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邹,都要退休了,还这么拼哦!”
“嘿~那不是还有两个月呢!当了几十年警察,我习惯了!”
59岁的邹汉斌,现为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洪河派出所社区民警。时序更替,岁月鎏金,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斑白,时光在老邹脸上刻下痕迹,却带不走他始终从容慈祥的笑意。
从警41载,邹汉斌曾荣立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4次,3次荣获优秀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邹大爷可以,多理解人的!”说起老邹,同事们总是连连点头。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做起事来的老邹十分干练,从不拖泥带水。每到值班日,作为值班坐台民警的他从来都是第一个到单位,交接、整理、填写当天需要的文件和事宜。这个习惯年复一年的坚持着,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警官,警官,我电瓶车不在了!”一天清早,正在准备接班工作的老邹看到一位群众慌慌张张地冲进派出所值班大厅,着急地向前台诉说情况。处理这样的警情,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半天甚至一天,如果交给前日值班的同事,必然会影响前班同事的休息。老邹立马走过去,拍拍同事肩膀:“先把这交接了,这个警我来处理,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快速交接工作后,老邹马上向报警群众进行了询问。经过多方查找,发现是群众因为自己记错了停车地点,误以为车辆被盗。很快,老邹带领群众找到了遗忘的电瓶车。第二天,当同事再次说起这件事情表达感谢时,老邹手一挥,笑起来:“嗨呀,多大点事!”

“传帮带”历来是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警营里的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传承,承载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无限热忱,传递着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老邹作为所内最年长的民警,毫无保留将几十年的从警经验传授给今年9月才加入洪河派出所大家庭的新民警罗瑾瑜。一次,初来乍到的小罗接到一起邻里纠纷警情,双方态度强硬,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有理。缺乏调解经验的小罗面对争吵激烈的双方,劝说了半天也毫不见效。“好好说,不要吵,你们的声音二楼都能听见,声音大就能解决问题吗?”正在这时,老邹一声呵斥让双方愣了愣神,“你们来派出所是为了吵架还是解决问题?既然要解决问题,就先心平气和下来,好好说清楚!”停下争吵后,双方都拉着老邹的手臂,一个一个大吐“苦水”。听完双方的陈述,老邹很快发现了“症结”所在。经过老邹半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发现自己的“有理”变成了“无理”,为了“争口气”寸步不让反而只能激化矛盾。看到刚刚还剑拔弩张的两人,在师傅的调解下笑着握手言和,小罗意识到自己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民警,还有很多要向师傅学习。“闭门造车只能浮于表面,社区工作需要走出去,多和群众打交道,多问问群众的意见建议,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了帮助徒弟小罗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经验丰富的老邹坚持日复一日的带领着她下社区、走街道,熟悉着各种社区的工作事务,传授着日常值班执勤、出警、行政案件办理、纠纷矛盾处理等方面的流程和经验。对老邹来说,言传身教,倾囊相授是师傅的承诺;对小罗来说,虚心求教,快速成长是徒弟的誓言。

“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警察辛苦多一点,社会平安就多一点。”41年的岁月里,老邹心中最亏欠的是家人,忙碌的工作让他总是缺席家庭的团聚。“我干了一辈子,他们支持了我一辈子。”亲人无条件的支持与陪伴,让年过半百的老邹放心地坚守在基层一线,与年轻的战友们一起战斗,一同发光发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