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规模加强爆炸物品枪支弹药整治
公安部自6月起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突出整治重点。公安部研究确定,山西、河北、湖南、山东、福建、河南等地要将打击私炒炸药和非法持有、私藏、使用爆炸物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重点;青海、贵州要将解决非法制贩枪支违法犯罪活动源头问题作为重点;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沿边地区要将对走私枪支弹药犯罪活动的查堵打击工作作为重点。同时各地都要重点对管制刀具普遍进行整治。
自2001年以来全国爆炸案件、盗抢爆炸物品案件、爆炸事故和持枪犯罪案件发生数连续下降。但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徐沪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部分地区爆炸、持枪犯罪案件和爆炸事故仍时有发生。”
仅2005年,全国就发生了104起爆炸物品被盗抢案件。
徐沪说,由于一些涉爆从业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松弛,管理措施不力,技术防范设施不健全,爆炸物品使用管理混乱,导致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案件时有发生。
2005年3月15日,有群众在河北省邢台市境内的京广铁路白马河铁路桥下发现一爆炸装置,内有炸药1.5公斤,导火索一米,编号雷管一枚。经深入侦查,邢台市公安局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原来,犯罪嫌疑人制作爆炸装置所用炸药、雷管、导火索全都盗取自当地一家饲料厂。
近年,有关部门加大了整合、关闭非法矿点的工作力度,一些被关闭的小煤矿为逃避有关部门监管,妄图在整治过后重新从事非法生产,将剩余的爆炸物品私下转移藏匿,拒不上交,有的甚至藏在自己家中,危及自身与邻里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
因私炒、私藏爆炸物品引发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2005年,全国共发生因私炒炸药引起的自燃自爆事故22起,造成101人死亡,181人受伤。今年以来,发生此类事故9起,造成60人死亡,36人受伤。
另外,《枪支管理法》发布后枪支弹药管理相当严格,一些犯罪分子为达到犯罪目的,转向非法渠道购买枪支弹药,导致非法制贩枪支弹药犯罪活动屡打不绝,特别是青海化隆与贵州松桃两地非法制贩枪支问题较突出。近年,公安机关连续开展了治爆缉枪行动,收缴了380多万支非法制贩枪支,其中绝大多数是土枪土炮。
非法携带使用管制刀具问题也相当突出。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案件5.3万余起,案件数量占妨害公共安全治安案件总数的21.6%。
徐沪说,为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公安机关要对所有的涉爆、涉枪单位逐一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依法责令整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另悉,为加强涉爆物品监管,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的32亿多枚雷管已全部实现编号管理,并保证10年内不重号。徐沪表示,与雷管编号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全国爆炸物品管理信息系统也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