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公安分局“三十六条”标准 保一方平安
2003年,哈尔滨市公安机关启动了社区警务工作。2006年,哈市公安机关以平安社区竞赛为推动,使基层基础工作和社区警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重了行动快了发案少了
“您找哪家?我们来帮您找。”陌生人一进入香坊区建成社区,就会有老大娘、老大爷过来询问。既给客人提供方便,又能阻止犯罪活动。这是建成社区民警向联防队员们传授的技巧。今年年初到现在,该社区仅发生3起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起。
“社区警务竞赛,责任划分清楚了,民警积极性调动起来,出警快了,一些问题和案件能快速处理。”刘作友说。3月5日21时,一女同志下班行至珠江路被抢,接到110指令后,派出所通知社区民警,巡逻的两名民警和两名保安立即将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介绍,每个派出所民警一年有12张表,破多少案、抓获多少犯罪嫌疑人等工作都有积分统计,对民警未完成任务指标,不胜任本职工作,工作纪律松弛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延期3-6个月晋升警衔,对优秀社区民警进行奖励,对警务区派出所同样奖优罚劣,职能科队和户政科条条指导、块块推进。民警有责任了,派出所有压力了,“推着干”的状态改变了。
“三十六条”理清社区警务
2006年春节期间,在六顺派出所慰问民警后,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王维绪没有离开,就如何把社区警务工作继续深入,和香坊分局局长孙君亭进行了交流。此时,根据本区特点研究平安社区竞赛方案的想法在孙君亭的头脑里初步形成。随后,香坊公安分局制定了“三十六条”标准。
在信息收集、人口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三十六条标准,作为平安社区竞赛的内容,既明确了责任,也成了香坊民警工作中的三十六条锦囊妙计。
“标准”规定,信息收集要做到六及时: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时期热点问题在社区民众中的反映,大案和要案的信息收集,对国家改革和重大政策出台后在社区民众中的反映,对企业内部不安定因素,对各种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对各类可能激化的民间纠纷情况,对刑事犯罪的活动情况,都要及时掌握,快速采取对策。
人口管理要做到六清楚:对有涉嫌违法犯罪可能的高危人群,对单独住户、经济富裕户等可能遭侵害的人群,列管的重点人口活动情况清楚,对监改、帮教对象现实表现,对房屋出租户和暂住人口,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社会知名人士的情况,社区民警都要清楚。
治安管理要做到六个重点:严管公共娱乐复杂场所,特种行业要施行档案管理,严格管控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严格危险物品管理,严格消防监督管理。
在香坊分局,全局干警按照“三十六条”来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在香坊区,干部出机关、警察进社区、巡防上街面、联防成网络、低保看楼院,社会治安已经形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