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创新机制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引才育才激活力装备升级提战力
“注意风向,保持平稳!”在黑龙江省公安厅近日举办的警用无人机实战比武大赛现场,一架架“空中哨兵”灵活起落,一名名专业“飞手”崭露头角……集日常巡逻、宣防提示、民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警用无人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展现黑龙江公安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建设、锻造过硬公安铁军的成果成效。
近年来,黑龙江公安坚持向人才、科技要战斗力,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以新运行模式为关键,以新技术装备为支撑,以新管理体系为保障,制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道植计划”和以公安装备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能力提升“基石计划”,蹄疾步稳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启动“道植计划”,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020年12月,黑龙江省公安厅着眼公安工作实际需要和公安事业长远发展需求,以“七一勋章”获得者、省公安厅原刑事技术处正处级侦查员崔道植为标杆,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道植计划”。
“道植计划”立足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面推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锻造一批公安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2024年以来,黑龙江省公安厅以政治工作行动计划为牵引,将专业人才招录作为战斗力倍增计划的源头工程,实施“名校英才”引进计划,聚焦实战需求,面向名校引进高素质人才,开展定向选调招录宣传,动员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公安事业。
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开展“自选动作”:“杜佩桐警航工作室”“张宇创研工作室”等相继挂牌,齐齐哈尔市公安局以建立专业人才工作室为载体,加快形成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绥化市公安局实施“尖峰行动”,建成“高宝石工作室”“逯春生工作室”,以标杆工作室为牵引,推动各警种全面提升核心战斗力。在人才选用方面,牡丹江市公安局制定《重要岗位干部“大交流”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市公安局党委统筹、交叉交流轮岗、内部交流换岗等措施,在重要警种部门开展干部民警交流轮岗工作,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激发新干劲。
出台“基石计划”,加快装备技术升级
聚焦基层基础建设,加快装备技术升级,黑龙江省公安厅深入实施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黑龙江省公安厅成立由警务保障总队牵头的工作专班,结合工作形势和保障能力,反复征求各部门、警种和基层公安机关意见建议,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公安机关装备保障建设“基石计划”总体方案》,并将“基石计划”建设项目纳入平安龙江等建设规划,全力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黑龙江省公安厅以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强刑事技术用房、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造和执法办案中心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新型单警装备更新配备,强化一线执法执勤车辆更新补充,夯实公安应急物资储备,有效解决基层执法执勤装备、车辆不足问题;科学确定警用装备物资储备总体规模,增加关键紧缺装备物资实物储备,争取专项资金采购警用摩托车等应急装备物资,全面提升基层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
“基石计划”实施以来,黑龙江公安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先进可靠、紧贴实战、运维规范的现代化公安装备体系,信息化建设不断争创一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加强,有力提升了战斗力。
以实训促实战,全面提升打赢本领
1月16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冒着严寒开展拉练。全体特警队员按照统一指令,迅速集结赶赴指定场地,开展野外宿营、武装徒步越野、负重体能等科目训练……这是黑龙江公安坚持以实训促实战的一个缩影。
黑龙江公安立足实战大练兵,以实绩实效检验打赢本领,有力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累计开展专业训练1.85万余期、培训民警辅警161万余人次。
黑龙江公安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四项机制”,进一步强化“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大力推广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东莱街派出所“四百”做法,持续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省刑事案件发案数、现行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未发生有影响的敏感案事件;圆满完成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安保任务,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在深化服务企业实践中,黑龙江公安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工作,共包联企业1000余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与诉求迅速回应,涉企举报投诉案件核查办结率达100%;集中优势警力,成功破获数起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案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