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集公安题材铁警涉案剧来袭,郭京飞、陈数联手,年度黑马剧来了
《驻站》郭京飞、陈数主演,聚焦偏远铁路小站驻站警,实力演员加盟,改编自金盾文学奖作品,展现社会现实与人生百态,央视开年大戏备受期待
《驻站》今日正式宣布定档,该剧将于1月5日在CCTV-1晚间黄金档和腾讯视频同步开播。《驻站》根据“金盾”文学一等奖作品、晓重的同名小说《驻站》改编,由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春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四川子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郑晓龙监制,曹平任总制片人,刘雪松导演,柳桦编剧,郭京飞、陈数领衔主演,李浩菲、阿如那、张瑞涵主演,孙艺洲特邀主演,林永健、刘佩琦等特别出演。
创新视角展现驻站警的“欢乐日常”和不易坚守
相比影视作品中最常表现的刑警、特警或者片警等,《驻站》则将视角聚焦在驻站警这一群体上;对于这个警种,观众是陌生的,荧屏上更是鲜少见到。所谓驻站警,是指派出所在警力难及、不具备建立派出所条件的车站派驻的公安民警,他们不仅要在铁路沿线巡逻巡线,还要担负车站周边治安环境的管理。尤其在地处偏僻的三、四等小站,往往只有一两名警察常年驻守,他们因此被称为最孤独的民警。
“驻站警”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本剧重点并不聚焦在对罪案和刑侦过程的剖析,而是围绕人物本身的个性、生活、职业等特质展开剧情,主要讲述了花城北站(火车站)派出所警察常胜(郭京飞饰),人到中年在遭遇事业瓶颈的同时又经历着婚姻危机,为了逃避现实压力,来到偏远小站东寨当起了驻站警的故事。这方水土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面对处处使点小绊子的村民,常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将困难一一化解、圆满完成驻站任务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善良、幽默的人格魅力。
就剧集风格而言,《驻站》主打现实主义生活流,并巧妙融入了喜剧元素。在东寨这块“庙小妖风大”的地界儿,初来乍到的常胜既要迅速习惯鸡飞、狗跳和羊叫的“淳朴”生活,还要和当地有些刁蛮的村民斗智斗勇,各种非常规手段的见招拆招充满了喜剧色彩,观众可以在轻松的观剧氛围中了解到驻站警的艰辛和不易。
可以说,本剧填补了国内剧集的创作空白。首先,它将一个全新的警种搬上荧屏;再者,它在以塑造人物个性为核心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了驻站警常胜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也会遇到职场升迁的瓶颈,婚姻危机的爆发、育儿理念的冲突等等,常胜遇到的中年危机在当下很具有典型性,势必能够引发观众共情。
最后,本剧在立足小人物、小车站、小家庭的同时,还“以小见大”地表现了驻站警的无言坚守,同时也歌颂了广大公安干警、尤其是基层民警爱岗敬业、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折射了国家铁路建设、乡村建设的发展成果。
定档预告画风轻松明快直观展示驻站警工作日常
定档预告片集中反映了常胜和他的三个“对手”----张莱西(阿如那饰)、王喜柱(林永健饰)和张彦斌(孙艺洲饰)如何见招拆招。其中,最难搞的当属“村野匹夫”张莱西,横行东寨的他带头给常胜明里暗里各种使绊子,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相比之下,村长王喜柱对待常胜就是另外一种套路:表面上笑脸相迎、客客气气,背地里拆台孤立,完全不配合……整个预告片主题鲜明、节奏紧凑,直观向观众展示了驻站民警的工作日常,聚焦了常胜初到东寨站开展工作就一个字“难”,不仅生活条件相对艰苦,而且和东寨村民的关系也颇为紧张;不过明快轻松的画风和配乐又凸显了全剧的轻喜剧风格,反映了主人公“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乐观和坚韧。
金牌班底再联手春羽影视献力作
春羽影视自成立以来,先后制作发行了《功勋》、《幸福到万家》、《侦察英雄》等引发观众热议的爆款作品,《驻站》作为春羽打造的又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将视角聚焦在小小的驻站警身上,这在国内荧屏上尚属首次。
《驻站》由郑晓龙监制、曹平担任总制人,刘雪松执导。此前,刘雪松曾执导过《急诊科医生》、《我们都要好好的》、《三生有幸遇上你》、《幸福到万家》、《我们这十年》等现实题材电视剧,是春羽影视的优秀创作者之一。在《驻站》的创作中,他延续了过往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从一个“小切口”辐射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
