自己和派出所全体民警要“视民为天,事细如线”,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如今,鲁大胜资助过的学生有的已长大成人;因遭灾受过派出所民警捐款的农户现已盖起了新房……当地群众自编顺口溜夸奖鲁大胜和民警:“事儿大,事儿细,民警赛过亲兄弟。”
解民忧不论大事小事。一次,一个外乡人在街上跟鲁大胜打招呼,见他半天认不出自己便解释说:“鲁所长,头一回俺来莽张办事儿时问您路,是您一直把俺领到乡政府门口的,你不晓得了?!”其实乡政府距派出所仅200多米,他完全可以省个事儿,给那人指个方向、说个距离,或让其他民警领着去,而他没有那么做。没有想到这举“步”之劳的“小事儿”,时隔多年,老百姓竟然对他还记得这么清。
排民难不分分内分外。2003年10月3日,一位农村大嫂准备用靠担柴辛苦挣来的60多块钱买年货过年,钱被小偷扒走。鲁所长得知后一方面迅速安排追查小偷,另一方面考虑到夜黑天寒路程远,便吩咐值班民警将她安顿在派出所歇了一晚。第二天他拿出自己的钱送到那大嫂手中,谎称已经破了案,是小偷退的钱。结果,回去后她丈夫还是打了她一顿,说她把钱弄丢了还整夜不回家。鲁大胜听说后亲自来到这家农户,家常里短地进行教育开导,还带去些年货,并讲明了事情的真相。这位大嫂的丈夫懊悔不已,从此再没打过妻子,两口子还经常到派出所“串门子、走亲戚”。而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小偷竟然也被此事感动了,不久之后托人一分不少地将钱退还给了派出所。
2003年4月,李洼村的段某无理将本组的塘埂挖断、将水放完,外出打工前扬言“谁敢修就杀谁全家”。村组反映到派出所,鲁大胜带领民警在依法处理段某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带水泥、沙石将塘埂修好。水塘蓄满了水,当年几十亩水稻大丰收,群众十分满意。而没有料到的是,不久之后,该村村民主动帮派出所收集、提供案件线索,使莽张派出所民警协助外省警方顺利破获了一起特大盗窃团伙案。
对于化解矛盾,鲁大胜自有他解疙瘩的妙法,让双方和好如初。他的方法就是“三先”、“六要”:预防在先,排查在先,化解在先;一要慎之重之,二要问明情况,三要公心公正,四要细心耐心,五要果断处置,六要跟踪化解。16年来,鲁大胜通过坚持“三先”“六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因处理不公导致上访告状案事件。
莽张乡鲁塘村村民因为渠灌水费(红税卡)产生纠纷,有的村民对该交的费拒不交纳,驻村民警小罗先后10多次到该村进行调解、劝说,直到村民统一了认识、自愿交纳为止。2002年,莽张乡凉亭村的两个村民组在扒水库问题上,因思想不统一产生了纠纷,乡干部去了也没调解好,眼看两组村民群体械斗一触即发。鲁大胜听说后,带几名民警前往处置才算平息。但事后村民思想“症结”并没有解开,还存在着隐患,于是鲁大胜又分别多次到两个村民组了解情况、进行耐心劝说,并组织两村的村民代表进行协商,最终使这两个村民组的关系言归于好,同时也消除了不安定因素。群众称赞说:“邻里闹纠纷,牵挂所长心;兄弟遇干戈,民警来调和。”
依靠群众抓治安
怎样实现对辖区人、财、物动态和静态管理的有机结合?军人出身的鲁大胜从军用地形图中得到启发,他带领民警绘出制作了“两图”、“三证”,较好的解决了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两图”:《乡村组居民居住方位图》《重点控制人员住宅周边地形图》;“三证”:《大牲畜持有证》《家庭可动产大件物品登记证》《暂住人口信息员证》
《乡村组居民居住方位图》是鲁大胜带领民警走遍了辖区村村落落,白天逐户登记测量,夜晚挑灯归纳绘制,历经半年时间,将全乡从村到户绘制成1168页的方位图。大到村组布局,小到户主姓名,桥路河塘一目了然,可以“见图知村,见村知组,见组知户,见户知人”。有了方位图,一是民警不需要村组干部引路就能找到农户,服务村民达到“准”;二是可以计算出最短距离,把握住战机,抓获嫌疑人达到“快”;三是新来的民警可以尽快熟悉辖区情况。
