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苏州公安加快人工智能在交管领域的探索应用

来源:江苏省公安厅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18 22:04:09 浏览次数: 【字体:

时值岁末,春运即将开启,面对逐渐攀升的大客流、大车流,苏州公安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高效运转“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数智公安”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加快人工智能在公安交管领域的探索应用,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畅通,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瞄准风险隐患“有精度”

“现在这条路开起来顺畅多了。”这是经常路过吴江松桃线的货运驾驶员刘师傅的心声,也是苏州公安交警部门“一点一策”扎实开展重点隐患路段“5510”整治工程的现实成效。

“我们依托道路监控、无人机和警车等开展多视角数据采集,应用‘苏城朱雀’精准识别了包含视距不良、道路斜交等在内的43处安全隐患,并生成了详尽的诊治报告。”吴江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朱佳新介绍。

隐患源头在哪里?苏州公安创新构建AI交警“苏城朱雀”,实现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智能诊治,显著提高排查效率。目前,“苏城朱雀”可诊治13大类、68项道路隐患,单个隐患的检测速度仅为25毫秒,经工作闭环核实,隐患识别率达90%以上,范围涵盖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等全道路类型。与传统方式相比,“苏城朱雀”智能诊治可缩短数据采集及分析时间80%以上,节约排查成本90%以上。

经整改,61条路段全部治理完毕,路段亡人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均下降70%,受伤人数同比下降80%,极大提升了群众出行安全。在2024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公安交管大数据建模比武决赛中,“苏城朱雀”荣获一等奖。

道路交通“更畅通”

据了解,该平台以交通大模型为中心、数字孪生为窗口、实时信息为渠道,能够实现自主预测、提前预警、主动服务。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例,平台会在数字化模型中实时展示出事发地点和现场情况,并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自行决策,启动应急预案,比如通知交警进行事故处理、医护人员进行救援等。此外,还会预测该区域可能出现的交通变化,推荐最佳路线,指引周边车辆躲避拥堵。2024年,昆山公安依托该平台成功预警各类危险异常行为1700余起。

来到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苏州高新区,交警部门通过全域感知和多源数据的海量汇聚,实现交通评价、问题发现、方案生成、推演运算、执行评估全流程可视化闭环管理。同时,通过AI智能推演调优信号和绿波设置情况,让市民“一路绿灯”的期待成为可能。目前,苏州高新区绿波路段总里程已达102公里,覆盖率54.94%。经实地测算,绿波通行路段高峰时段平均行程时间下降17.1%以上,平均行驶速度提升18.5%以上。

群众办事“更便捷”

这位解疑答惑的“专家”,就是昆山市公安局“昆小车”智能语音导办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融合碰撞,将涉及车驾管的高频咨询内容和交管改革新政策纳入导办知识库,提供“7×24小时”不打烊的交互式智能语音咨询应答,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咨询需求。

“以前换驾驶证需要从乡下赶到市里,现在吃完晚饭遛个弯的功夫,就在村里把业务办了。”在常熟市碧溪街道李袁村村委会,村民季冬梅对着眼前的自助一体机连连称赞。常熟公安深化部门合作、资源整合,实现14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全部入驻,并在1个“警邮共建”车管自助服务站基础上,又增设4个车管自助服务中心,提供驾驶证期满换证、超龄换证等多项服务。

同时,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办事需求,苏州公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构建覆盖区、镇、村三级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截至目前,已全面建成150个基层公安“综窗”,设立社会化服务点1836个,投放自助设备684台,26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基层公安“综窗”实现“一窗通办”、满意度99.9%


终审:dongyi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