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江苏力推社会面巡防:“猫”随“鼠”动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王敬德 陈雪敏 发布时间:2006-06-10 08:44:37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副武装上路巡防

警犬出动

   从去年底开始,江苏省公安机关全面启动社会面动态巡防机制,全省每天有1.4万名民警、3.4万名保安、8600辆警车巡防在街面路面……实施五个多月来,全省街面“两抢一盗”案件下降12.7%%,群众由衷地感叹:“平安就在身边”———   

  新闻点击  

  1.4万名民警每天上路巡防 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面大巡防让罪犯插翅难逃  

  5月19日凌晨1时,江苏省镇江新区大路镇长江路。四名蒙面男子潜入民宅,捆绑、砍伤户主,劫走现金数万元。

  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大路派出所闻警而动。24小时在街面路面巡防的民警,接到指令后,立即进入状况。仅一小时,长岗治安卡口传来捷报:从一辆出租车上截获两名形迹诡异的男子,经审讯,两人不但供认砍人、劫钱等作案事实,还交代另两名同伙分赃后已逃往市区。

  镇江市局立即调整方案,指令全体民警重点搜查市区娱乐场所、车站码头和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6时30分,目标刚现身青云门,即被便衣民警扑倒在地。至此,四名歹徒悉数落网。

  从接警到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仅用了五小时。而这只是全省大巡防中数千起成功案例中的一个。

  还是5月19日这一天,依然是凌晨1时左右。南京市太平南路,一辆无牌照的微型面包车静静地停在时光隧道歌舞厅附近。巡防民警汪军上前敲了敲车门,示意司机摇下车窗。窗玻璃刚打开一丝缝,呛鼻的烟味便扑面而来,接着又隐约传出铁棍碰撞的叮当声。

  这一异常情况,立刻引起汪军的警觉,他趁机用小灵通向所里汇报了情况。10分钟后,就近增援的16名民警和保安队员火速赶到,车内人员顿时紧张起来,有的还操起棍棒,妄图负隅顽抗,但面对全副武装的民警,这伙作恶多端的家伙最后还是乖乖就擒。

  自去年底,江苏公安机关推行社会面巡防机制以来,全省每天有1.4万名民警、3.4万名保安、8600辆警车巡防在街面路面,基本实现了对社会治安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今年前五个月,通过巡逻防控破获刑事案件8936起,“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2.7%,街面盗窃机动车案件下降7.6%。  

  新闻背景

  流动人口超过1200万 打造不含水分的“平安高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求富裕、盼平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来,江苏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2005年达到95.8%,位列全国第一。经过近三年的平安江苏建设,公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前列,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多项重要指标在东部沿海省份处于最好水平,公安工作也夺得了多项全国第一。

  面对骄人业绩,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却显得十分冷静和理性。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保持率先创建的优势,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构筑起经得起检验、老百姓认可的“平安高地”。黄明厅长向记者坦言,当前的平安还是一个“易碎品”,是基础不稳固的初步平安,是开放环境下的相对平安,是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安。因此,他在各种会议上多次提醒全省公安机关和民警,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又地处南北大通道,人财物流量很大,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00万人,并仍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将给社会治安带来更大的压力。随着社区、单位防范的逐步加强,多发性侵财犯罪由入室作案逐步向街面路面转移。去年全省抢劫、抢夺和盗窃机动车三类街面案件已占到全部刑事案件的5.4%%。虽然比重在全国不算高,但从总体走势上看街面犯罪是个增量。

  鉴于以街面“两抢”为首的侵财犯罪高发多发这一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省公安厅党委在规划部署“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时,将改革警务机制作为“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今年改革的“重头戏”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与动态治安特点和警务实战需要相适应的警务运作机制,构建全方位覆盖、全时空控制的社会巡防体系,并决心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打牢平安创建的根基,努力打造出“不含水分、经得起时间检验和人民群众评判的平安江苏。”

  于是,社会面巡防这一全新警务机制应运而生。  

  新闻解读

  “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 传统的“八小时”上班制被打破  

  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后,江苏省公安厅党委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全面建立社会面巡防机制,以推动“三基”建设,打牢平安根基,增强发展后劲。这一全新警务模式一启动,就凸现其生命力和优越性。把有限的警力投向“八小时”以外

