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放学"三见警" 四川德阳市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少了
——四川省德阳市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纪实
11月8日中午,四川省德阳市,正是小学放学的时间,记者路过几所小学时看到,校门口都至少有一位民警在值勤,维持附近道路的交通秩序,民警身旁的警用摩托车闪烁着警灯,经过学校门口的车辆都放慢了速度。
记者站在一所小学门口观察,小学生三三两两回家,接孩子的家长在校门口稀稀拉拉地等候着。70岁的张双喜告诉记者,若不是他的外孙刚读小学一年级,他也不会来接了。
一些外地人来到德阳,看见小学生放学纷纷自己回家的情景后,惊呼在自己的城市不敢想象这一幕。
逼出来的创新
德阳市下辖的绵竹市兴隆镇治安曾经很不好,给当地的兴隆初中带来深深的困扰:许多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曾经被社会青年勒索“保护费”,如果不交就会挨打;一些沾染了不良习气的学生还会在学校里面小偷小摸,欺负低年级的同学。有些学生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想上学,1999年之前,兴隆初中的辍学率居绵竹市之首。
兴隆镇派出所有一个统计:从1999年至2001年年初,该镇查处的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和聚众斗殴等案件中,有30多人是在校学生。
兴隆初中领导曾听到指责:你们学校简直是在给社会上的坏人培养接班人。
为了扭转局面,校领导与兴隆镇派出所一起商量,于2001年年底搞了“民警驻校”,其核心是派出所在学校设立警务室,民警每周至少来两天,帮助学校处理有关治安的棘手问题。
由于有了民警坐镇,找学生收“保护费”的少了,在学校里面小偷小摸的也不敢了。民警还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在警务室里闭门谈心,劝说他们走正道。
民警驻校,把正气吹进了兴隆初中,再加上民警增强了对社会不良青年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改善了外部环境,2003年学生在校内的违纪事件,与2002年同比下降了85%,从2004年至今,学生在校内外都没有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绵竹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民警驻校这种工作模式进行了全面了解,将这种创新方式总结和提炼为“警校共育”。2002年10月,绵竹市将“警校共育”推广到全市的学校。
8个“百分之百”
2005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德阳市公安局和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市的学校全面开展“警校共育、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活动。
两个月之后,公安部和教育部针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分别颁布了“八条措施”和“六条措施”,给德阳的探索提供了政策依据。
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从2004年到2005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形势严峻,发生危及学校师生的恶性刑事案件86起;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火灾1105起;有5660名学生在交通事故中死亡、27401名学生受伤。
学生的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公安部和教育部制定措施,建立保障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其核心就是对涉及学校的刑事案件必须侦破,对涉及学校的治安问题优先解决,对涉及师生的交通安全、消防问题加大投入、消除隐患。
这些措施,激励了德阳把校园安全工作推上新高度,市公安局和教育局对社会承诺要做到8个“百分之百”,其中包括对城区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设立斑马线、“红领巾安全通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落实率达到百分之百,对涉及学校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专人专办率达到百分之百。
上学放学“三见警”
在8个“百分之百”当中,一项常常能让人们看见的,叫“三见警”:无论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大学,每当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人们总是可以见到警察在校门口值勤和巡逻,做到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2005年9月,德阳市泰山路派出所民警刘晓兵来到辖区内的第一小学,了解学校的安全需求。校长易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请民警整治校门口的三轮车,让车夫不要堵着校门抢生意。
刘晓兵和同事们说干就干,3天后,离校门还有一段距离的马路边成为三轮车的等候点,而且是排队等候。
看见民警是真心办事,易玲又把学校面临的问题和盘托出:建议把校门口的小马路由双向行驶改成单向,以此来减少车流量,避免拥挤;建议民警整治校门口乱摆摊设点的商贩,让人行道通畅起来。
民警都帮学校办到了,然后上门商量学校聘请保安的事情。易玲问刘晓兵,学校获得的财政拨款有限,请不起保安公司那些月薪上千元的保安,现在自己请的保安月薪500元,能不能维持现状?刘晓兵说,可以。德阳市公安局还免费对学校聘请的保安进行培训。
易玲有些想不明白:民警为何现在为学校做如此多的工作。刘晓兵告诉她,现在是“警校共育”了,学校的需要就是民警的任务。
德阳市公安局长陈正权告诉记者,公安局和教育局制定了严格的实施办法,如果民警没有做好“警校共育”,还会受到处罚。
压力减轻的不仅是家长
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工作开展之后,感到压力减轻的除了家长,还有众多干部。
我国对于安全事故,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例如四川省规定,一次死亡3~9人,属于重大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属于特大安全事故,对于发生重大或者特大安全事故的地区或学校,政府部门或学校的相关负责人有可能受到记过、降级乃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有的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德阳市教育局局长毛君甫向记者坦言,校园安全的压力很大,德阳有1663所学校,62万名学生,占本市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有3.5万名教师,他早就做好了因安全事故被免职的思想准备。
在形容自己“如履薄冰”的心情时,他举了个例子:最怕晚上12时之后听见家里电话响起来,总担心是学校出事了。
现在有了“警校共育”的良方,有了公安主动帮助学校搞好安全,他觉得压力减轻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学院”)坐落于德阳,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副院长赵小培现在心情也很轻松。过去他曾经很苦闷,工程学院门口就是四川通往陕西的公路,学校师生要穿过公路才能乘坐公交车,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条公路经过改造,路面大大拓宽,过往的车辆速度变快,由于学校师生过马路的路口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等交通标志,一度导致师生年年遭遇车祸。
经过工程学院和德阳市公安局的共同努力,学院门口有了移动式的红绿灯,交通标志逐步完善,事故逐步减少,特别是从去年“警校共育”开始到现在,学院师生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有一个外地高校的领导悄悄问过赵小培:“德阳民警这样帮你们做事情,有没有收钱?”他愉快地回答:“没有。”
经过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工作开展之后,德阳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明显好转,德阳市公安局进行统计后发现,全市涉及校园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53.5%和85.2%,城区学校还没有发生交通、火灾和治安灾害事故,农村学校还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今年4月25日,公安部在德阳召开现场会,高度肯定了“德阳经验”,认为这是城市的一张“名片”。10月13日,公安部、教育部召开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再次深入推广“德阳经验”。
为了保证民警的热情,德阳公安局已经落实了两条向基层倾斜的政策,一是一线民警的待遇高于机关人员,二是公安系统提拔的干部必须有一线工作经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