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苏警方联手抚平两省群众百年恩怨
资料图:微山湖
微山湖畔,山东、江苏两省群众因湖田、湖产纠纷,几乎年年有械斗,不断有死伤。两地警方坦诚沟通,化解矛盾,联手防控,成为湖区的“维稳先锋”、“安全卫士”——
山东、江苏交界处的微山湖鱼肥水美、麦谷飘香,然而,长期以来,部分沿湖群众为争夺湖田、湖产,纠纷不断,硝烟不绝,美丽的微山湖笼罩着不和谐的阴云。两地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过结多,更使疙瘩越结越大,湖区社会稳定陷于困境。近几年来,两地公安机关捐弃前嫌,率先开展“警务外交”,互通情报,共出现场,联合防控,构建起携手维护湖区稳定的协作机制。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一度冤冤相报的微山湖畔,变成和谐之地。
微山湖畔,一度写满两侧群众百年积怨
微山湖面积1226平方公里,周长550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昔日,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使它名扬天下;今天,南水北调工程又使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微山湖畔,山东、江苏两省共有204公里的接壤,涉及山东省济宁市的微山、鱼台、金乡三县和江苏省徐州市的沛县、铜山县和丰县三县。两侧群众多年来因争夺湖田、湖产,摩擦、纠纷、械斗不断,死伤时有发生,给两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据当地人介绍,微山湖地区的边界纠纷已有百年历史,两地群众间的大规模械斗屡有发生。近50年来,该地区共发生此类械斗400余次,双方死亡31人,伤800余人。湖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曾任济宁市公安局局长的朱献海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公安机关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问题太难处理,发生案件后,取证难、抓捕难、惩处难,两边群众冤仇越积越多,领导和群众都不满意。”由于双方群众间的过结日积月累,矛盾大量沉淀,不只群众之间,双方党委、政府之间关系也一度处于“僵冷”状态。
“警务外交”,公安机关率先突破坚冰
公安机关处在双方矛盾的风口浪尖上。湖区治安不稳、摩擦连连的状况,让两边的公安机关最为忧心。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丰程任湖区沛县的公安局局长多年,对当时公安机关的困境深有体会:“湖里出了案子最让人头痛,看现场时都要穿上防弹衣、戴上头盔,以防被冷枪袭击。”由于沟通少,两地公安机关互不信任,对对方的调查结果持怀疑态度,案件大多是各执一词、无果而终。化解坚冰成为双方的当务之急,济宁、徐州两地公安机关达成共识,一拍即合。2002年,一场“警务外交”打开两边从公安机关到各级党委、政府间沟通的大门。当年,济宁市微山县和徐州市铜山县、沛县公安机关达成共识,构建边界地区长期稳定协作机制。双方沿湖分局、派出所开展联防联谊,共建跨省、跨市县的治安防控网。
“干部多握手,群众就不出手”。公安机关率先“握手”成效初步显现,边界地区治安形势趋稳,为双方更深层次的沟通创造了条件。随后,两地县、市两级党委、政府互访不断,交流频频。两市领导跨越省界,捐弃前嫌,签订了共建稳定协作机制的协议。双方约定,每年召开两次联席会;每年种、收等敏感时期联合加大工作力度;一旦出现矛盾,双方主动化解;加强联谊并建立治安联防机制。相比当年的互不往来、相互一无所知,今天的两地领导成了常见面的老朋友。
携手排险,清除威胁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
1990年到2002年,双方的几次边界冲突中遗留下来的六具尸体成为湖区稳定的“定时炸弹”。由于无法确定凶手,双方亲属执意不肯火化,已经冷冻于殡仪馆多年,光是保存费用就达二三百万元,死者亲属动辄声称要“抬尸上访”。济宁、徐州两地按照宜粗不宜细、问题各处解决的原则,经过坦诚协商,达成协议:由两市政法委、公安局分别做好己方死者家属工作,由各自政府对死者家属给予经济补偿;双方尸体同时火化。2005年5月,双方六具遗留尸体全部火化,“定时炸弹”顺利拆除。
湖田、湖产是两侧群众矛盾的根本诱因,不从机制上解决两侧群众利益的分割,新的冲突仍然难以避免。山东省微山县大卜湾村与江苏省沛县丰乐村就是典型的一对。“秋播小麦,你东西方向种,我就南北方向种,湖底的麦田有时种成了‘田字格’。”人们对当年两边群众“较劲”的做法记忆犹新。种时争,收时抢,械斗与冲突在播种、收割时期难以避免。怎么办?微山县公安局与对面的沛县公安局开创性地达成“隔离群众、分时收割”的策略。一方先收割,然后另一方再收割。事先,两地公安机关组织双方群众代表确认麦田界线,再各自抽派10名民警、40名协勤人员实地监督,控制局面。在两方共同努力下,湖田的争夺渐趋缓和,2003年以来,再没有发生严重纠纷。一个小插曲说明了两地协作的默契:微山县收割时误收了沛县的庄稼,经两地公安机关调查确认后,微山方面立即对沛县群众的损失做出一万元赔偿,矛盾顺利化解。
跨省警务协作,构建覆盖湖区的“打、防、控”网络
2006年4月25日,就在记者在湖区采访期间,微山县10名民警连夜赶到沛县公安局请求协助。原来,微山县境内200米通讯光缆被盗割,犯罪嫌疑人锁定为江苏沛县的孙某等人。沛县公安局立刻出动,两地警方经过彻夜抓捕,将三名涉案人员抓获。
目前,湖区两侧广泛开展联合协作,建立起维护边界地区治安稳定的长效机制,两地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综治部门广泛合作,构建起长治久安的协作网。济宁、徐州司法机关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湖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两地警方积极开展重大案件协查和专项整治,联手打击“渔霸”、“湖霸”。2003年以来,双方通过联合行动,互通情报200余条,串并案件58起,破案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名。针对边界治安乱点多、难控制的特点,两地公安机关加大联合巡逻力度,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共同建立治安卡点47个、治安巡逻队53支,形成了以巡逻、巡查为主体的动态防控网。
湖区内案件最为敏感,也最易造成双方误解,往往一起案件好几个月也搞不清。为此,两地警方达成“共同出现场”的协议。湖区内涉及双方群众间的案件,两地警方及时沟通,共同出警,共同勘查现场,此举有效避免了纠纷的产生。目前,出现敏感案件先打招呼,已经成为大家的常规。2003年8月,微山县进行的湖上执法中,共收缴非法电鱼、炸鱼船170多条,其中有江苏铜山籍的17条。根据济宁市领导指示,微山警方将这17条船移交铜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今天,每逢湖上执法就引起纠纷的局面成为历史,两岸群众相互敌视状态也已成过去。记者看到的微山湖,水面波光粼粼,桅影丛丛;湖边麦苗抽穗,人们往来耕作,安详宁静的微山湖愈显动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