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杭州“警察叔叔”APP用户破千万 推车驾管业务“云办理”

来源:中新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20 21:31:13 浏览次数: 【字体:

 中新网杭州3月20日电 (王潇婧 何晨)随着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入,作为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警察叔叔”APP为民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警务服务。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警察叔叔”APP注册用户破千万,并正式推出车管“云窗口”,实现10项车驾管业务“视频办”。

  2021年1月10日,杭州市公安局推出的新版“警察叔叔”APP正式上线,围绕黏性热点功能建设、及时回应民众关切、推动长效常态运维。截至目前,该APP注册用户已突破1049万,总访问量超6亿次,实现138个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和48项涉企服务事项同源办,累计业务办理量达3.2亿。

新闻发布会现场。杭州公安供图

  “市民只需通过‘警察叔叔’APP,便可轻松办理车牌云申领、身份证补换领、急事通、货运导航、西湖通、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申报等业务,为市民节省时间总计1950万个小时。”杭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需求,如今增设了AI智能客服和咨询热线,确保服务渠道畅通无阻。

  此外,“警察叔叔”APP还与浙江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互通两端用户体系,实现了72个服务事项的同源办理,便捷服务惠及用户超129万。

  为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民众涉车涉证需求。今年3月初,“警察叔叔”APP中的“线上车管”迭代升级,车管“云窗口”业务进行公测。

  车管“云窗口”在现有的“网上办”基础上,延伸为远程面对面的可视化“视频办”服务,创新“双方视频”甚至“三方视频”办理新模式,将服务窗口从大厅搬至“云端”,有效解决了民众复杂业务不会办、本人远程不能办、业务独立不联办等问题。

民警在车管“云窗口”办理业务。杭州公安供图

  “公测半个月以来,我们已办理业务369笔,并不断优化用户端界面的便捷性。例如,市民在线上排队等候时,难免需要接打电话或忙碌其他事情,我们就设置在快轮到时,后台会有语音,及时提示他可以进入‘云窗口’进行业务办理。”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档案科(网办中心)科长徐晓婷说。

  据了解,此次车管“云窗口”推出的10项车驾管业务,均为此前线上无法办理、必须通过线下窗口办理的业务,涉及机动车、考试及驾驶证等方面。

  具体包括: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网约车变更使用性质(预约出租转非)、辖区内夫妻共有变更(不选号)、智能网联车辆临牌核发、同一人名下号牌号码互换;辖区内申请变更驾校;取消延期换领驾驶证、取消延期审验、取消延期提交身体条件证明、驾驶证住所地址变更。

  “目前车管‘云窗口’以办理业务为主,不接受业务咨询。申请人进入‘云窗口’接通视频后,即视为业务办理。为确保办理顺畅,累计2次仅咨询不予受理的,将被系统记录,一年内不能办理‘云窗口’业务。”徐晓婷提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何晨

杭州的车主们办事更便利了!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叔叔”APP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车管“云窗口”业务。

这次推出的10个事项,包括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网约车变更使用性质(预约出租转非)、辖区内夫妻共有变更(不选号)等,此前线上无法办理、必须通过线下窗口办理的业务。

“云窗口”是什么?

从车管所业务,到居民身份证补办、企业证照办理……在浙江,都可见到它的身影。

愈加火热的“云窗口”,实际上是部门基于实体政务大厅,整合服务资源,通过连线指导、5G视频、远程协助等手段,拓宽线上渠道提供办事服务。

如今,随着浙江数字化改革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云窗口”也在迭代升级。

穿越这些“云”,当我们透过互联网再看这扇窗口,可以窥见浙江政务服务改革的发展雄心。

车管“云窗口”业务办理中 图源杭州公安

通过“云窗口”,群众透过屏幕,与屏幕对面的人员连线,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云约会”,仿佛置身服务大厅窗口办理事项一样。

