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广东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扫描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陈嘉 发布时间:2005-09-24 09:38:29 浏览次数: 【字体:

广东省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宣传栏

电话咨询

当面辅导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除了常人的情绪困扰,他们还要承担大大超过一般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也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如何缓解警察的心理压力?广东省公安厅尝试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依托专业力量,于2002年9月16日成立了以“关爱民警健康,呵护民警心灵”为宗旨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得到了广大民警的欢迎和信任。

  公安民警的心灵更需要精心呵护

   警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除了常人的情绪困扰,他们还要承担大大超过一般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长期高风险、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严格的纪律约束,与形形色色违法犯罪分子打交道的不良心理刺激等,都会对警察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2002年初,广东省公安厅聘请了一批资深专家教授组成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专家顾问组,开展了“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课题研究。这项课题研究历时九个多月,涵盖全省21个地级市的三万多名民警。结果显示,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属于正常水平,处置突发事件、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高于普通人群,人格正常或优于一般人,但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有近三成民警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焦虑和抑郁程度偏高。请看几个特殊的个案:

  ———我是一名刑警,流血流汗本应是常事,早就习惯了。可是前不久,我亲眼看到一个战友在执行任务中倒下了,从此就忘不了这一情景。那个血淋淋的场面,伴随着内心深处的悲伤,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前天晚上,我所在的交警中队管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铺大客车与一辆超载的大货车迎面碰撞,客车的一侧被货车挤扁,当场死亡12人,20多人受伤。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刻惊呆了:在昏暗的路灯下,伤者的呻吟悲鸣响成一片,血迹斑斑的车辆残骸上挂着断肢和血肉模糊的尸块。客车尾部有一些死者,他们双目圆睁,身体变了形。处理完现场回来后,我始终无法将这惨不忍睹的一幕从脑海中驱除,差不多40个小时过去了,我水米未进,吃了安眠药仍无法入睡。我不知道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

  ———前不久,我所在的地区发生一起绑架案件,歹徒身上绑了炸药,劫持了一名商人的小孩,躲在一幢房子里与警方对峙。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事发闹市区,周围有大批群众围观,还有媒体记者现场报道。上级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保证人质安全。在与歹徒周旋了一整天无效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情绪波动的歹徒伤害人质,我下达了强攻命令。当时,我的精神压力达到了极限,如果稍有不慎,哪个环节出现一丁点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终于,我们击毙了歹徒,安全解救出人质。但这些天过去了,我始终无法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精神不能集中。我该怎么办?

  维护广大民警的心理健康,不仅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共识,而且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多次就保护民警身心健康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梁国聚多次过问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2002年,在广东省公安厅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省厅政治部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的专业力量,成立了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2004年4月2日,梁国聚来到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座谈,了解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对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出殷切期望。

  中心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广东省公安厅党委不断完善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加大在软件、硬件方面的投入。2002年开通心理健康服务电话系统时,省厅一次性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开发了八进两出的心理咨询电话系统,去年起又将电话改为800免费电话,使民警及其家属拨打心理健康服务电话时无需付费。为保证服务中心的办公场地,2002年上半年,省厅党委在省厅家属生活区内专门划拨了46平方米用房作为电话咨询场地和面谈辅导用房,今年上半年,在厅机关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又专门拨出一幢总面积460平方米的办公楼供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使用。

  三年来,广东省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熟和完善,并在全国公安机关中创下多个“第一”:首次以网络形式开展民警心理健康服务,首个面向民警的心理咨询电子邮箱和民警心理健康辅导网站;首次依托高等院校专业力量成立民警心理健康专家顾问组的省级公安机关;首次组织心理学专家教授在全省范围内巡回开展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首个面向全省公安民警及家属的免费直拨心理咨询电话。且让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具体工作:

  ——倾心打造服务平台。2002年9月16日,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挂牌,通过开办网站、网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面谈服务等多种形式为民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2003年6月,在广东公安综合信息网上设立了国内首个面向民警的心理健康辅导网站,宣传介绍心理健康知识。2003年1月,开设了民警心理咨询电子邮箱,接受民警的网上咨询。民警通过电子邮箱发来信件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一一回复。2002年9月16日开通了心理咨询电话,采用专家值班、定时开放的方式运作,开放时间起初为每周3次6小时,后增加到每周7次18小时。从去年1月起,接受有需要的民警的预约面谈,至今已为民警进行面谈辅导28次。

