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征稿启事
中国警察协会是由国家公安部领导的全国公安民警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协会的宗旨是:开展公安理论研究、保护民警合法权益、推动公安文体活动、扩大对外友好交流、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为贯彻上述宗旨,加强会员间的交流,扩大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经公安部领导批准,协会将于2006年8月创办会刊《中国警察》。该刊为双月刊,内部发行,是一本公安法制类综合性会刊。本刊定位主体是警察,特别是基层民警,兼顾社会读者。本刊采用国际流行大十六开版式,88页,全彩色版印刷。要求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文章视角独特深入。主要体现为民警提供公安信息交流、法律援助、警务技能以及民警心理健康等服务的宗旨。是一本为人民警察服务的杂志。现向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征求稿件。
《中国警察》初步设置栏目如下:
一、封面故事:类似报纸的头版头条。主要是对近期一些重大的、焦点性的事件或人物的关注。要求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及对资料的掌握深入,反映深刻。是一种全景式的报道,以具体事件或人物为叙述故事的切入点,点面结合,远近结合,中外结合,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报道。
二、专题报道:
①特别策划:是对一些热点问题的专题报道。比如户籍制度改革的讨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如何舒解警察的心理问题,等等。
②专家视点:邀请专家撰文或采访专家,对所策划专题发表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开拓视角,达到思考和争鸣的目的。
三、高端访谈:对公安机关、警察协会、有关专家等资深人士的访问,因被采访对象身份的特殊性,因此其观点对协会发展、公安业务探讨、警察维权等都有相当的份量和参考。
四、扉页新论:从法理的角度,对近期的热点问题进行求证式、解读式、点评式等不同形式的评论,体现《中国警察》的立场和态度。比如对像河南某地推出扑克牌通缉令的做法,进行点评式或解读式的评论。该栏目可以是署名文章,也可以以群体立场出现。
五、法眼看维权:从具体案例入手,以案说法,维护警察的正当权益,消除社会上对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一些偏激态度,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六、时事大讲堂:对本刊出版周期期间发生的重大国际政治问题,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报道和评论,尤其是与中国国家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中美战略关系平衡与贸易摩擦对全球的影响、中日历史问题与领土争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俄密切军事合作等,深入研究,精心报道,精彩评论,满足广大警察对时政问题的了解热情。
七、科技前沿:
①科技革命:全球化和新技术对各国警察及机构带来的多方面挑战,包括犯罪手段、侦破方式、跨国行动等。
②健康科学:关注警察身心健康、心理咨询等需求。
八、社会与法:以推动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前提,从普法、说法的角度,报道一些典型案例,以社会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九、专栏:为警察队伍中的名家、社会名流、与警察工作联系紧密的人士开设专栏,侧重文化性,体现协会的共同参与性。
十、协会在线:
①中国警察协会近期工作。
②各地协会建设动态。
③关于公安的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
④协会会员及各地协会的文化等活动。
十一、新闻发布(力争办成品牌栏目):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与公共安全有关的各类信息。
十二、域外漫笔:协会的出访活动以及友好往来等,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作记录或汇报,而须带着观察的眼光、独到的视角,对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有独特的判断和思考。
十三、双语广场:中英文对照的情景对话或小短文,普及日常英语会话,为中国警察的国际化和2008北京奥运安全保障和服务做准备,侧重与警察工作有关的知识。
十四、博览或文萃:文摘类栏目。侧重警方资讯与动态,兼顾社会性与法制性。
十五、精彩聚焦:摄影专页。再现各级警察尤其是基层警察的工作、生活等侧面。
十六、练兵场:为各个警种提供总结和交流经验教训的平台。文章内容要求角度新颖,有故事性,文字活泼。
十七、我心深处:针对所从事公安工作的实际经验有感而发,文章要求短小精悍,有打动人和启发人的效果。
十八、警界新传奇:反映各个警种独特的一面,报道成为和平时期英雄不为人知的艰辛过程。
来稿请寄:北京东长安街14号公安部中国警察协会《中国警察》会刊编辑部
电子版稿件请发送: tpac001@sina.com tpac@tpac.gov.cn
电话:66269570
邮编:100741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