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缩短警务链大庆取消派出所 警力下沉工作效率提高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6-05-17 06:30:22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15日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与其他城市一样,各种社会机能正常地运转着。所不同的是,别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单位——公安派出所,大庆市却没有,而且,从去年1月4日开始就已经没有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撤销派出所都是大胆之举。

   “这是经过反复调研、深思熟虑后推出的一项改革举措,不是‘一拍脑门’的轻率之举。”大庆市公安局局长曹力伟说。

  形势所迫旧体制非改不可

  领导体制不顺、指挥环节多、一线警力少、警种分工过细、警力配置不尽合理、内在机制缺乏活力等弊端,一直困扰着大庆市公安机关。

  “所有这些归根到底就是警力下沉问题。”曹力伟局长说,近几年,大庆市全年综合刑事发案在1.5万至2万起之间,因油而生的侵害油田、破坏盗窃油田生产设施犯罪以及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05年6月底,大庆市公安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正式警察只有3866人。而在基层实战第一线的警力还不到二分之一,大部分警力滞留在上层机关。

  一方面是油城治安的复杂形势,一方面是传统的警务体制和机制,让大庆市公安局党组班子感到:改革势在必行。

  一夜之间警官变成了警员

  分人、分产、搬家,去年1月1日至3日,大庆市公安机关整整“乱”了3天,当地所有搬家公司的车倾巢出动。

  是年1月4日这一天,大庆市的很多市民都不会忘记,当他们清晨走上街头时发现,在他们视线里悬挂了几十年的70个派出所的牌子,竟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20个崭新的公安分局。

  老百姓不知道的是,决定的做出远没有搬家这么简单。

  从2004年8月,市公安局党组第一次讨论改革,到2005年1月1日,召开全体民警大会,分别宣布处、科级任命,经过了5个月的时间。

  改革对民警们最大的影响是,一夜之间,警官变成了警员。

  自此,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机关的一线警力由原来的48.5%提升到89.3%;在年度警务考核中,大庆市公安局以绝对优势列黑龙江省地市第一名;属地群众测评对大庆市公安机关满意率达96%。

  2004年12月,大庆市委作出了《中共大庆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大庆市公安局对所辖分局有了垂直管理权。

  警力下沉工作效率提高

  曹力伟说:“改革不是搬桌子、换房子、改牌子,而是清脑子、找路子、迈步子。”

  民警们则说:“这次改革真是大翻个儿了。”

  通过改革,大庆市公安局对城区分局在干部任用、警力配备、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上就有了绝对的自主权,实现了由协调指导权向直接管理权的根本性转变,也使得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市区人口状况和治安复杂程度的变化进行警力调配。

  改革前,市公安局机关22个部门,分局县局机关基本与市局对应设置,在16至18个之间。过多的内设机构,导致指挥人员和行政人员占总警力的比重较大。通过改革,仅分局县局的行政人员就减少了715人,比原来减少了80.6%;执法人员增加了1116人,比原来增加85.5%,真正实现了警力的自然下沉。

  改革还解决了过去警务指挥、警令传递链条过长、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就拿办理一件农转非户口来说吧,以前要经过从派出所管片民警到所长、分局分管局长、市局分管局长等十多个必须的环节。如今,只需经过社区民警调查、户籍内勤审核、局领导审批3个环节,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改革形成了非“田忌赛马”式的竞争机制,各级班子和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曹力伟局长以侦破命案为例,“改革后只要是发生命案,分局县局班子成员包括综合科长都会主动赶赴现场,已下班回家的治安民警和社区民警听说后,也都自觉返回单位等待任务,这种积极性在改革前是无法想象的”。

警务链 大庆 派出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