在杭州市交管所的办事大厅,记者感受了一把“云窗口”的便利。

杭州市民赵先生想要办理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的业务。在警察叔叔APP内,赵先生进入“云窗口”接通视频。经民警核实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后,短短几分钟,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的业务就办好了。办理时间由原本的来回跑半天时间缩短至线上半小时,赵先生直呼“太方便了”。

如今,“云窗口”已覆盖浙江便民助企服务的各个领域。依托面向群众、企业的总入口——浙里办,全省已汇聚了3638项“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2000余个便民惠企服务。

从驾驶证办理到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从不动产权属证明开具到企业开办、税费缴纳……众多面向群众和企业的政务服务“大小事”,都能通过“云窗口”进行办理。

不只是“可办”,“云窗口”正向“好办易办”升级。在“浙里办”上,浙江公安搭建了一个政务服务线上统一办事入口,上线“浙警在线”集成应用。统筹 120余个应用程序,“浙警在线”集成 102 个“一网通办”事项,并拓展咨询宣传、求助报警等 36 项特色服务。

相较之前,“云窗口”的集约化程度更深、数字化水平更高、增值化服务更优。

图源浙里办

纵观这10年,“云窗口”的背后,恰是一部浙江政务改革史。

2014年,浙江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开通了全国首个省级网上政务大厅——浙江政务服务网。

自此开始,浙江有了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统一的行政权力项目库、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云窗口”的雏形开始酝酿。

2017年开始,浙江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一证简化办”“无证刷脸办”“掌上移动办”等政务服务新模式。掌上办事平台“浙里办”和掌上办公平台“浙政钉”上线。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跨部门、跨领域事项“一网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经由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实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

就拿个人事务来说,卫健、公安、医保、社保等部门打通相关数据,合成办理模块。新生儿家庭只要“点点屏幕”,就能完成相关事项的申报办理,大大精简了办事材料、环节、时间和跑动次数。

这一项改革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关键在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而这也是改革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共享基本信息,如市民的身份证号、地址等。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倒逼改革的抓手。

起步早,推广快,浙江的“云窗口”在全国遥遥领先。以“浙里办”为例,目前注册用户已超1亿。正是基于一个个“云窗口”的建设,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

当前,浙江正加快建设“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掌上治理之省”,高质量打造数字中国浙江样板。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深入实施,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而政府也可以更好地整合和配置资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事实上,以警察叔叔为代表的“云窗口”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意外,而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让群众享受越来越便利的政务服务。

其中,群众二字最为重要。这背后蕴含着一个不变的宗旨:找准服务百姓“着力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杭州警察叔叔APP的注册用户已突破了1049万。如果以2023 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来计算的话,几乎每一个杭州人,都是它的用户。

“在开发功能时,我们会联系各个警种,摸排群众平时使用最多、办事频率最高的事项。”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工作人员王芳说。比如流动人口模块最受欢迎。它涵盖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积分落户申请等新杭州人来杭后的高频办理事项。目前该模块使用量达700多万人次。

如果对比“云窗口”的服务事项,可以发现场景应用变得更加丰富。除了证照办理等标准化的业务外,车牌云申领、急事通、货运导航、西湖通、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申报等愈加细分的业务,都可以通过网上办理。

起初,“云窗口”更多聚焦普惠性,开发高频事项的办理。而随着市场经营主体业务的拓展,以及群众不断涌现的个性化需求,“云窗口”也涌现出数字化时代的新思路:政务APP不仅涉及政务办理、信息查询等功能,还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近日,“浙里办”内置的相亲角功能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纷纷发帖分享这一话题。“没想到浙里办还能相亲”更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围绕年轻人的喜好,“云窗口”不断探索增值化的新服务。

对于一直“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浙江而言,发展的“核心密码”正在于具备了强大的“服务意识”和“全局观念”。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拼经济的背景下,多样化的“云窗口”,还将借助更多的新技术、新理念,服务更广大的群体。


终审:dongyi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