  ——着力建设专业力量。中心专门从高校招收了三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员,专职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同时,省厅聘请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莫雷等六位教授(其中四位为博士生导师)、两位副教授组成“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专家顾问组”,指导和帮助开展有关工作。为进一步壮大力量、扩充资源,2003年下半年,中心又从广东省警官学院聘请了两位熟悉警队文化及现状、长期研究心理学的副教授作为民警心理咨询电话的专职值班专家。

  ——精心举办巡回辅导。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多次组织专家到基层公安机关作专题辅导报告,几年来先后举办各类专题辅导报告会38场次,听众四万多人。目前,中心正开展以“沟通心灵、舒缓压力”为主题的关爱民警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邀请专家到治安问题较多、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基层公安机关和一线警种、单位进行巡回辅导。辅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创新,采用专题知识讲座、互动式团体辅导、预约专家单独面谈等形式与民警进行交流,效果很好,深受民警欢迎。

  ——努力构建工作网络。为拓展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增强工作主动性,中心在全省公安机关确定了167名民警先后进行两次集中培训,聘任为省厅心理健康兼职联络员。在培训中,中心聘请两位香港高级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及“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专家顾问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专家教授,为他们讲授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基本技巧》《放松疗法》以及《香港警察的心理服务机制》《朋辈辅导的主要方法》《突发事件的应激心理调适》等相关课程,帮助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服务工作方法。在为全省每个市、县公安机关培养一名兼职心理咨询联络员的基础上,中心制定了兼职心理咨询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从而初步建立起了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

  ——大力推广心理常识。2004年,省厅针对民警常见心理问题,编写出版了《开启心灵的钥匙——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小常识》一书。省厅还先后印制了三款民警心理服务宣传卡,发至全省民警人手一份,共计派发45万份。同时,多次以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全省民警广泛宣传心理健康常识。此外,从去年4月1日起,中心在内部刊物《广东公安》上创办了“民警心理健康辅导”专栏,不定期地刊登民警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目前已刊出专栏43期。

  为实战服务,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民警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手段,根本目标在于提高警队的整体素质,增强公安机关的“四个能力”。广东省公安厅把心理健康服务放在队伍建设的大局之中来认识,与业务工作以及队伍建设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建立了危机干预机制,不断为基层提供服务,为实战提供服务。主要的举措有:

  ——民警开枪后强制会见。向犯罪嫌疑人开枪射击,击伤或击毙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在民警心中产生极为强烈的“应激反应”。省公安厅规定:民警在开枪射击后,必须在48小时内接受心理辅导,减轻因开枪射击可能造成伤亡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今年1月中旬,某市派出所两名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依法开枪击伤一名犯罪嫌疑人,当日,该市公安局即派出两名兼职心理咨询联络员为他们进行面谈心理咨询。其中一名民警经历开枪事件后出现睡眠障碍,经过辅导,该民警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

  ——经历惊险、恐怖、紧急或冲击性事件后为民警进行辅导。与亡命之徒贴身肉搏,目睹同事受伤或牺牲,经历各种生死悬于一线的惊险场景,处置特殊危急事件,这些都是民警工作的组成部分。在经历这些事件后,民警可能会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特别为民警提供了放松训练、自我宣泄、自我暗示等简单易行的方法,减轻事件对他们精神状态、工作情绪及工作效率等方面所构成的负面影响。今年7月,某市发生一起群众受不法分子煽动阻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事件。当地民警在维持现场秩序时,遭受不明真相群众的谩骂和不法分子的殴打,受了很多委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烦躁、失眠等身心不适症状。对此,中心专门派出专家,为参与执行任务的100多名基层民警进行心理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制度。公安民警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如果心理健康状况发生问题,可能会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对此,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立了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制度,如果发现咨询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有自杀意图或可能对他人构成危险,立即运用专业方法评估咨询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措施尽量减低咨询人危及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性,帮助咨询人找准症结,走出阴影,恢复心理健康。今年6月,一位民警家属因家庭事务与丈夫吵架,一气之下用硬物砸伤丈夫的头,直到警察到场劝解后丈夫才被送医院治疗。当晚,该家属即致电民警心理咨询电话,询问是否应该到医院看望丈夫。次日晚,她再次来电说,“居然对自己的丈夫下如此重手,我这种人活在世上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现在正站在我家这栋楼的楼顶上,你说我是不是跳下去更好些?”咨询员与该家属耐心细致地沟通,深入分析其心理现状,认真探讨解决目前问题的各种方法,使其心态渐渐趋于平缓,随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该家属回到家后,接连三次致电民警心理咨询电话报平安。