  全面建立社会面巡防机制,主要是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统一指挥巡防体系运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研判通报110警情及街面“两抢”、街头敲诈、机动车盗抢等可防性案件,协调解决巡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治安、户政为两翼,按照点、线、面结合的要求,对巡防警力定人定岗定责,确保警力向高发案时段、地段倾斜,建立和完善社区巡防工作机制,健全群众联防组织;以特巡警、交巡警为主力,特巡警重点加强治安情况复杂、繁华闹市区社会面的巡逻防控,组织巡逻车和轮值轮训警力参加城市巡防,交巡警从纠正交通违法中,加大对可疑车辆和买赃嫌疑人的盘查力度;以派出所为基础,负责辖区内主次干道、公共复杂地区、治安秩序混乱场所等的巡防工作,视情成立由民警带队、联防为主的专职治安巡逻队。

  实行“警力跟着警情走”和“四班三运转”的警务模式,打破了民警“八小时”上班制的传统警务模式,改变了“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习惯做法,把有限的警力投向“八小时”以外,特别是夜间和案件多发部位。

  启东等地警方坚持局领导带班、机关部门领导负责的夜间110总值班制度,坚持机关防暴应急分队全天候备勤,每晚机关民警会同城区派出所开展巡防,基层所队每晚至少由一名所队长带班负责、四分之一以上警力在岗在位夜巡。他们按照省厅要求,根据近年来社会治安实际和110接报的“两抢一盗”等刑事类警情,研判案发的重点时段、路段、部位以及作案手段、区域分布等动态特点,及时、分级发布“红黄橙绿”四色警情通报。其中绿色是指未发案或低发案;黄色是指发案数比正常值略有上升需注意;橙色是指发案数明显上升或发生大要恶性案件,需密切关注、重点防控;红色是指治安秩序不好,需要挂牌整治。

  3月2日晚,数十名手持刀棍等器械的外地人,正准备为争抢地盘火拼,该地公安局就近调集按“四色布警”方案在该地执勤的60多名巡防民警,当场抓获六名肇事者,其余逃匿人员也很快落网。据统计,实施巡防机制以来,当地警方的破案绝对数同比增加11.6%,发案数下降4%。“散兵游勇”全部纳入巡防整体布局

  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按照统一组织、整体联动的要求,将交巡警、派出所民警、机关民警以及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纳入巡防整体布局,实施统一调度、合成作战。一些市、县公安机关相继组建了可直接掌握的机动巡防力量,统一配备装备器材。苏州巡防单位统一添置了网枪、防弹背心、防弹头盔、防暴毯等装备,巡防民警配齐警棍、强光电筒等九小件防护装备,市区所有巡逻车辆都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巡逻民警人手一台移动警务通。违法犯罪分子怵于街面“触网必被捉”的态势,不敢轻易下手。

  根据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的需要,江苏警方加强对重点场所、部位的巡查,注意摸排涉黑涉恶线索,收缴非法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打击非法行业垄断、有组织黄赌毒犯罪和成帮结伙进行寻衅滋事、欺压百姓等违法犯罪活动。南京市六合分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两辆车上坐满剃光头人员,迅速就近召集巡防人员,当场制伏11名嫌疑人,并从汽车后备箱查获两米长的自制砍斧10把。南通市崇川分局巡防大队加强对金融网点、企事业单位财务室等重点部位巡防力度,与金融机械、大型商场内保部门通力协作,先后现场抓获盗窃嫌疑人35名,破获侵财案件65起。“键对键”交流思想答疑解惑

