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扎根特警巡警一线—— 警务站民警王少华:用贴心与责任守护居民平安
“警务站经过翻建后,功能更多了,市民办理公安业务也更加方便。”2024年1月9日,王少华在师大警务站,向记者介绍警务站的便民利民设施。
出生于1983年的王少华,现任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师大警务站教导员。2006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后,王少华脚踏实地,扎根于特警巡警一线,他政治过硬、勇挑重担、身先士卒,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
2021年4月,王少华转岗到长安公安分局师大警务站,从特警到巡警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化。“来到警务站后,与居民打交道的机会增多了,业务上对我法律知识储备要求更高了。”王少华说。为了快速进入状态,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并虚心向老民警、老师傅请教出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很快,王少华就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110民警。
警务站24小时“不打烊”,凌晨接到求助,对于王少华来说是经常事儿。“同志,你好,我手机丢了,能帮我找找吗?”2023年10月20日凌晨,王少华在警务站值班时,一名女子来到警务站求助,称晚上在路边摔倒,回家后发现手机不见了,现在打自己电话能拨通,但就是没人接电话,手机的定位是在周边县城里,自己不敢独自前去寻找。因为手机里有单位许多重要资料,丢失后对自己造成很大麻烦。接到求助后,王少华迅速调取摔倒路段的视频监控,他发现一辆汽车在手机丢失位置停车,驾驶员有一个捡拾动作,但因角度问题,无法看清车型和车牌号。经过一个多小时循线追踪,王少华和同事确定了该车可能停放的位置。在带领失主前往寻找的路上时,捡到手机的司机打来电话,称自己是网约车司机,因太困了把客人送到小区就在车上睡觉,现在已经前往市区,可以把手机还给失主。经过一晚上的不懈努力,赶在天亮之前,王少华帮女子拿回了丢失的手机。
从警多年,王少华始终坚持学无止境,他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各项能力才能更好为民服务。2023年6月,新的师大警务站在原址翻建并投入使用,站内建筑面积达149.58平方米,设有业务受理办理区、便民自助服务区、民警工作备勤区等三大功能区。面积大了、设备多了、职责增加了,王少华带领民辅警迅速熟悉新场地、学习新设备、磨合新机制。“例如,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机刚投入使用时,我们民辅警提前学习设备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市民办理时告知不要戴耳环、假发等,现在还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办理效率。”王少华说,师大警务站自助设备办理区的户籍、交管、出入境业务办理完结率96%以上,其中大部分业务的办理时间均是晚8时以后,充分发挥警务站24小时“不打烊”,随时接待群众办理公安业务的作用。
从警18年,扎根于特警巡警一线,王少华以实际行动兑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位辖区居民在需要的时候都能看见闪烁的110警灯。”王少华说。(记者 刘俊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