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队长自述:北京警察海地历险
野狗吃人的惨景震撼人心 太子港遭遇枪林弹雨 漫漫长夜感受“生日快乐”———
黝黑的皮肤、高高的个子、腼腆的笑容,看起来淡定从容的刘国长,带领着20名京籍队员,参加了充满危险和艰难的海地维和行动,被联合国授予“维和勋章”。在第七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中,刘国长榜上有名。
带上3个女队员20名京籍警察赴海地
2004年10月17日,我国向联合国海地任务区派出了维和警察防暴队,选择维和队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时34岁的刘国长带领25名参训队员参加了选拔,刘国长说:“6月份,公安部在廊坊组建维和警察防暴队集训队,队员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都是各地的精兵强将。我当时想,我们是代表北京来参加选拔的,不能给首都丢脸。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的训练内容包括法律、语言、驾驶、射击、当地风俗等,强度非常大。令我骄傲的是,我的队员里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包括女队员。”
谈起队伍中3个女队员,刘国长流露出佩服的神情:“这些女队员的确给了我很大震撼。我一开始想,这3个女的一个都不要,带她们去太麻烦。可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她们的负重跑不比男队员慢,搏击不比男队员差,国际法规及语言的学习比男队员更加出色。她们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上来,我一下就被感动了,也对她们有了信心,不带她们去的念头一下就打消了。”
刘国长带领的25名北京队员中,有20名队员被选拔加入维和部队,包括全部3名女队员,刘国长也被任命为中国赴海地维和防暴二分队队长。
一下飞机就看见野狗叼着人肠子
刘国长说:“上飞机前,领导跟我说:‘国长,这帮兄弟你一定要安全地带回来。’那时我就想,在北京我们都是一样的警察,可去了那边,我就是这帮兄弟的队长了,有什么困难,我都要挺过来。这些兄弟们的性命和我的指挥有关,我既要完成任务,又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说到这,刘国长陷入了沉默,过了半天他才低声说:“我终于把他们都安全地带回来了。”
在参加培训的时候,刘国长和他的队员们就曾经在网上查过海地的资料。海地三面环海,虽然贫穷,但盛产龙虾。
刘国长说:“当时我们还想,联合国给我们的任务是,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帮助培训当地警察、协助当地警察打击非法武装、收缴毒品、参与一些重要人物的保卫工作、看守重要物资,这对于我们这些特警出身的人来说并不困难。在我们完成任务后,每顿饭还都能有龙虾吃,真是美差。”
可是当他们的飞机一降落,所有美好的幻想就都破灭了。海地机场只有一条小跑道,周围是又矮又破的房子、燃烧着的垃圾、穿着破烂衣服的人群。眼前的情景让刘国长和其他队员感到担子重了起来。
“我们一下飞机就看到路边有一群野狗,不知道在干什么。我们的车开到野狗旁边才看清,原来它们在争夺一具死尸,一只野狗就叼着一段人肠子。更可怕的是,当地老百姓的表情漠然,好像对这种景象习以为常了。”刘国长回忆说。
一个月建好营地太子港突然遭袭
初到海地,联合国提供了一个仓库作为临时营地,125名男女队员就直接睡在水泥地上。海地气候炎热,营地里的蚊子特别多,有些队员手上一晚上就被叮了二百多个包。而等联合国提供的房子建好还要四个多月。队员长期睡在水泥地上,还没维和,身体就受不了了。
经过研究,大家决定自己建房。刘国长说:“我们平均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在执行任务的同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建起了一个营地,被联合国视为奇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