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三寸之舌”能否化解“以暴制暴”

来源:东北网 作者:天石/天籁 发布时间:2005-10-04 16:32:06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个“劫匪”用枪抵住了“人质”的头部,歇斯底里地大喊:“别过来!谁也别过来!再动我就开枪了。”此时,一名身着便装的专业谈判人员出现,“我不是警察,我没枪,我不会伤害你,我只想和你心平气和地谈谈……”这一欧美和港台的警匪片中常见的惊险场景就发生在哈尔滨市人民警察学校里。

  这不是真的劫持人质案件,只是梅青正在给他的学员教授“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专业课的一个场面。梅青从警10年有余。他除了在警校当老师外,还打过赌博、抓过逃犯,在公安局的几个部门都锻炼过。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职业——谈判专家!

  老将新职:生死系于唇齿之间的责任

  2004年10月,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专门从事反劫制暴战术谈判研究的高锋教授,在全国10个省市的警察队伍中选拔出37人,组织我国首批“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高级研修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警察学校公安业务教研室主任梅青经过笔试、面试后入选。

  作为我国首批培训合格的警界谈判人员、黑龙江省唯一受过专训的反劫制暴谈判专家,梅青正在把他的全部精力用于此类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哈尔滨市一线民警的相关培训开始于今年5月,目前接受过培训的警察已经有40多人。

  梅青介绍,一旦发生劫持人质、引爆自杀或是跳楼轻生等突发事件,最先到达现场的是当地的派出所民警和刑警,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说错一句话都可能刺激到当事人的敏感神经,造成恶劣后果。对于一线民警的“劫持人质案件现场前期处置”的培训,并不是要将所有警员都培养成谈判专家,主要是让一线的民警都掌握一些反劫制暴谈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在谈判专家到来之前,能够临时掌控局面,避免局势恶化,伤及人质。当然,具体的和平解救人质过程还需要专业谈判人员进行。

  据了解,除普及型的“劫持人质案件现场前期处置”培训外,哈尔滨警方已初步设置了培养专业谈判人员的规划。哈尔滨市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设置3到5人组成的专职谈判专家组,各区刑警队设一名专兼职谈判专业人员。

  谈到一个合格的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梅青认为,首先他必须是一个至少5年以上警龄的从警人员,懂得警察的业务理论知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擒拿格斗、抓捕等警务技能;此外他必须是超出常人的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梅青说,众所周知,劫持案件现场充满紧张气氛,谈判专家要与劫匪近距离接触,其心理压力要大于一般的警员,来自劫持者的压力也是相当巨大的,因为此前谈判人员不知道其背景、其目的、其是否精神正常,谈判人员必须以轻松的表情面对劫持者,有时还要承受来自劫持者的谩骂和行为上攻击,谈判人员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和发达的语言中枢,以及临危不惧的应变能力。

  反劫制暴谈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谈判,它是一场生与死的谈判和较量。谈判专家要为调集警力赢得时间,控制劫持者或制暴人应激情绪,最终化解危机。这是一个生死系于唇齿之间的职业。

  长春之痛:中国人质劫持事件的分水岭

  2004年7月7日,吉林省长春市街头发生劫持人质案件,歹徒在一辆轿车内“用将到”放在人质的脖子上。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僵持了近三个小时后,在警方开枪击毙劫匪,但人质也随之被劫匪杀害。

  长春市警方在此次事件中虽然不遗余力地与劫匪进行了谈判解救,并试图用公安人员换下人质,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人感到遗憾。对于警方的解救工作,不仅人质家属提出质疑,也引来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而在这些话题中,没有专业的谈判专家在现场进行谈判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有关专家认为,长春市警方频繁地变换谈判人员,给劫持者带来心理适应上的困难,进而无法将谈判深入到劫匪的内心中去,更无法走进其灵魂的底层。劫持者明显对我们的谈判反感,加之谈判人员的风格和对方的风格不对路,致使谈判失误带来了整个环节的突变和劫匪情绪的烦乱。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高峰说,如果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一般要让一个谈判人员将谈判进行到底,保持劫持者对谈判风格适应和谈判心理状态的一致性,尽快地达到一种情感、人格和语言的认同。绑匪劫持了人质,我们的反劫持谈判就是为了解救人质,如果人质被劫持了,不管什么理由和情况下,人质出现了死亡,就标志着这一次反劫持谈判的失败。