“一人一犬、一村一站”且看常胜如何将中年危机化为人生转机,同时还带领着一方百姓悄然改变了思想和生活。电视剧《驻站》将于1月5日在CCTV-1晚间黄金档和腾讯视频同步开播,敬请期待!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民警常胜因一次处理火车站旅客纠纷时被同事诬陷,照片被传到了网上,被领导批评,因此被恶意冠名“恶警”。此时狼窝铺驻站的民警老孙因到了退休年龄,必须再指派一位民警到这里工作。这里偏僻落后,条件艰苦,谁都不愿意来。平海北站民警常胜本应该与同事竞聘副所长位置,可因为被冠名“恶警”,所长把常胜“流放”到狼窝铺驻站工作一年。常胜所有的不情愿,都化作了必须服从。
当常胜来到狼窝铺驻站的第一天,就遇到很多事儿。遇到了女教师王冬雨,又抓到了在火车站盗货的赵广田等人,种种情况让常胜意识到狼窝铺驻站虽然小,但是出了事儿,就是大事。民警常胜在狼窝铺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先是找到派出所寻求硬件上的支持,要来警用装备,警犬“赛驴”和快要报废的汽车。他制作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狼窝铺警务室”,后来这面旗成了这个驻站景观。
常胜来到狼窝铺驻站工作一干就是两年,这期间他主动地承担起帮助调解的工作,与周边的村庄签订治安联防协议,还带着背负老兵骨骸回乡的台湾同胞来到山里,促成了两位老人的隔海相见,也让在外漂泊多年的老人的骨灰魂归故里。他调解两个村子的村民因为琐事发生殴斗,说服了对峙的群众。同时,还巧妙地促使两个村子共同修桥铺路,把山货卖出去等致富的举动,让大家高兴。狼窝铺因常胜的存在,在悄然地改变着。 [5]
人物介绍
播报
编辑
常胜
常胜是平海北站派出所的一名警察。不出意外,在即将开始的副所长竞聘中,他也许会有所收获。但偏偏一次替同行解围的出勤,他遭人抹黑。他心里虽然委屈,却不得不服从组织“发配”,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几十公里外的边远小站“狼窝铺”驻站。不仅是巨大的环境落差,常胜费尽周折申请来的警犬是一条病狗,要来的汽车是破车,原以为在村民面前可以找回警察的威严,殊不知不受待见,处处碰钉子、遭白眼,甚至本该望风而逃的偷盗分子竟也敢当着他的面扛着盗来的车站货物谈笑风生、从容离去。常胜虽然可以忍受失落,忍受委屈,不刻意追求职务的提升,但对职业的忠贞和骨子里的血性,使他难以像前任民警那样逆来顺受,随遇而安。他感愤而起,突显自身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3]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驻站》显示了作者别致的结构故事的能力。他擅长滚雪球,铺得开,拢得住,收放自如,平和朴实。原本只是一个人一条狗一个小站,最后却牵扯出了盘根错节、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折射了社会生活的众多侧面。人心的复杂,人性的丑陋,当然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的质朴善良,一一跃然纸上,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传神。刚到小站,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常胜不得不去和村主任王喜柱打交道,不得不招来赵广田当保安,不得不求王冬雨有偿帮助,不得不找车站领导寻求支持,不得不和公安的以及非公安的各类人物打着交道。正是在这样的“不得不”中,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场景逐渐拓展,许多新鲜事纷至沓来,绘就了一幅属于公安题材又远远超出公安题材的铁路民警的工作生活图景。常胜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得到彰显。他的业务能力,敏捷思维,尤其是职业操守,正直坚韧,为使命不惜生命的性格,令人肃然起敬。最终,“狼窝铺”因他而改变,他在特殊环境与考验中的精神成长也令人信服。
新时期的警民关系是现实社会惹人关注的话题。作者对这一关系的思考显示了向上飞扬的诗性写作路径,尤其是故事的结尾,令人震撼,寓意深长。已经离开了“狼窝铺”的常胜,和妻子乘坐火车再次途经这个小站时,眼前出现的一幕让他热泪盈眶,曾经的付出,在这一刻让他感受到温暖的回报。“常胜顺着妻子的手指望去,在远处的山上并排呈现出几个大字,通红色的字体在晴空下异常显眼:‘常胜!常回家看看!’这字是矗立在山顶上的,它像一句广告语,又像是一句充满温馨的话,它向每一趟经过这里的列车召唤,召唤一个叫常胜的人,让他常回家来看看。”这个结尾充满了巨大的隐喻性。尽管读者想像不出如何在山顶上竖起这些鲜明耀眼的大字,现实中大概也不会有这样的案例,这只能来自作者的热忱想象,但读者还是被深深打动了。一句“常回家看看”,透露了老百姓对鱼水般警民关系的多少期盼,也透露了他们真诚的质朴感恩之情。这其中真切喻示着新的时代、新的警民关系的巨大生长空间。 [3]
作品影响
播报
编辑
获奖记录
2017年底,该小说获第十三届金盾文学奖第一名。 [1]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