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从护路军到铁路公安

来源:人民公安 作者:张耀武 卢德峰 发布时间:2024-03-01 21:36:28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出生于1928年3月,1946年4月在黑龙江绥化参加北安铁路局护路队,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48年10月改编入东北铁路公安大队二中队,同年4月转到哈尔滨车站驻在所任公安员,后任干事、警士等职务,此后一直在哈尔滨铁路公安机关工作直至离休。  

从护军路到铁路公安,回想往事,历历在目。 

 

 

耄耋之年的张耀武。

参加护路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地区收复。11月1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北安正式成立,同时接收了北安铁路。12月1日,北安铁路局成立。为维护铁路治安秩序,省政府决定解散原北安铁路警备队(铁路警护团),成立北安护路队司令部,陈大凡任司令员,彭敏为副司令员。 

当时工厂倒闭,大量闲杂人员无生活出路,各自谋生,一些伪官吏人员特别是伪警护团的人还有伪国兵混进护路队。对此,彭敏和参谋长李荫芝进行集中整训整编,同时招收了部分铁路工人和学生。 

1946年4月,我在绥化参加了北安铁路局护路队,下半年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我在一团二连,团长是何庸,副团长郭金城,参谋长李荫芝,政委李清德。一团共有三个营,九个连,一连驻在呼兰,二连在绥化,三连在铁力,四连在宁年(今富裕县),五连在南岔,六连在北安,七连在小白,八连在浩良河,九连在莲江口。  

 

 

张耀武(左一)与北安护路军战友许政治(左二)、罗成发、孙功佐(右一)合影

抢修哈长线  

1947年,我由护路军一团警卫排调至二连当上士。当年夏初,我连奉命由齐齐哈尔赴哈尔滨待命,不久就接到武装抢修哈长线双城堡—陶赖昭区段的命令。此前,该段路是我军为防止国民党军入侵松花江以北自行破坏的。由于形势变化,我军由防御转为进攻,为保障大军南下,需紧急修复该线路。我连接到命令后当即赶赴现场,在既无物资又无设备的情况下,大家手抬肩扛,铺渣石、扛枕木、摆铁轨。 

我们所经之地一片凄凉,杂草丛生,水塔、站舍、桥梁、涵洞无一完整之处,修复工作相当困难。在三岔河施工时,国民党飞机两次轰炸现场,所幸无人员伤亡。经月余坚苦努力,铺轨完成,随后我们又架设通讯线路,直至完成任务。 

我连因此荣立集体二等功,被铁路局奖励一面锦旗。在该线路的终点陶赖昭车站,当地政府为我们举行慰问演出,军民联欢。  

 

 

哈尔滨车站公安驻在所检查员雷萍。

改番号   

1948年,国内形势大变,我军南下,为巩固后方、建全机构,当时的松江省政府辖各县大队抽调一个班支援我连。我连由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执法队。我们的袖章是粉红色,写有“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执法队”。不久,我连又重新划分执法队、警备队,执法队留哈尔滨站,警备队去看守桥梁、涵洞。我连排长赵福生、班长张殿文带着一个连守松花江大桥,剩余人员不足一个连,三棵树所、五常所各派去一个班,其余人员分配到哈尔滨所。我们还叫铁路执法队,胸章上面是小字“中国人民”,下面是大字“铁道公安部队”。 

1950年,我们的胸章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到各派出所的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分到警备部队的还是军人,去警备部队的同志有的去了六团的团部。虽然部队和派岀所分开,但还是统一领导,如六团团长程勇兼哈尔滨铁路公安处副处长。公安处和六团同一个大院,仅一墻之隔,中间有门,公安处走一曼街前门,六团走阿什河街后门。每个周一、周六的早操,所有铁路公安部队都集中到哈尔滨站站前广场跑步,大约有五六百人之多。1953年以后,派出所和部队才逐渐分工明确、各担其责。 

查毒品  

1949年至1953年上半年,我一直在哈尔滨站派出所(前身叫哈尔滨车站铁路公安驻在所)。所内约60人,分执法队和检查班,检查班分男班、女班,各班约十人左右。执法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候车室、站台以及货场的秩序;检查员主要负责对上、下车的旅客进行安全检查,判查可疑旅客。 

当时有两列列车是检查重点,一是从图们来的车,二是从牡丹江来的车,车上不少女性利用身体携带毒品。 

利用身体带毒品的人多半不敢喝水和吃东西,怕上厕所掉出来。我的同事雷萍对查缉此类犯罪颇有经验。她善于察言观色,看有口渴、嘴干、疲倦、眼无神等特点的人重点关注。她查获了大量毒品,被东北铁路公安局评为英模。


终审:dongyi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