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中国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获联海团维和部队司令嘉奖

来源:公安部 作者:施金东 发布时间:2006-12-28 18:05:08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7日,联海团维和部队司令助理宫定上校,代表联海团维和部队司令约翰•艾力托中将,向中国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陈定武颁发了嘉奖令,以表彰中国防暴队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的优异表现和出色成绩。由维和部队司令给维和警察防暴队签发嘉奖令,这在海地任务区尚属首次。

    今年9月初,联海团为了在短时间内结束对海地首都太子港太阳城、军事城武装分子的清剿行动,决定在太阳城和军事城等地区,开展由维和部队和维和警察防暴队共同参加的联合军事行动。 

    联合军事行动在联海团尚属首次,联海团高层对此十分慎重,维和部队司令约翰•艾力托中将说:警方与军方的合作,我首推中国防暴队,这是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我相信他们一定可以胜任。 

    此时距第四支中国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抵达海地任务区不过20多天。8月中旬,他们刚刚抵达任务区的第三天,联海团的通知即到:中国防暴队承担太子港最危险地区———国家1号公路的巡逻和临时检查车辆任务。 

    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太阳城是非法武装分子的聚居地,太子港国家1号公路是横穿太子港太阳城与军事城之间的交通要道,武装团伙为了示威并筹集其活动经费,不断在这一路段实施抢劫和绑架;武装团伙之间的交火事件也时有发生。 

    初临战区,情况不明,立足未稳,就接到如此艰巨的任务,中国防暴队能行吗? 

    “行,当然行!”中国防暴队政委陈定武在深思熟虑之后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这位在边防战线上奋战了20多年的指挥员,深知这第一炮能否打响对防暴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迅速与联海团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走访友邻部队虚心取经,领导亲临实地勘察地形和社情,召开勤务部署会集体研究,可以说,一切能够想到的准备工作,他们全部做到了。 

    从8月15日开始,太子港国家1号公路附近的居民发现在“UN”的队伍中,多了一群身着“FPU”衫、佩戴五星红旗臂章的维和警察,早晨天还未亮,他们就已经开始巡逻执勤了,到半夜12点,他们才会收队回营。而1号公路附近的形势也在一天天好转起来。 

    20天的时间很短,但中国防暴队始终如一的积极作为和认真履行职责的表现,使经常深入一线检查工作的维和部队司令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此,他认定:这支年轻的防暴队定可胜任此次特殊的联合行动。国家形象的“模特” 

    中国防暴队承担的任务是,从早上6时至晚上7时,在太子港国家1号公路两个固定检查点,对过往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搜查非法枪支,抓捕武装匪徒,切断武装分子进出太阳城和军事城的通道。每天早晨6时,东方刚露出鱼肚白,1号公路的两个检查点就出现了中国防暴队员忙碌的身影了。1号公路上,打冷枪和非法武装袭击事件时有发生,队员的生命每时每刻都遭受着威胁,中国防暴队的装甲车就曾遭到袭击,队员们也曾经历过冷枪的袭扰,但是他们毫不畏惧,时刻保持高度戒备,以过硬的专业动作将一次次威胁化险为夷。 

    时刻考验队员们的不仅有冷枪的威胁,还有艰苦的环境。海地年平均气温30多摄氏度,最高达40多摄氏度,检查点上没有任何可遮阳的防护措施。另外队员们还要经受头盔和防弹衣几十斤的重压,和呼啸而过的汽车的噪音、尾气的侵蚀。许多队员因此得了颈椎病和腰椎病,有的队员浑身长满了痱子,但是队员们没有丝毫松懈,始终坚持战斗在执勤岗位上,连续执行六个多小时的检查任务,向各界展现了中国防暴队专业、敬业的良好形象。 

    中国防暴队的积极作为和出色表现得到了联海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3号检查点,逐渐成为海地任务区的亮点、各级领导的视察点、各国代表团的考察点和展示中国防暴队形象的窗口。 

