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警察”炼成记:“跨界”没有想象那么难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通讯员 张科顶
“直播间的各位朋友,我又来讲反诈了。”
最近,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新街派出所民警郑国锋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平安主播。
他走进新街派出所的安全宣教直播间,不仅用风趣幽默的方式为大家在线科普反诈,还讲起了交通安全知识,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受访者供图
从警14年来,郑国锋已然成了交通、治安一肩挑的“双料警察”。这是怎么炼成的?
办案民警“变”交警
派出所民警不仅会办治安、刑事案件,还会处置简易交通事故?这要从萧山公安“交治融合”警务改革说起。
2022年,新街派出所作为试点,率先和交警新街执勤中队融合,成立“一站式派出所”,承担派出所和原交警中队所有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工作职责,并对高速出口等重点部位联合治理。
全面融合后,综合指挥室一网派单,民警和交警联合出警,业务互通。既是治安警,也是交通警,郑国锋就成了“双料警察”。
“一开始觉得还挺棘手的,虽然作为办案民警已经有十来年了,但交通执法还是全新的领域。”郑国锋说。
比如,办理醉驾案件时,快速完整搜集证据至关重要。在呼气酒精测试后,如果对方有醉酒驾驶嫌疑,就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抽血,越及时越准确。
受访者供图
一边处理各种交通违法案件,一边学习的过程中,郑国锋发现,很多工作和办案民警的工作其实是触类旁通的,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很多小型的交通事故,归根到底就是纠纷。首先要快速定责,等涉事双方冷静下来后,再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他说。
当然,“难题”也少不了。郑国锋至今难忘去年6月的一起案件。凌晨,一辆黑色轿车冲撞进了路边绿化带,造成路面交通设施和车辆损坏,但是奇怪的是,轿车司机不见了踪迹。他连夜开展分析研判,好不容易才锁定了肇事人。经查,肇事人并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声称自己是因为害怕承担法律后果,才弃车逃离现场的。固定相关证据后,肇事人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两年多来,大部分交通类的违法案件我都参与过,即使是很难的,最终也能成功化解,想起来也是成就感满满。”郑国锋说。
社区治理有“秘籍”
“锋哥,又来了啊。”
2023年12月,郑国锋又走上了社区民警的岗位,还接手了辖区流动人口多、警情案情多的新农都物流中心和红垦农场。社区里不少人亲切地称他为“锋哥”。
新农都物流中心体量大,每天进出市场车辆超过1万辆次,还有近万名流动人员。红垦社区有不少企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琐碎的纠纷很多,有时候一天接处警有毛20起。”
对此,他迅速调整状态,将办案的处置经验融入社区工作,与群众多沟通、巧沟通。
“社区里有很多个‘我’,所以办事效率能大大提高。”把庞杂的系统“理顺”,郑国锋有一套“秘籍”。
受访者供图
目前,警务站配备了相应的治安辅警和交管辅警,通过“一格一警”机制的落实落细,每个网格内都有辅警、网格员、保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小共治单元”。
前段时间,在新农都物流中心,两名司机因为进出口拥堵等候问题发生口角,现场队员立即把双方带至综合治理办公室,经过郑国锋和市场调解员的共同调解,双方很快握手言和。
“红垦社区起码有1万多名企业员工,我们就在每家企业里找一名专管员,平时多跟他们唠嗑,他们有问题也会来找我们。” 郑国锋说,这样的‘两员两岗’机制,让企业自治能力更强,不少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时就被扼杀了。
今年7-9月,红垦社区治安警情较去年同比下降10%,8月的重点矛盾纠纷警情较7月环比下降33%。
受访者供图
如今,郑国锋还经常走进社区里,化身“法治宣讲员”。
“最近,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碰撞的案子有所增加,所以我们在社区里就加强了佩戴头盔等交通安全知识的宣防,目前来看效果挺好的。”郑国锋说,大家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这也是作为警察最有意义的地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