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研判”领跑苍山现代警务
“过去干工作,都是闷着头干,坐等案件,抓不住重点,目光、思路只局限在本辖区内,不了解全县的社会治安状况,不会融会贯通。现在好了,有了信息研判,就像有了‘天气预报’一样,我们变得‘耳聪目明’,随时了解各类信息,把握工作重点。”这是笔者在山东省苍山县公安局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感慨。
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建立开放的警务信息应用体系,提高指挥效能、预警能力和打防针对性,是苍山县公安局成立信息研判中心的初衷。今年元月中旬,该局成立了总指挥室和信息研判中心。总指挥室和信息研判中心由指挥长(局领导)、副指挥长(局机关中层负责人)、指挥中心人员组成。该中心以“警务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网络化、网络运转实战化、实战工作高效化”为目标,将情报信息、有效战术、警力部署、信息反馈与评估等要素充分融合,形成了一个全警参与、覆盖全社会的信息采集网络,制定了一套标准严格、科学规范的信息研判应用机制。
信息研判中心充分运用各大信息系统,依托基层所队及相关行业采集的信息,兼顾全国公安网络信息和本县治安实际,对各类发、破案信息、情报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判断,提出指令性、预警性和参考性工作意见,及时在公安内部网上发布,各单位按照信息平台发布的指令开展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信息研判中心反馈结果。全局民警只需轻点鼠标,便知近期哪类案件频发,案发重点区域,如何防范打击,有无可综合利用的破案线索,使繁杂的信息变得一目了然。
信息研判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所依据的情报信息来源是否准确、客观。这个局建成了一个融110警情、警务动态、预警信息、研判指令、信息交流、通缉通报等模块为一体的警务信息研判平台,依托信息研判中心专职队伍和各单位的兼职信息研判员,广泛搜集本地情报、周边情报、外地情报,做到日分析、周研判、月预测、季考评,大力强化情报信息体系建设,确保了信息质量。
精确制导“猫鼠同步”
苍山信息研判机制的建立,也带来了警务模式的不断创新。这个局不断强化信息的引导和制导,做到精细指挥、精度管理、精确打击、精密防控,全力打造实战型警队,主动适应动态社会治安需要。
这个局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筹集资金350万元,分批购置46台警车配发至基层一线单位,有效缓解了基层一线单位“硬件”建设不到位,影响出警速度、工作效率的困境。
实施“卡点工程”,在省界、县界和重点交通要道建立了七个警务工作站,并设有“重兵”把守,与城区原有的六个警务工作站遥相呼应。当县内发生“两抢一盗”或其他重大警情时,总指挥室和信息研判中心会立即向各派出所和警务工作站下达堵截和盘查指令,扎紧口袋,布下天罗地网。
建立动态分级巡防机制。这个局在要求全局民警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同时,盘活有限的警力资源,确保警力最大限度地跟着警情走,做到精确制导,“猫鼠同步”。信息研判中心每天对各地治安形势和各类警情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治安态势和发案走向,在信息研判网上发布高危部位、地段、时段,落实巡防单位和责任。城区重点发案部位和路段,巡防工作落实到城区几个派出所和巡警各中队,对高速公路苍山段和省道、国道重点发案路段和结合部,巡防工作落实到辖区派出所。研判中心通过对讲机和电话将全县以及周边地区发案情况、治安动态等,随时通报到每个巡逻组。今年以来,这个局通过动态分级巡防,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8名,破获各类案件104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