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中国刑事警察》工作研讨会圆满结束

来源:www.ccpc.edu.cn 作者:芳菲 发布时间:2005-10-15 16:24:48 浏览次数: 【字体:
    2005年9月21日至9月25日,《中国刑事警察》杂志第13届工作研讨会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刑警学院主办、河南省公安厅承办,焦作市公安局、郑州市公安局、洛阳市公安局协办。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建中、焦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振喜、公安部刑侦局助理巡视员杨东、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刘文、中国刑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金玉学等。

  会上,焦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振喜同志和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建中同志分别致欢迎词。公安部刑侦局助理巡视员杨东同志代表五局讲话,杨东首先代表何挺局长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河南省公安厅焦作市公安局表示感谢。杨东说《中国刑事警察》杂志是很好的交流平台,杂志在16年的风雨中茁壮成长,在理论研究、信息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目前公安业务类刊物中最好的业务刊物之一,拥有广大的读者群。2002年白景富副部长视察中国刑警学院时,专门去编辑部了解情况,看望编辑人员,指示要办好刊物,有些指示甚至是很具体的,现在的刊物封面每期刊登刑侦专家就是白部长当时定下的。张新枫副部长近期委托五局专门召集编辑部人员研究杂志的发展建设。为办好杂志,刑警学院、编辑部想了许多办法,年会已经开了13届,参加的人员越来越多,与实战结合越来越紧密,刊物需要全国的支持,刊物代表部里的思路、部里的声音、部里的想法,要贯彻到基层刑警中去。希望《中国刑事警察》杂志不断学习创新,不断精益求精提高杂志水平。杨东同志还介绍了近期刑侦工作的任务和下一步刑侦工作的重点。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刘文同志在会上也讲了话,他说,杂志16岁了,已经成长为青松,进入成熟期了。质量、内容、版面都说明了这一点,杂志受到了各方面的赞赏,为刑事侦查系统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发挥了四方面的作用:一是传达部里信息。二是为刑侦经验交流、总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是每期必看。三是为刑侦科研搭建了一个平台。四是为传播侦查基本知识提高侦查人员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杂志时间愈长愈宝贵。我们要珍惜这个杂志,要支持爱护他们,大家共同关心他们,提高办刊的质量,扩大杂志发行量,经费就有保障,就是对杂志的支持。我对杂志提的希望是,第一,要三贴近:一要贴近实战,提高实战水平,二要贴近基层侦查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三要贴近刑侦战线领导层,成为他们的好帮手。第二,要和业务局经常定期联系,建议将反恐、经侦、禁毒等业务局的工作纳入刊物的内容。第三,记者通讯员队伍要再广泛一些,包括经侦、禁毒要给任务,年会邀请特约通讯员,表彰、奖励他们。我不赞成大刑侦格局,但我赞成大刑侦体系,刊物要为大刑侦体系服务。

  副院长金玉学在会上就《中国刑事警察》2005年的工作情况,向各位代表作工作报告。他指出,《中国刑事警察》作为刑侦工作经验有效的传播媒体,我们一如既往围绕公安部五局的中心工作,尽刊物所能认真研究当前刑事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刑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动刑侦改革的完善和深化。刊物结合实战加强对刑侦基础工作机制的研究,凡有利于加强刑侦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打击犯罪力度、有利于促进严格执法办案的原则的事我们就不遗余力地去做。我们对命案必破、打黑除恶、全国打击盗抢汽车犯罪专项斗争、全国抓捕在逃人员专项行动、侦破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以及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给予了全面的报道,对刑警岗位练兵、专业培训的典型经验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金院长说,为办好杂志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改变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杂志的办刊方向,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及其在警界的认可度。

  二、要强化杂志的业务指导特色,大力宣传指导业务工作,倡导学术研究和创新,促进刑事侦查的新成果、新经验、新典型的推广。毫无疑问,要办好期刊杂志,需要三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

  第一,公安部主管以及相关部门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利用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把握刊物的主导方向,宣传刊物的作用和地位;积极准确及时地向编辑部提供有关刑事侦查方面的信息,使刊物能够在信息的时效性、权威性方面占有优势地位;主管部门在办刊经费上也要多给予支持。

  第二,充分发挥杂志编委会及各位编委所在单位的作用。各位编委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杂志发展与壮大的工作中。各位编委同时兼有两种角色,除了对本单位或部门的生存发展有一定的责任义务外,作为《中国刑事警察》杂志的编委,还对杂志的生存发展、刊物的质量、知名度和认可度等负有一定的责任。

  第三,充分发挥杂志所服务的对象群体的作用。要利用服务对象,即杂志所面对的广大民警读者群体,同时为他们提供包括学术力量、增加信息来源以及获取经济利益等方面的服务。《中国刑事警察》杂志不同于新闻报刊,也不同于文学杂志,她的读者群体较小,读者面较窄。鉴于此,更应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力量。我们的期刊杂志必须与读者队伍或读者所在的单位或关注本杂志和公安事业的企业单位建立一种联合体,加强沟通,使杂志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和信息来源,使合作者获得更多的宣传广告效益,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

  大会安排了六个单位的代表发言,河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李法政以“着力构建六大趋势, 努力践行命案必破,河南省公安机关开展命案侦破攻坚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介绍了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发案大省,近年来为实现“命案必破”的目标,坚决贯彻厅党委确定的“打基础、树形象,上台阶,确保全省社会大局稳定,创建平安河南”的总体思路,建立命案侦破工作机制,践行命案必破,开展命案攻坚的做法和经验。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文政成同志以“龙江‘打黑第一案’的侦办经验及启示”为题,介绍了黑龙江省自开展打黑除恶工作以来最为典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此案涉及人员之多,涉罪种类之多,作案数量之多,为恶时间之长,涉黑资产之巨,全国罕见。焦作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绍政同志代表焦作市公安局介绍了他们大力加强刑事侦查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进刑侦工作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吉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大队长赵立民同志代表作者岳忠田局长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了吉林市“8?26”系列杀害更夫抢劫金库案件的侦破过程并对这一团伙的活动规律、作案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从中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湖北襄樊市刑警支队长王豪同志介绍了襄樊市完善命案防控机制建设,明确命案侦防工作责任,命案侦破迈向“两降一升”目标的实践。

  这些发言从几个侧面反映了刑侦工作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其发言的内容得到了公安部五局及与会代表的赞同和赞赏。大会在河南省公安厅及焦作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刑事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