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杭州铁路公安查缉追逃由"粗放"变"精细"

来源:中广网 作者:焦健 曹美丽 沈晓华 江辉 发布时间:2007-01-03 19:14:39 浏览次数: 【字体:

 

        拥挤的火车站候车室人头攒动,民警目光炯炯地走向一名神色异常的青年旅客,经过一番较量,这名公安部网上逃犯现出了原形。近年来,这一幕不断在浙江省各火车站和旅客列车上重演着。这些镜头的主角正是浙江铁路的护卫者——杭州铁路公安处的民警们。

  自1999年公安部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以来,他们充分发挥铁路公安机关站车查堵的传统优势,把日常站车追逃与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开展追逃斗争,取得了突出成绩。共抓获网上逃犯3930人,四年被公安部授予“追逃先进单位”称号、三年被铁道部公安局授予“全路公安机关追逃先进单位”称号。浙江铁路之所以成为犯罪分子难以逾越的坚固屏障,来源于杭州铁路公安处坚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查缉追逃机制的不断创新;来源于他们坚持勤查苦练、规范程序,查缉追逃技能的不断增强;来源于他们坚持整合资源、科技强查,查缉追逃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

  强机制:将查缉追逃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近年来,杭州铁路公安机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宣传发动、目标管理、奖惩激励、指导培训、科技保障、整体作战、严格执法”为主要内容的“追逃”工作长效机制,将“追逃”工作融于日常查堵,做到常态化、日常化。

  他们通过广泛的动员发动、深入的宣传典型,大力营造竞争氛围,增强了民警的“追逃”意识,激发了民警的“追逃”热情。

  他们把追逃工作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各个基层单位多抓逃犯、多破案,尤其注重发挥乘警支队和大中客站派出所的主力军作用,使各基层单位工作目标明确,方向准确,保证了全处追逃战绩的持续攀升。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追逃工作制度》、《查堵破案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加大了对基层单位及民警追逃工作的奖励力度,提高了民警追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涌现了一大批追逃先进个人和集体。几年来,该处在查缉追逃工作中先后有8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27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2个单位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3个基层单位被授予全路“追逃尖兵”荣誉称号;民警中有2人荣立一等功、14人荣立二等功、231人荣立三等功, 12人被铁道部公安局授予“追逃能手”光荣称号。

  他们注重整体作战、分类指导,积极推行“一建三查”制度,有针对性地建立了8个查堵点,实行对铁路沿线滞留闲杂人员、扒乘货车人员盘问检查制度,定点查堵制度,在车站、列车、沿线、货场布下了追逃的天罗地网。2004年6月22日,1325次列车乘警利用嫌疑人的指纹信息,抓获了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公安分局上网的盗窃逃犯宋红。

强技能:将查缉追逃工作多样化、人本化

  杭州铁路公安处始终坚持标兵能手的示范带动,以周建忠、陆洲两位追逃能手、“二级英模”为榜样,结合其他单位在查堵追逃方面的立功受奖民警,发挥功模人员效应,在队伍中积极营造“你追我赶、顽强拼搏、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在警力严重不足、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追逃”工作的强劲势头。

  坚持追逃岗位的合理设置,提高工作效率,将大中客站的进站大厅、候车室、出口处作为重点,加强对可疑人、物、事的盘查,避免重复盘查。

  强化业务培训指导,多次在大中客站举办查缉追逃实战培训班,紧紧抓住“追逃”工作中的识别、盘问、检查、审查、比对、查证等环节,严格勤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强化现场指导,由追逃标兵、能手现场示范,快速提高民警实战技能。

