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公安新型安保体系护航“文旅体商”融合发展
智慧赋能 筑牢主动防控网络
“今年以来,我们所有的‘苏超’赛事,都做到了平安有序,但大型活动的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时刻不能放松警惕。”常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吕平洋介绍,针对赛事潜在风险,他们用“全链条扫描”代替“事后处置”,彻底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人流如潮,如何做到忙而不乱?”这是超大型活动安保的核心考题。常州公安用“智慧赋能+精准施策”,让传统人防与现代技防实现“1+1>2”的效应。
此外,针对一些大型活动人气“爆棚”的实际情况,常州公安积极推动创新“一主多辅、多点同开”模式,在场馆周边设置直播分流点,配套安保、医疗、服务力量,从而减轻中心区域压力,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传统“单打独斗”的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为此,常州公安率先推动构建“市级联动机制”,用制度创新打破壁垒,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如今,“12个部门围着一个活动转”已成为常州大型活动安保常态。
活动现场设立市级联合指挥部,分管宣传、文旅、公安的市领导靠前指挥,12个部门实体入驻,实现“一个平台调度、一套标准处置”。
今年5月,第十届太湖湾音乐节前,常州公安会同多部门通过联合评审,发现场地容量与交通承载不匹配,果断将售票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从而避免了超负荷风险,持续4天的活动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一切平安圆满。
“警察叔叔,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8月17日晚,在常州新龙生态林“苏超”庆祝活动现场,一名与父母走散的6岁小男孩跑到执勤民警身边求助。由于现场人头攒动、声音嘈杂,广播寻人被音乐声覆盖,民警采取“分区排查+重点询问”的方式寻找,最终在舞台附近找到了焦急万分的男孩妈妈王女士。
更贴心的是,交管部门在大型活动前期向周边出行的市民以及来常游客,发送定制化交通提示短信,帮助大家合理选择出行线路;散场时实行“错峰离场”,交通通行效率提升11.3%。在活动现场,常州公安也设置多处报警台、治安服务点、应急医疗点,配备应急药品、充电设备、饮用水等一应物资,同时,建立“电力保障车+5G信号车+应急医疗小组+排水设备”的“组合拳”保障模式。
“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考试,每次考试都要进步。”吕平洋说,大型活动安保没有“标准答案”,常州公安始终坚持把每一次安保现场当作“练兵场”,在实战中不断检验和复盘,努力锻造最强新质战斗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