  梅青认为,对于劫持人质的事件,是否有谈判人员参与,其结果是有着根本的不同。谈判可以有效地缓和劫持现场上的紧张局面。谈判人员不着警装,不带枪支,在荷枪实弹的现场,可以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这种缓和不仅是针对劫匪,对警方也有作用,然后谈判人员可以为双方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

  据了解,国际上在反劫持谈判领域做得最好的国家是德国和美国。德国在一系列惨案发生之后,原西德政府痛定思痛,从1974年开始,由政府介入,自上而下地开始了反劫持谈判专家队伍的建设。目前,德国不仅成立了国家级的危机干预小组,在每个州都有警察谈判专家。美国的反劫持谈判工作是在1978年以后才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的发展道路。据统计,美国和平解决人质危机的比率达到了93.7%,德国达到了91.2%。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此方面也有着大量成功的经验。

  长春“7·7”劫持人质事件被我国首席反劫持谈判专家高锋认为是“中国人质劫持事件的分水岭”。在此之后,专业谈判专家的培养工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在此类事件中没有专业谈判专家的历史随之结束。

  生命至上:从“以暴制暴”到谈判解决

  2004年从6月到8月的两个多月中,全国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有十几起。国际上暴力恐怖人质危机愈演愈烈,最为惨烈的一幕是发生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的人质危机,366名人质死亡、700多人受伤的结局。

  我国诞生首批“反劫制暴”谈判专家表明,公安部门一直以来强硬的态度在改变,并且已经有了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意识。面对社会性的劫持和暴力恐怖,谈判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它毕竟提供了更理性、更人性化的解决问题的可能,但我国警方目前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尚缺乏经验。

  梅青等人接受的谈判训练是中国独创的近距离谈判,这与美、德等国有明显的区别,欧美的相关谈判都是远距离谈判。“近距离谈判看似危险,实际上不危险。”梅青说,“近距离可以反映出谈判者的一种诚意。劫持者劫持人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谈判者走近劫持者是满足他们的目的,他们是欢迎的;近距离谈判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对方的情绪,便于进行最好的交流;执行近距离谈判任务的谈判人员是绝对禁止穿制服、携带武器的,这样会减轻劫持者的心理压力。”

  梅青介绍,如果劫匪是个精神正常的人,那么他劫持人质就有其目的性,人质只是他实现目的的工具,他的本意是无意加害人质的。既然就目的性,那么他就要让警方知道,谈判人员可以做一个沟通的使者;最终谈判人员要达到的目的是和平解救人质,尽量避免警方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据介绍,谈判专家在谈判时要做到三个“没有”:脸上没有蔑视;口中没有否认,多少条件都可以谈;动作没有威慑。据了解目前中国谈判人员,包括非专业的谈判者,受到劫持者攻击的记录为零。梅青笑称:“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嘛。”

  这种近距离谈判的首创者是我国首席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专家高锋教授,他应邀将于明年赴美参加每年一度的世界谈判大会,并在会上做近距离谈判的报告。

  梅青说,其实谈判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和平解救人质,而且要在成功谈判解救人质的同时,成功挽救劫持者的生命。因为一旦警方采取了暴力手段,那么劫持者通常会是死路一条。成功的谈判也可挽救人质心理。试想如果警方开枪毙劫犯,那么与其几乎是零距离的人质会是什么样,血可能溅在其脸上,劫犯可能死在其身上,那种刺激会导致人质的终身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

  目前,我国已有80多人走上了全国各地的“反劫制暴”谈判的岗位。梅青介绍说,在暴力事件上选择了谈判,就说明我国正在尽量避免“以暴制暴”,并试图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暴力事件。我国发展“反劫制暴战术谈判”,其目的就是以和平解放人质。生命至上是反劫制暴谈判的根本理念。成功的谈判是对劫持者生命的挽救,是对人质心理的挽救,这就是生命至上,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以暴制暴|谈判专家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