  像所有改革一样,推行社会面巡防警务机制也并非一帆风顺。为此,省公安厅党委和各地公安机关多管齐下,确保改革扎实推进。

  “四班三运转”的上下班制度,改变了民警多年的作息习惯,甚至破坏了大多数同志的生物钟,家庭更是得不到照顾。为此,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利用局域网上信箱,与民警“键对键”交流思想,心贴心答疑解惑;利用慰问民警、指导工作等时机,“面对面”引导民警算好党和人民的培养账、自己的收入账和奉献账,进一步强化警察的责任;算一算自己的工作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多少差距。省公安厅机关组织50名青年民警到市场找工作,体验求职之艰难;到基层参加巡防,体验基层之辛苦;到群众中了解治安实情,体验公安责任之重大,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岗位、更加自觉地服务基层、更加自觉地履行保民平安的职责。民警的换位思考,使省厅党委提出的“让我们多一份辛苦,让人民群众多一份平安,让党委政府多一份放心”倡议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接班先上网、交班先对接”是江苏专业巡防力量的共同习惯。他们通过浏览网上及时发布的警情,找准巡查重点地区、防范重点案件和重点注意对象,确保有的放矢地开展一线打防控。南通、南京等地警方建成三维立体巡防指挥系统,一线巡防民警可在处置警情过程中,用PDA手机拍摄被盗赃车、纠纷处置现场、起火点等数字图片,及时传送到110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切换画面、定点追踪、实时监控、调取图片等操作,实时了解巡逻民警、巡犬和配置GPS定位系统巡逻车的分布和运行情况;借助移动通信指挥车图像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局领导足不出户也能掌握各治安卡口、重点场所、治安复杂地区、道路交通的布警情况和派出所内部执勤情况,随时可以指挥巡逻力量精确打击和防控,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无目标游走”的现象。“屯警街面”并不等于搞人海战术

  “良厨五香百味,庸徒非淡即咸”。“屯警街面”并不等于搞人海战术。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社会面巡防队员,没有与现代警务机制相对应的过硬本领不行。

  民警付金林从机关调到镇江和平路派出所时,对上街“游走”的巡防方式很不适应,虽然吃苦受累,群众对他却比较冷淡。另一名战友巡防时,群众却亲亲热热地把谁家婆媳吵架、哪家来了远房亲戚、哪户出租屋换人等信息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巨大的反差,让付金林深刻体会到对群众有感情,工作才会有激情,工作有激情才会出成果。他把巡区当“责任田”,主动与群众结亲,不但对巡区情况明、信息灵,每月都能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两至三名,还创新了一套“三察疑、三讲究、三准备”的巡防方法。“三察疑”即观察行为人所携带物品是否与其身份相称、观察行为人所处特定环境是否与其行为协调、观察行为人的行为神态语言是否有异常;“三讲究”即讲究时机、讲究“快”、讲究配合;“三准备”即了解上一班的巡逻处警情况,分析把握辖区突出治安问题、主要发案情况、发案的部位、时段和类型,浏览公安网,查阅信息。

  3月26日,他从一外貌臃肿、步伐却很灵便的男子身上看出破绽,一边上前问话转移其注意力,一边出其不意地从他身上抽出一把加力钳,一举制伏这名作案十多起的犯罪嫌疑人。  

  新闻观点  

  把工作的要素和警力的优势合理配置在最需要的环节上  

  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赵远认为:现代警务机制是指现代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下,警方的组织机构及其制度和工作方式的运作组合,体现在警务运作中的有机联系和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在江苏社会面巡防机制的建设中,体现着现代警务体制全新的理念。

  服务公众的理念。服务行政的观念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警务机制的核心理念。在社会面巡防中,公安民警必须确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巡防的过程既是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过程,也是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的过程。巡防中要转变观念,真正做到态度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爱护群众。社会面巡防使公安民警走进群众身边,不仅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更融洽了警民关系。

  主动防范的理念。社会面巡防机制并不是由于犯罪现象比较严重或是社会治安比较突出的时候,才出警巡防加以防范打击,而是将社会面巡防工作纳入日常的公安执法中“防患于未然”,采取的一系列巡防工作措施。主动应对可能多发的违法犯罪及其它社会治安问题,为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机制灵活的理念。社会面巡防机制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社会治安形势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巡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巡防系统。社会面巡防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白天有人执法服务,夜间有人巡逻盘查,把工作的要素和警力的优势合理配置在最需要的环节上,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工作效能。

  警察权威的理念。快速灵活的社会面巡防机制建立后,提高了“见警率”,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在巡防中作为一名巡逻民警,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为民护法、惩治邪恶的武器。对人民群众要坚持热情服务、文明执法,对违法犯罪分子不能为情势而苟且。威严是公安工作立身之本,公安机关通过“大巡防”扬警威,震慑了犯罪分子,从而树立了警察的权威。

  同时,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是一个多元的系统,不仅要协调好各警种之间的力量,而且要协调社会各个部门、不同层次共同的合作,才能实现社会的综合治理。故要整合社会防控资源,切实增强各种防范力量相互配套衔接的新合力,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苏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