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便衣警察与“双抢”分子间的战争
谁也不愿意被摊上这样名声,于是一场暗战从去年开始悄悄进行。
犯罪分子在暗处,那我们的人民警察也可以隐没在人群中。于是专门打击“双抢”的便衣队伍上阵了。
这场暗战并不如荷枪实弹的警匪片那样酣畅淋漓,却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去年,打击“双抢”专业队一年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200多人。
走在路上,便衣警察犹如“隐形”,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简称为“走路”,“走路”神秘吗?
本报记者深入采访,跟随他们其中的一组,开始了学习“走路”。
——编者
某一天“走路”记录
场景:将军东电器城
时间:2006年某月23日
人民街周围一带街道上,一彪人马游走其间,或分或合。这些人与匆匆而过的路人无甚区别,只是眼神没有逛街人的闲适。他们的目光总落在行人身上,对店铺里的新鲜花样没兴趣。这彪人马的“带头大哥”是许先生。
下午2点多,许先生和其他两人逡巡到诗书路建设银行一带,街面平静。很快,从天成路方向过来两男子,一穿深灰外套,个矮,较壮实;一穿浅蓝外套,脸色苍白,瘦高。
“有情况!”许先生的眼色一使,其他两人心领神会,立即若即若离地跟踪两人。
跟踪路线婉转曲折:
两男子在诗书路上一辆停放在路旁的面包车上,准备偷车上东西,由于人多眼杂,没有得手。两男子回头望,似乎四周没有人在意他们。
接着,两男子掉头去到观绿路,随即走海珠中路,来到《足球》报社门口,准备偷停放在门口面包车上的东西,很快车主过来,再次与得手擦肩而过。
再回头,仿佛空气里有危险的气息,但找不到踪迹。
随即到海珠中路与光塔路交界处,看到有的士在候客,想打的士上财物主意,未遂。到了下午4点多,他们可能已经觉察到有人在跟踪,两人一窜来到六榕路的将军东电器城,里面人山人海,出口四通八达。
双方仍在周旋。“鱼儿要脱钩了,事不宜迟。”
将军东电器城2楼一档口前,两个家伙正在交易。“你这个手机多少钱?”柜台前,许先生装做买手机的样子,档主立马热心向前招呼。
与此同时,交易正在进行。“我的手机你看一下。”浅蓝外套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松下GD92手机出来,
老板心领神会,给了50元。浅蓝外套伸手接过50元钱,正欲离开。
等的就是这个时候,“蹲下!接受检查!”连同档主在内,三人落网。
显然,这不是演习,更不是排演的剧本。这是一个打击“两抢”便衣小组普通的一次执勤。
后查明那个GD92手机是浅蓝外套和深灰上衣在滨江路一带偷来的,且两嫌疑人均吸毒。
许先生的小组共有4人,一季度破案90多宗。“我们可是全警队最能走的人!”他的话语很自豪,“每天每人走半个越秀区里所有街巷是常事”。
有人说:“没被抢过、没被偷过,不算是广州人”,话说得很绝对,也很无奈。偷窃、抢劫伤人也许算不上大案、要案,却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观感。广州太需要安宁了。
广州警方认为组建便衣警察是遏制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他们可以发挥隐蔽侦查优势,狠狠打击“两抢一盗”等街面多发性犯罪活动。
而在许先生的记忆里,最惊险一次抓捕当属去年9月:当时他上前控制一名偷盗数码相机的接赃人,“我们是警察,别动!”他正从后面控制嫌犯,没想到那恶汉恶狠狠地说:“你是警察我也要捅死你!”手里利器就捅过来,离他的身体不到一毫米!
“希望有一天,我的家人走在街上,不用再左顾右盼,不用再小心抱着包走路。希望,我的爱人可以戴着我买的金戒指上街。那一定,是我最自豪的一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