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来,贵州公安以忠诚铸就平安基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黔中大地,乌江畔的警徽与青山相映成辉;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点亮了“平安黔哨”的防护网,让“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夜色平安如磐。这是贵州公安七十五载风雨兼程的见证。
75年来,贵州公安以忠诚铸就平安基石
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剿匪战场,到如今的持续深耕“八大警务”,贵州公安始终以忠诚为底色,在喀斯特地貌的褶皱间书写着守护平安的壮丽诗篇。
1949年11月15日,人民解放军挺进贵州,省城贵阳解放。这一天,成为了贵州的解放日。11月22日,贵阳市军管会成立,下设公安接管部,从而翻开了贵州公安历史的新篇章。
1970年2月,省公安机关实行军事管制。省革委改组省级机关,撤销省保卫领导小组及其下属机构,成立省人民保卫部。1973年3月,省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和省人民保卫部撤销,贵州省公安厅恢复建制。同年9月26日,贵州省公安厅改称贵州省公安局。1980年2月,贵州省公安局改称贵州省公安厅。

图为民警缴获敌特分子藏匿的枪支、电台等物品。
75年来,贵州公安推动警务运行模式迭代升级
从1950年省公安厅成立初期的基础建设,到新时代健全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贵州公安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从大局谋划,奋力推动公安改革在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取得新成就。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加速转型,贵州公安工作向科技化、专业化迈进,逐步构建起覆盖刑事侦查、交通管理、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现代警务体系。2024年,省公安厅研发建设和全面推行“贵警110”系统,为基层民警执法办案提供点对点、定制化、管家式数据服务,警情24小时办结率提升至98%,人民群众对接警、处警的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图为石阡县公安局民警开展巡逻执勤。
75年来,贵州公安全力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线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贵州公安从成立之初的清剿残匪、肃清敌特的捷报频传,到进入新时代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成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警务创新前沿,着力构建警务新运行模式,有效提升违法犯罪预警和案件侦破能力。2024年,贵州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打防结合,以“亮剑”精神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全省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38.14%、32.31%,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20.01%、5.54%,刑事案件首次降至10万起以下,为近18年来最低,治安案件近5年来首次实现下降。

图为民警在荔波旅客咨询中心执勤。
75年来,贵州公安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服务篇章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贵州公安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从“跨省通办”让农民工兄弟少跑千里,到“车驾管下乡”服务车开进村寨;从“护学岗”守护校园晨曦,到“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贵州公安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凝聚民心,让真情服务走进群众心中。2024年,省公安厅聚焦民生关切,推行“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和降低机动车驾驶证考试收费标准,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2亿余元,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实的获得感。

图为省公安厅举行升警旗仪式。
七十五载砥砺奋进,贵州公安一系列惠民举措既彰显了公安机关的使命担当,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站在新起点,贵州公安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部署要求,坚持干字当头、主动塑造、提质增效,持续深耕“八大警务”,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