    9月23日,联海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爱德蒙德•莫雷特先生,维和部队司令约翰•艾力托中将和联海团代理总警监万?马克,有感于中国防暴队的优异表现,亲临中国防暴队执勤一线看望队员。特别代表说:“我经常从你们的执勤点路过,也许你们没有注意到,你们平时的表现我一直看在眼里,你们的确是一支一流的专业队伍。” 

    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张国宝代表深为中国防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他称赞中国防暴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形象的“模特”。让翻译“下岗” 

    中国是礼仪之邦,队员们在执勤中不仅认真履行职责,更是始终坚持文明执勤。最初,语言是文明执勤和与海地民众沟通的最大障碍。 

    虽然联海团给每个防暴队配备了几名当地翻译,但是,完全依靠翻译,就会给工作带来被动,影响执勤效率,也会造成当地民众的反感。 

    怎么办?海地当地语言克里奥尔语,是很难学的一门语言。困难面前,中国防暴队的队员们没有停滞不前,强烈的为国争光意识给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身为广州边防指挥学校英语教员的队员徐鹏腾坐不住了。他利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加强与当地翻译的沟通与交流,虚心求教。在执勤中,他注意观察,认真记录,不断积累,翻译与当地人交流的一言一行他都记在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短短几个星期的努力,他已经可以用地道的克里奥尔语独立完成整个查车任务了,令几个当地翻译刮目相看。 

    在一次查车过程中,当徐鹏腾用克里奥尔语问候司机时,司机目瞪口呆地打量了他半天,才冒出一句:你不是海地人吧。他不相信眼前这个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衣、背着步枪的维和警察居然能说一口地道的当地语言。还有一次,另一名队员在查车时,司机不是很配合,态度很不好,徐鹏腾走上前去,说了几句克里奥尔语,当场把那个司机惊呆了,态度一下子缓和了下来,非常配合地接受了检查。临走时,还不忘竖起大拇指夸他的克里奥尔语讲得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徐鹏腾没有满足于自己的学习成果,他经过精心研究,把自己的心得采用独特的便于记忆的方式撰写成汉字,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克里奥尔语之查车篇》新鲜出炉。队员们都利用执勤间隙和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在执勤中加强运用,很快,所有的战斗队员都可以用简单的克里奥尔语完成整个查车任务了。这在整个海地任务区是绝无仅有的。队员们自豪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翻译“下岗”! 

    熟练的语言给执勤带来了很多便利,队员们尊重当地群众,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驾车途经国家1号公路大约二至三公里的路段上的海地民众,至少要接受三至四次的检查,包括搜身。起初,他们面对中国防暴队的检查同样是感到愤怒,情绪激动,甚至态度恶劣。但是,队员们始终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好解释工作,努力用所学的本地语言与之沟通,使其主动配合做好检查工作,使受检的民众高兴地离开。中国防暴队“敬业、文明、友好”的形象也不胫而走。一同在1号公路执勤的巴西、智利等国维和部队官兵,对中国防暴队在执勤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友好态度深表敬佩。 

    正如联海团维和部队在授予中国防暴队嘉奖令的事迹材料中所说的那样: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极高的专业素养、严明的作风纪律和热忱的助人精神充分体现出中国源远流长的千年传统文化精髓。无论是对维和部队、联海团民事工作人员和友邻维和警察防暴队或是海地人民,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行动中一律平等对待,尊重有加,相互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与信任,这在危机四伏的海地任务区实属难能可贵,为海地任务区维和部队和维和警察的合作开了先河,树立了典范,积累了经验。 

    在中国防暴队的不懈努力和与维和部队的密切配合下,联合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极大地震慑了太阳城、军事城的非法武装团伙,有力扭转了军事城的安全局势,近100名武装分子向联海团交出武装,海地警察成功进驻军事城。同时,也有力遏制了1号公路附近恶性案件的高发势头,国家1号公路周围当地居民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各维和力量在太阳城的行动力度不断加大,联合行动增强了当地居民对联海团的信心,为12月3日的海地市政选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维和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