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安智治有方为韧性城市平安加码
据相关部门统计,一季度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5.68亿元,同比增长6.0%,彰显出苏州这座现代化工业强市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为实现安全与发展同频共振,苏州公安纵深推进全市公安机关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改革方向,以数智赋能为引领推动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助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风尚,切实将身边的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让“社区民警的一天”更加智能
苏州高新区公安在“数字派出所”平台“社区民警的一天”勤务模块中,设置了企业检查的优化路径,经过AI数字警察“小新”可以生成“综合查一次”清单,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更加规范、精准、高效。
常熟公安研发“安企管家”小程序,不仅实现对剧毒、易制爆化学品单位的全量监管,还能帮助企业完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相城公安深度融合公安治安管理数据与企业实时生产数据,搭建企业“数字化运营中心”共享平台;昆山公安依托“警航云”平台集成无人机调度、热源监测、数据研判等功能,可在3分钟内调度就近无人机抵达8公里范围的任意点位,联动地面警力高效处置。
年初,吴江某企业紧急向浙江原料产地购买一批用于生产经营的剧毒化学品。企业工作人员通过苏州市公安局一体化平台网上云审批模块在线填报了跨省运输的申请信息,吴江区公安局网办中心在线审核,很快就向其发放运输通行证。事项办理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背后正是苏州公安深化网办中心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AI智能审核”系统在发挥作用。
人人争当“啄木鸟”
“这油烟味儿,一到饭点儿就往家里钻,窗户都不敢开!”李阿姨指着楼下说。近日,吴江区公安局汾湖派出所社区民警张航正带着“汾享家”志愿者、网格员组成的走访小组,深入芦莘大道沿街69家小餐饮商铺店铺后厨和附近居民家中走访摸排,倾听记录群众的诉求。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成果人人享有。近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围绕完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牵头建立覆盖全市的蓝盾志愿者队伍,创新打造出吴中“平安联盟”、昆山“正义者联盟”、高新区“家园卫士”等群防群治品牌,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社会氛围,从根本上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
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安全生产,苏州公安借助科技力量不断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助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数据构架“共治桥”
5月3日13时,江苏沙钢集团硅钢项目“无人车间”主任李建明的手机突然收到“警企e家”App推送的智能预警:“室内温度已达32摄氏度,3号冷连轧机轴承温度异常,建议巡检!”同一时刻,张家港市公安局锦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上,实时弹出“无人车间”内部影像。2分钟后,AI模型分析生成的风险热力图自动推送至“警企e家”后台。值班民警通过App与企业安全负责人连线,实时跟进隐患处置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数智赋能,搭建起警企携手共治的桥梁,通过平台监测信息实时共管、风险信息高效互通,有效破除信息孤岛,让风险研判从“事后追溯”迈向“事前预警”。“协助企业健全风险隐患预警预防机制,联动相关部门建立综合监管、综合检查、管执联动工作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起全流程安全监管闭环。”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全市,昆山公安联合产业园区搭建智慧园区平台,将其与“苏易通”平台有机结合,不仅实时掌握危化品购销流向、库内存储、流转等环节信息,还助力企业健全风险隐患预警预防机制;常熟公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牵头作用,组建安企管家团队,组织危化品企业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从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苏州交警部门联合市文明办、融媒体中心以及多家外卖快递企业,结成“灯塔计划”共建联盟,建立警企信息互通、企业内部处罚、交通联合治理等常态机制,全力打造警企互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