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一张委任令背后的铁路公安记忆

来源:人民公安 作者:卢德峰 发布时间:2024-03-01 21:42:37 浏览次数: 【字体:

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委任令,承载了人民铁路公安的历史记忆。这张委任令的主人叫李言,是东北铁路公安处第一任处长。  

李言的委任状编号为政民干字第58号,是东北行政委员会在1947年6月8日委任的,由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林枫、副主席张学思、高崇民签发。  

为找到这张珍贵的委任令,“哈尔滨铁路公安记忆”寻访小组可谓历经周折。寻访小组首先来到了李言的祖居地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这里地处浙西南山区,海拔1000多米,离县城30多公里,加之缙云的方言很是难懂,同志们“指手画脚”,使尽浑身解数,才找到了李言的侄媳,循迹来到了李言的故居。听到乡亲故人讲述李言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他一生清廉节俭,不徇私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李言。 

通过家乡亲人的联系,寻访小组终于找到李言之子李文杰,在他的家中看到了这张泛黄的委任状。大家的思绪被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李言,曾用名李蕴章,1911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30年,他在浙江省湘湖乡村师范学校读书;1932年8月至1937年2月,先后在浙江衡县、广东惠阳、广州以及浙江杭州、绍兴任教;1937年10月到延安陕北公办学校学习,改名李言。 

1938年5月至1945年7月,李言先后任陕北公学关中分校党总支书记、宣传科长,延安马列学院保卫委员、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央党校第三部秘书科长等职。在延安时期,他追随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推进者和执行者之一。 

1945年9月,毛泽东主席来到延安中央党校,向干部们作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号召广大干部到前线去,到东北去。李言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大部队从延安向沈阳进发,一路上兵荒马乱,无车可乘,全靠步行。1945年12月,李言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秘书、秘书处副处长。 

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给李言的委任令。

1946年7月,东北局作出《关于形势与任务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李言自愿到偏远的黑龙江去工作,任拜泉县公安局局长。期间,李言率领公安战士,踏着铺天盖地的积雪,动员群众密切观察匪徒的蛛丝马迹,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与土匪特务周旋战斗,取得剿匪工作的重大胜利。 

1947年6月,李言担任东北铁路公安处处长,1948年7月至12月,任东北铁路总局公安处副处长,1949年1月至1952年4月任东北铁路公安局副局长。期间,他为新中国铁路公安工作作出了众多开创性的贡献。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期期间,国民党调动大批特务、间谍蠢蠢欲动,企图在毛主席回国途中组织暗杀。一时间,1300余部电台呼声迭起,东北铁路沿线阴云密布,杀机四伏。李言同严佑民局长一起,带领东北铁路公安局的民警们日夜侦察巡视,警戒在隧道两端、铁路两侧,彻底粉碎了敌特组织企图炸毁专列的阴谋,胜利完成了此次警卫任务,在铁路公安史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李言在东北铁路公安局时的留影。

此后,李言历任东北公安部办公室主任、三处处长,热河省公安厅副厅长,辽宁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长,丹东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等。 

李言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1984年7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弥留之际,李言还不忘嘱咐家属:“记住,要永远为人民做好事,不但你们要这样做,还要教育你们的子女也这样做!” 

一路追寻,寻访小组透过一纸委任令揭开了李言所经历的烽火岁月和其革命的一生,大家被他坚定不移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的品质所打动。这位新中国铁路公安事业的先行者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