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苏州公安“适老”警务保障老有所安

来源:江苏省公安厅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02 13:51:3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苏州发布“十四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全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人占常住人口总数超过1/5

针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现状,近年来,苏州公安立足主职主业,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守好“安全事”、服务“身边事”、激发“成就感”,探索推行“适老”警务,助力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为,守护平安和谐的“银龄家园”。

“数智+”守好“安全事”

不久前,一名老人走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运用自创的寻人智能模型,圈定老人的大致方位,成功指导路面警力找回老人。

今年以来,苏州公安持续深化数智公安建设,深度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落地打击犯罪、社区警务、服务管理等领域的34个警务智能应用,在保障老年人居家、出行安全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们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安装电气火灾探测器、一键报警等智能化设备3800余台,将所有数据汇聚至社区‘巷管家’调度中心应用平台,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平台实时分析预警,调度相关职能部门上门开展工作。”姑苏公安分局桃花坞派出所副所长周捷说。

不久前,桃花坞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巷管家”调度中心信息,一名独居老人家中烟感报警器报警。民警和社区网格员紧急破门进屋,发现老人意外摔倒在厨房无法起身,炉上的锅具已被烧得冒烟。幸亏救援及时,老人并无大碍。

全市公安机关围绕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将智慧安防小区、数字社区等建设融入到城市适老化服务改造工程中,联动多部门建立涉老警情“数据汇聚、系统分析、科学调度、协同处置”工作闭环。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依托“数字派出所”平台,提前预警涉老风险,智能生成处置预案和部门间“线上流转+线下共商”协同处置模式;吴江公安分局平望派出所依托“数智宣防机器人”,围绕“养老理财”“健康讲座”“虚假宣传药品”等内容开展智能反诈宣防,成功劝阻6名老年人被骗,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元。

“联动+”服务“身边人”

不久前,来自安徽、居住在相城的李阿婆丢失了身份证,因身患疾病无法回原籍补办,导致医保报销受到了影响。相城公安分局中心商贸城派出所“巾帼服务队”队员周梦圆上门走访时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政策讲解,通过长三角警务协作机制,为李阿婆补办了新的居民身份证。

成立于2017年的巾帼服务队,由55名女民警、女辅警组成,她们联合社区、物业等单位,共同为辖区老年人定制精准帮扶、服务清单,受到辖区群众的好评,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常熟“慈晖志愿队”、苏州高新区“睦邻助老服务队”、苏州工业园区“助老先锋队”……全市公安机关立足辖区特点,联动职能部门,发动社会力量,协同开展送证上门、陪护唠嗑、帮扶救助等工作。

一支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村巷街头,成为老年人身边的贴心人。“银发学堂”“法律故事会”“银龄防诈小剧场”……一场场生动的安防课堂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识破诈骗陷阱、提高防范意识。

此外,聚焦老年人的办事办证、出行交通等需求,全市公安机关因地制宜构建“敬老窗口”“乐龄交通”等友好型适老服务“生活圈”。

交管支队联合公交、社区等部门单位打造“公交+慢行”乐龄交通区域、从社区直达医院的“乐龄公交线路”,方便老年人日常买菜、配药等需求。常熟市公安局、太仓市公安局会同属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推出公安政务服务“敬老专窗”、旅游景区“银龄服务点”,制定高频事项定向服务清单以及专人陪同代办、送上门、帮代办等服务,解决老年人的日常办事办证需求。

“志愿+”激发“成就感”

不久前,在张家港市乐余镇老年大学里,民警、“银发反诈”志愿者宣传队共同带来一堂“乐警反诈课”,结合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等形式,开展场景化、沉浸式反诈宣传。这样的课程每月都会举行,“专业课”考试结业的优秀学员还被吸纳加入“银发反诈”志愿者宣传队。

“我们把学到的反诈知识‘活学活用’,帮助更多的人。”资深队员张阿姨说。

在苏州,193.5万名市民积极加入蓝盾志愿者队伍,其中近10%的成员为老年人,他们活跃在安全宣防、矛盾化解、基层治理的第一线,成为守护平安的“银色力量”。

吴中公安分局南区派出所组织积极性高、反诈意识强的老年志愿者成立“夕阳红”反诈志愿者队伍,三年累计避免群众损失960万元。在禁毒领域,由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组成的“五老”禁毒志愿者服务队,长期活跃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禁毒宣传等领域,并被授予苏州“禁毒先锋”称号。



终审:dongyi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