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春运实时记录 铁路民警的生存状态
永康市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号称“百工之乡”、“五金之都”。从事车、铣、刨、磨、钳等工种的能工巧匠来自大半个中国,永康的50余万人口中就有30万是外来人口。
位于金温线上的永康火车站是个三等小站,平日里仅有27趟客车和一些货车停靠。每年春运,这里就像东部所有的车站一样,挤满了劳作一年期盼着回家过年的民工。
1月20日,记者来到永康火车站。
6时沉睡着的永康仍笼罩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火车站内,几名清洁工正在空荡荡的候车室里打扫卫生。隔壁的售票厅里早已人声鼎沸。车站7时30分才开始售票,两个售票口处排起的两条长龙在这间不足200平方米的售票厅里蜿蜒着。
8时民警交接班。在车站值了一天一夜班的民警樊耿华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距车站1里远的所里,向蔡一民副所长汇报了19日至20日晨车站的情况。
为了今年的春运,仅有8名民警的永康车站派出所,在排兵布阵上真是难坏了主持工作的副所长蔡一民。武义、金华南两货场的两位民警王学银、徐坚不能动,他俩还负责部分区间段的道口。春运期间,道口上过往的车辆成倍增长,万一发生点事故,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无奈,剩下的连他在内6名民警全扑在车站的售票厅、候车室和站台上,抽出点儿空,他还惦记着沿铁道线再检查一下那些道口。
为了缓解车站客流的压力,春运计划一出来,蔡一民就要求车站客运部门在车站张贴出春运期间的客票安排情况,动员那些在永康买不到票的旅客通过金华等大站返乡。今年的春运时间短,客流大,永康是个小站,分到的票实在有限,每天不过1300张,相对于永康30万外来人口来说,太少了。
9时车站排队购票的人流排出了售票厅,一直伸向雨中的车站广场,蔡一民和车站的值班站长来到售票厅门前,用小喇叭向排队的旅客通告今天的客车、客票情况。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早点向旅客们交底儿,即便如此,雨中的车站广场上仍是一片抱怨声。
10时温州至北京的K102次列车即将进站,站台上,在当班民警郑永宜和客运员的引领下,检过票的120名旅客排得整整齐齐,有坐票的一队,没有坐票的又排了几队。看着站台上井然有序的样子,甚至让人怀疑春运是否真的到了永康。
列车终于进站了,由于超员,整列客车仅打开了两扇车门,原本排队的旅客一看根本无法上车,顿时乱了起来。有人发现了一扇打开的车窗,旅客们蜂拥而上你拉我拽地竟爬进了20多人。等这120名旅客挤上车时,列车已晚点10多分钟了。难怪春运时列车经常晚点,一站耽误10分钟,五六站下来就一个小时了。
今年春运,停靠永康的客车增加到41趟。其中有16对列车出省,往返于北京、安徽、贵州等地。永康是个小站,没有始发车,在这里停靠的出省客车,几乎从始发站就超员,站站上人,抵达永康时超员都在50%%以上。而且行程越远,超员越厉害。
送走了旅客,候车室里几乎空了大半。小站不像北京、广州的火车站,一天到晚人流不断。小站的客流像潮水一样随着列车停靠而变化。
13时利用发车间隙,民警们在值班室吃着副指导员吕勇俊送来的盒饭,一位客运员忽然跑了进来,说一位旅客犯了羊角风。58岁的民警朱利用丢下筷子马上赶到现场,只见一名旅客倒在候车室的水泥地上昏迷着。那人的妻子告诉老朱说是老毛病了,不用就医。老朱当即劝阻他们改乘隔天客车,并说即使现在上了车,车上的拥挤也可能使他再次发病。与那人同行的妻妹、妹夫一听就急了,“没事,他一会儿就好,上不了车我们就回不了家。”开始检票了,那人渐渐醒了。老朱让该人的妹夫背上他,并帮他们提上行李一直送上站台,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闲下来,1.92米的蔡一民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话题讲到他在国家游泳队的儿子身上。19岁的儿子比他还高,去年在十运会上打破了一项全国游泳纪录,拿了3块金牌;在东亚运动会上又拿了3块金牌。说到儿子,蔡一民两眼放光,可惜的是儿子在北京,妻子在金华,他在永康,见一次儿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8时售票厅里买票的旅客又排成了长长的两队,他们要一直排到明天早上。一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民工告诉记者,家里的6亩地还有一个孙儿扔给老伴一人。现在虽然取消了农业税,可6亩地仍只够糊口。他在永康作泥瓦工,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都在广东打工。说到儿子,老汉一脸的自豪:“那可是在工厂里的流水线上干活,每月一开工资,不像我没文化净干些粗活,工程完工了才能领钱。”
候车室里,最高兴的是那些即将回家的孩子们。他们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四海为家,在父母的庇护下,体会不出多少旅途的艰辛,倒是满眼的好奇与开心。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华随着父母四处迁移,小学一年级就转了3次学,每转一次学就留一次级,14岁了才上4年级。9岁的弟弟小亮就幸运多了,已读3年级了。姐弟俩的口音与父母完全不同,3年来他们是第一次回贵州老家。对家乡,两人的印象都不深,只记得那里是望不到边的大山。
候车室门口,女民警林燕丽坐在电脑前一天了,不停地查验着旅客的身份证。整个春运期间她都要坐在这里“网上追逃”,力争不让一个在逃人员从这里踏上列车。一天下来,查出了五六名使用假身份证的旅客,一一给予了治安处罚。
由于车次的原因,候车室里上午都是河南籍的民工,下午都是安徽籍的民工,晚上是路途最远的贵州籍的民工。
22时雨越下越大,站台上等车的旅客整整齐齐排了8队,足有300人。温州至贵阳的1094次列车缓缓进站。
6名民警在站台上维持着秩序,呼喊着让旅客把行李顶在头上挤上车。此时,他们仅仅能帮助一下那些带孩子的妇女和行动迟缓的老人。原本停靠2分钟的列车停靠15分钟了,仍有几十名旅客无法上车。民警们无奈地从车门上拖下了几位实在挤不上去的旅客,并劝导着他们改乘明天的火车。
望着远去的列车,一位没有登上车的女孩在寒冷的小雨中放声大哭,“在外打工4年了,没有一年回家过年,今年想回家,在永康买不到票,赶到金华排了一天一夜的队,买到票又一连三天挤不上车,再回到永康,还是上不了车。钱花了五六百,就是回不了家。在外打工吃苦受累,春节连家都回不了!”
去年春运,有位民工竟在车站上“徘徊”了一个星期,最后,丢下全部行李,在民警的帮助下只身挤上了回家的火车。
每年春运,回家的民工都有三难,一是购票难,二是上车难,三是乘车难。
蔡一民说,“永康是个小站,条件有限,我们的任务就是尽最大的可能保障旅客平安上车。”
24时温州至武昌的A88次列车驶出永康,候车室里的旅客渐渐稀少了。零点后,还有两趟温州至北京的客车全是卧铺车厢,再晚就是短途车。这一天,平日里只有1200人客流的永康车站,送走了2400名旅客。
此时,售票厅里又聚满了排队的民工。
雨仍下个不停,新闻里说,21日将迎来全国春运的第一次高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