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学调整警力: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
江南春来早。扑下身子夯实基层基础的热潮已在浙江各级公安机关涌动。按照公安部“基层基础建设年”的统一部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浙江省公安厅党委进一步提出,基层基础建设要“破解难点,提升水平,推进改革”,全面加强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
浙江是较早提出“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公安厅要求,把着力点放在获取和控制信息上,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情报信息的质量,强化对信息的研判和信息通信的保障,增强信息警务工作的实效。在公安机关内部,大力提升队伍和装备的专业化水平,服务于基层基础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以加强各种群防群治力量为重点,广泛发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治安防控工作社会化。
同时,一场勤务方式的变革已在浙江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展开。他们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并积极探索科学用警机制,涵养警力、善用警力、惜用警力,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
浙江省公安厅还提出,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调整县级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不强求“上下对口”,要从有利于提高控制力的角度出发,合理调整基层科所队的布局;按照大基层、小机关的思路,科学调整警力配比,基层和一线实战单位的实有警力要达到所在市公安机关总警力的85%以上,其中派出所警力配比达到38%以上。
与此同时,浙江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惟一的正规化示范省,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也全面向纵深推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