  推广周建忠、陆洲识别查堵犯罪的“十个诀窍”(一看工具、二看物品、三看消费、四看举止、五看衣着、六看眼神、七看表情、八揭矛盾、九辨谎言、十巧查证),强化方法指导、典型引路。通过实战训练和追逃能手的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查堵新秀和能手,增强了查堵后劲。今年7月8日,K210次列车青年乘警发现1名左手腕处有刺青的中年妇女,遂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该妇女却以“我是女人,不需要进行检查”为由拒不配合检查。经工作和比对,发现该人何芬香(女,36岁,浙江宁波人)与一湖南新邵籍网上逃犯同名,且年龄相仿。经仔细辨别该人的身份证,乘警发现其所持身份证前6位代码不属浙江,却与网逃编号前6位一致,系湖南新邵的行政区划代码。于是,乘警根据网上逃犯何芬香又名“芬妹子”的信息,找来1名湖南籍旅客,到何芬香背后叫了一声湖南口音的“芬妹子”,何芬香下意识地“嗯”了一声,并回过头来。乘警乘机对何进行审查,迫使何香芬交代了其于16年前伙同他人以色诱方式进行抢劫的犯罪事实。

  在提高民警查缉技能的同时,要求民警充分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着重在规范查堵程序、规范使用查缉追逃工作用语上下功夫。同时严肃追逃纪律,专门制定了规范追逃工作的“四不准”(不准骚民、扰民,不准大呼隆,不准大面积查验身份证,不准弄虚作假),并定期派出督导组对各基层单位“追逃”工作进行现场督察,严格禁止扰民行为,在保证查缉追逃力度不减、措施不漏的同时,有效防止了侵害旅客正当权益等过错的发生。

  多年来,杭州铁路公安处的人本理念和严肃的追逃纪律,得到了广大旅客的理解和支持,未接到过一起因追逃而引发的旅客投诉。

强科技:将查缉追逃工作科学化、信息化

  几年来,杭州铁路公安处多方争取,筹集资金,先后购置、更新了450余台电脑配发至各基层单位,培训操作人员300余名;筹集1800多万元资金,建立了公安处局域网、刑侦智能网,开通了2M专线;开发了“指纹远程查询系统”,并在技术支队、刑警支队和大中客站派出所建立了指纹工作站13个,把网络接入派出所、警组和驻站点,为查缉追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了弥补列车上电脑数量不足的情况,2004年杭州铁路公安处依靠地方公安机关的科技力量,开发了适用于列车追逃、具有速度快、占用空间小等优点的新查询系统,使追逃数据库能及时得到更新,做到列车追逃数据与公安部数据库基本同步,并在旅客列车上推广运用。2005年9月,他们进一步升级、推广列车查询系统,搭建了短信查询追逃平台,民警只需要将嫌疑人身份证号码或姓名编写成短信,用手机常号或虚拟号发送到追逃查询系统进行自动比对,查询结果自动回复。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警务效能,填补了驻站点和单警制列车的追逃空白,实现了全警参与追逃和全天候追逃的良好工作状态。自平台开通以来,杭州处民警通过短信查询抓获网上逃犯37名。

  今年6月22日凌晨2时许,从杭州开往汉口的1533次列车从鹰潭站开出,乘警长顾丽华在巡查时,发现11、12车厢连接处有一名神色焦虑、满怀心事的男子在吸烟,通过与其拉家常,顾丽华发现了诸多疑点:虽然此人自称是江西人,却操着较浓重的河南口音;出行目的是外出打工,却乘坐卧铺且没有携带大件行李,与一般打工者的身份不符。为查清此人身份,顾丽华依法对其行李物品进行检查,找到一个名为宋某的身份证。通过手机短信查询比对,确认此人系涉嫌骗贷的公安部网上通缉在逃人员刘某。

  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追逃”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不仅抓获了一大批重大负案逃犯,消除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隐患,而且也创造了良好的铁路治安环境,确保了管内的政治治安稳定和运输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发生数逐年下降;管内杜绝了爆炸案件、客站客车火灾和因治安问题引发的行车事故、重大路外伤亡、重大车辆肇事事故,路外伤亡发生数得到了有效控制;影响列车安全的“五类”案件发生数逐年下降;倒卖车票、霸座卖座等治安顽症得到有效整治;内部发案明显减少。同时,也锻炼了队伍,提高了队伍素质,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铁路公安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