  爱警护警,架起真情互动的桥梁

   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关爱民警健康,呵护民警心灵”的宗旨,热情、细致地为广大民警服务,并切实遵循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性原则,从人员录用、场地选定、工作体制、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确保了这项工作的专业性,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民警的个人隐私。

  同时,中心不断拓宽服务范围,除了广大民警,还积极主动地为民警家属提供服务。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从优待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广大民警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倾诉心声的平台,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中架起了一座真情互动的桥梁。不少民警从阅读报纸专栏或浏览网站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到试着发邮件咨询问题,再到通过咨询电话直接与专家联系,很多民警成为心理服务中心的老朋友和“长期客户”,有的进而直接联系面谈,使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警队中较好地推广开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心理咨询电话共开通660次1529.5小时,接入来电7646个;心理咨询电子邮箱共收到邮件2589封;民警心理辅导网站共发表文章1074篇,访问量达到56万人次,已经使40多名民警走出心理阴影。

  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帮助民警及其家属及时化解了一批心理方面的现实问题。去年5月,咨询邮箱收到一名女警发来的电子邮件。该女警称,两年前的一个深夜,她奉命陪同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同事家属到殡仪馆参加同事葬礼,随后一直害怕听到或看到与交通事故、死亡有关的事物,不敢看书看报,无法控制自己惊慌失措、整夜失眠的情况,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中心工作人员马上作出相应的解答,并在网站上作了公开回复。一个月后,该女警所在单位函请中心为这名女警进行面谈辅导。专家在做了充分准备并征得该女警的同意后,在其住宅附近一家宾馆的房间里与她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取得了她的信任。之后半年中,又应约为她进行了九次面谈辅导,使她逐渐消除了恐惧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等症状表现。现在,她确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恢复正常心态,自我感觉很好。该女警的丈夫(同为民警)专门打电话给中心表示感谢,称妻子以前天天失眠,消瘦得很厉害,现在她吃得香、睡得熟,精神面貌大为好转,全家人都舒了一口气。

  今年上半年,一对夫妻要求到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就婚姻家庭问题接受心理咨询面谈。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与夫妻两人沟通,面谈从下午3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半。经过连续四个小时的面谈,夫妻两人从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倾诉自己内心的不满,到尝试自我反省、重新审视对方的优点,再到思考自己为经营好婚姻所能做的努力和改进,情绪明显好转,夫妻双方满意而归。

  广大民警对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给予盛赞,中心先后收到肯定和表扬类的电子邮件588封。一位民警说:“跟你们说说心里话,我真的好受了很多、轻松了很多,工作还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我会调整好自己,让自己过得充实。”另一位民警写道:“你们的回复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同事们都说原来的我又回来了,依旧活泼开朗。”还有民警称赞道:“跟你们交谈像跟自己的妈妈说话那样亲切、那样无拘无束。”

  采访后记 治警不能忽视心理健康

   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警察的心理存在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将产生潜在危机。专家认为,许多警察犯法案例其实是心理疾病在作祟,如果警察带着心理障碍工作,必将反映到其执法工作中,“冷、硬、横”工作态度、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冲动时乱开枪等违纪违规行为就会时常发生,甚至因心理疾病导致事业心动摇,对理想和职业的冷漠等。警察更需要“心灵鸡汤”的疏导、滋养,这个特殊群体最需要心灵的呵护和心理支持。

  如何建立一个警察心理健康支援体系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近年来,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重视起来。为了缓解民警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他们纷纷建立民警心理咨询站,开展民警心理咨询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民警的欢迎。公安部曾多次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切实把关心、爱护民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尝试,逐步建立起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医疗制度,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公安部还将于今年对全国170万名警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普查,50位心理专家还将制订全国民警心理健康标准——《警察心理健康常模》,新警察录用和公安院校招生中将增加心理素质测试,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员原则上将不得录用。

  就在本文发稿之际,记者欣闻:公安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与目标,认真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健全公安民警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机制,开展民警心理健康训练,确保公安民警始终保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心理健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