为随时掌握居户变动情况,进一步发挥方位图的作用,鲁大胜又设计了《社区警务活动居户情况登记表》,将每户居民的基本情况、行业、去向、财产状况及变动情况详细登记,使民警“每走一村,情况全清,每访一户,心中有数”。《重点控制人员住宅周边地形图》主要是为了便于控制在册的有前科人员、“三逃犯”及其他不稳定人员而设计的。图中有简图、有照片、有文字说明,住宅出入口、围墙长度和高度、房屋朝向、周边地形、相邻住户和建筑等一目了然,便于民警蹲点守候、围堵抓捕。利用“一表两图”,仅2003年严打期间民警就准确无误地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9名。
耕牛是农民的重要财产,也是干农活的好帮手。过去,针对个别村组有耕牛被盗现象,鲁大胜摸索出了《大牲畜持有证》制度,养牛要领证,需要交易的,须有村组证明、持有证和买卖双方签字才能生效,有效堵住了销赃渠道。2003年4月7日,民警在耕牛交易市场现场抓获了两名盗牛分子,在村民报案前将牛交还给了失主。《家庭可动产大件物品登记证》也是为了防止大物件被盗和销赃设计施行的,谁家东西少了、谁家东西多了或者对追回的赃物,一查便知是谁的。莽张乡有20个行政村,面积较大。为有效控制流动暂住人口,派出所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做到“随到随时登记,随走随时注销”。他们聘请了20名“暂住人口信息员”,并集中培训,明确职责,提高他们在各种流动人口中识别违法犯罪人员的能力,并印制发放了《暂住人口信息员证》。2002年10月31日,罗山县城关的犯罪嫌疑人马某在莽张乡一酒家就餐时被举报,当场被公安民警抓获。
群防群治是公安工作克敌制胜的法宝。鲁大胜紧紧抓住这条“主线”,积极开展“三级联防”,确保了人民群众有一个稳定生活环境。警力有限,民力无边;依靠群众,抓好防范。乡村组“三级联防”在民警的组织下,犹如延伸的“治安哨卡”,在莽张乡筑起了铜墙铁壁。被群众巡逻时抓获的盗窃分子哀叹说:“再不敢在莽张‘出手’了!”2003年冬,该乡发生一起农用三轮车被盗案件,民警在调查中村民们都主动来帮忙,民警说:“你们也不一定了解情况”,村民们说可以在亲戚朋友中打听。没过多久,李洼村村民便打听到一条重要线索,鲁大胜等人顺藤摸瓜,一举挖出了以王连金为首的7人盗窃农用机动车犯罪团伙,带破外地农用车被盗案30余起,追回被盗农用机动车20余辆,价值10余万元。村民们编了一首“打油诗”:群防群治织天网,小偷小摸无处藏;警民联手势难挡,犯罪分子投罗网。
鲁大胜很注重法制宣传,他说:“预防一起案件所付出的代价,要比多发生一起案件少得多”。派出所曾向村民发放过印有报警电话的“服务卡”,但卡片容易被遗失,报警电话容易被遗忘。鲁大胜便带领民警在公路旁和村组显要的位置,喷刷报警电话号码和所长、责任区民警的手机号,全乡450个村民组每组不少于3条。鲁大胜每年都要主办法制培训班20余场,受培训的人民群众达两万余人。2004年4月23日,村民赵呈仙用电话报警,派出所快速出击,抓住偷了三头耕牛的盗牛贼,挽回损失近万元。
莽张乡是典型的浅丘陵地区,鲁大胜在实行治安管理上,主动把防范的关口前移,积极建立民警驻村工作站,要求民警练就识别违法犯罪的“火眼金睛”,练就“察其言、观其神,摸其底、抓其根”的过硬功夫。2002年11月18日上午,鲁大胜带民警巡逻时,在乡街道附近发现三头无主耕牛。后调查发现,这三头耕牛是盗贼盗窃的,盗贼见每个路口都有打更巡逻人员,防范严密,耕牛无法运出莽张,只得放弃。但鲁大胜并没有放过他们,经过细致的调查走访,很快将四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以自身为样板从严治警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办事单位,也是与百姓接触最多、与违法犯罪分子距离最近的实战单位。能否保持清廉之身、预防不法分子拉拢,是派出所民警政治思想的第一道关口。派出所长更是如此!在“公”和“私”面前,鲁大胜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用公款待私客,不坐公车办私事,不借公职谋私利、当所长16年,他从没报销过一张属于私人的条子;在部队时就会开车,而派出所配车九年来他从未摸过方向盘;母亲手跌骨折、岳母患癌症时用过七次公车,年底他向所里按市价结清用车费260元;亲戚见他来借钱集资建房时惊讶地说:“派出所长油水大,你咋还跟俺借钱”;他有一斤酒量现在却滴酒不沾;由于他没时间顾家,他老伴说:“全世界都在说他好,就我一人说他不好……”
为提高民警的综合能力,多年来,鲁大胜注重从增强政治、业务、体能、技能“四个素质”上下功夫,从“脑、嘴、眼、手、腿”上下功夫,从锻炼“小本领”、解决“小困难”、化解“小矛盾”、处置“小问题”上下功夫,从超前预测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如今,派出所有能抓住心理、促膝长谈的“解疙瘩行家”,有说话和风细雨、催人泪下的“金嘴巴”,有既会写文章、又能与群众比赛插秧的“快秧手”,有下乡调解纠纷连跑十多趟的“硬脚板”,也有能察言观色、识别犯罪的“火眼金睛”。如信阳市河区的李连军持莽张乡尚家村一农户的户口本到派出所冒名顶替办理身份证,被细心的民警识破,后经调查,李连军系中国民航总局公安机关正在追捕的重大窃贼。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于如何提高民警业务技能,鲁大胜说:“我们揽的‘活儿’是保平安、促发展,就得有‘金刚钻’一样强的素质。派出所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乡派出所工作就是搞农村群众工作。民警的素质必须适应农村的特点,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民警,我们就打造出什么样的人才!”他要求民警要练好“五功”,即:练嘴功能说、练手功能干、练腿功能跑、练脑功能算、练眼功能辨。
从管理到服务、从软件到硬件,鲁大胜按照“人有精神,物很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要求,将派出所建设成“外观像景点、绿化像公园、内务像部队、服务像宾馆”。派出所办公室都是一尘不染,桌椅柜床,统一摆放;被子是“豆腐块儿”,文件整齐得如“刀切”一样;办公桌上文件、笔本分明清晰,文件柜里档案、书表井然有序。民警言行举止规范,始终做到:“衣帽整齐,举止大方,讲话和气,态度端详”。
在派出所走道和办证大厅,均悬挂着警务公开栏,公布民警基本情况、办事程序、监督和举报电话等内容,方便群众办证、接受群众监督。他们还在公安部30条便民利民措施基础上,把派出所工作细化为五大类78项,公开程序、明确职责,服务至上、接受监督。
有人说鲁大胜这一生都在书写着数字,书写着人民满意,以实际行动对为人民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尽管他不是诗人,更不是词作家,文化水平也很有限,可他在工作中善于用脑、用心、用感情,摸索出了一套令辖区群众和派出所民警都满意的工作方法,尤其对如何做好一名派出所长,他常说:公安事业要忠心,基层工作要安心,执法办案要公心,对待同志要诚心,服务群众要热心,日常工作要细心,化解矛盾要耐心,学习训练要专心,治安防范要恒心,打击犯罪要决心。这是鲁大胜总结归纳派出所长的“十心”。就是这“十心”,使他与当地老百姓形成了血肉关系,换来了一片民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