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排爆警察杨顺心:生死边缘行走20余次



中新网柳州10月18日电 题:排爆警察杨顺心 生死边缘行走20余次
——记广西第二届“最美警察”候选人、柳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排爆中队队长杨顺心
作者 周潇男
当“排爆”这一触目惊心的字眼和“警察”叠加在一起时,选择这一职业不仅意味着奉献和付出,更意味着流血甚至牺牲。对这一点,广西柳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排爆中队队长杨顺心比任何人都清楚。从事特警工作7年多,他经常面对死神威胁,始终战斗在安检排爆一线,被誉为“生死线上的排爆能手”。
从警7年来,杨顺心共排除、先后参与处置各类涉爆现场20余次,执行各类大型活动的安检防爆任务200余次,销毁各类废旧炮弹、手榴弹、雷管100余枚、炸药920公斤。他多次高标准圆满完成广西八桂反恐演习任务,连续4年被评为柳州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全区反恐维稳先进个人,今年荣立个人二等功。
转业主动申请当排爆手
2009年,杨顺心脱下军装进入警营,当时正值柳州市特警支队遴选排爆手,对于这个要与死神共舞的岗位,大多数人都避之不急,可杨顺心却自告奋勇请求担任排爆手。
对此,杨顺心表示,面对恐怖活动日益猖獗,觉得做一名排爆警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就选择了当一名排爆手。
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杨顺心笑称自己有“制服情结”。衣服变了,但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当一名好警察,为民除害保平安”是杨顺心从警后的职业梦想。
刻苦钻研排爆知识
杨顺心原来在防化部队所从事的专业,虽然也经常接触爆炸物,可对于排爆却是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为了胜任这项工作,杨顺心开始从头学习各项排爆技能。
以电路知识为例,杨顺心从认识电阻、电容开始自学。在完成每天的散打、全副武装3公里跑等高强度训练后,他还加班恶补电路知识。
掌握一定的电路知识后,杨顺心开始拆电器,耳机、CD机、笔记本电脑。妻子埋怨杨顺心整天与网购回来的“电器尸体”相伴,业余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对此,杨顺心就耐心解释,争取妻子的理解。每天晚上妻子和女儿入睡后,就是他用废旧电器训练的最佳时段。他将每一次拆修电器,都当成一次拆弹排爆。就像他教育女儿的那样:“把每一天的作业都当成考试,才能在考试时把试卷当成作业。”
他说,不法之徒可能利用废旧电器来制作爆炸装置,所以在拆装电器时,要把它们当成一个个炸弹来小心对付,这样才能锻炼出过硬的实战心理素质。
7年来,杨顺心先后学习了《 爆炸物处置技术》、《防爆人员安全检查概论》、《防爆技术》等,并结合实际,写下厚厚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凭借对业务知识的无限渴求和学习上的钻劲、狠劲和韧劲,他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排爆技能,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专业通”的华丽转身。他撰写的文章多次在专业排爆技术刊物上发表,并在各类安检排爆工作中实现“零事故”、“零差错”。
杨顺心知道,这与他在部队时的岗位一样,随时可能要面对特别危险的状况,处置时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直面死亡 每次都选择冲锋在前
每一名从事排爆工作的特警队员都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涉爆案件发生时,去还是不去?剪除爆炸装置引线时,应该选择哪根导线?每个选择都可能直面死亡,有去无回,但杨顺心每次都选择冲锋在前。
2015年9月30日,柳州某县城发生一起多点爆炸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杨顺心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连续七天七夜奋战在已经发生和还没发生爆炸的案件现场,手工拆除2个已连接好导线、定好启爆时间的爆炸装置,排查可疑包裹百余个,排除转移炸药上百公斤。
10月1日20时30分,刚从爆炸现场执行完搜爆任务的杨顺心正打开盒饭准备吃晚餐,对讲机突然传来上级指令,要求他立即与队友赶赴另一个可疑涉爆现场展开搜爆工作。警情就是命令!杨顺心扔下盒饭,驱车直奔现场。
抵达现场,杨顺心马不停蹄拿起仪器四处搜索,独自穿行在人员已全部疏散的居民楼。寂静的民房里,杨顺心手中的搜爆仪器突然传出急促的报警声。有炸药!杨顺心没有慌乱,凭借对仪器性能的熟悉,准确找到藏匿炸药的柜子。打开柜子,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柜子里一个已经装好雷管、设定好启爆时间的爆炸装置连接着一大包炸药。
爆炸装置定时器上数字的跳动,让人心跳加速,身处房间的人产生了强烈的窒息感。杨顺心深呼一口气,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距离启爆尚有一段时间的准确判断,迅速拟定排除方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现场气氛异常紧张。杨顺心依然镇定自若,操控排爆机器人拆除爆炸装置。爆炸装置的雷管、微电脑时控开关和炸药,在杨顺心娴熟的操作下一一分离。10月2日2时许,这一处涉爆险情成功化解。
在这次排爆任务中,杨顺心亲手拆除两个定时爆炸装置,排查可疑包裹100多个。他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
杨顺心表示,这次任务连续执行了七天,连贴身衣物都没换。虽然很辛苦,但是作为一名排爆手,当时那种场景义不容辞,必须得上,没有退后的余地,没有代价可言,没有条件可讲,必须百分之百把它处理好,危险谁都知道,但是有危险也得上,作为一名排爆手,没有退路。
这起案子只是杨顺心排爆工作的一个缩影,他还有很多很多不为人所知的艰辛和付出。作为一名排爆警察,每当有涉爆案件,办案单位首先会想到杨顺心。这些年来,他和同事们先后参与处置各类涉爆现场20余次,执行各类大型活动的安检防爆任务200余次,销毁各类废旧炮弹、手榴弹、雷管100余枚、炸药920公斤。
能文能武一警多能
在上述排爆任务中,门后可能藏有爆炸物的柜门、车门,无法请锁匠开锁,杨顺心平时练就的开锁技艺就派上了用场。
杨顺心是在从警一年后开始练习开锁的,先是从网上学习锁具的构造和开锁的基本原理,然后自己加工开锁工具。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他会虚心向结识的锁匠请教。锁匠们发现这个民警如此好学,也都愿意指点。
杨顺心陆续掌握了近百种汽车锁和民用锁的开启技术,多次利用这门技术协助破案。有了一技之长,杨顺心成为警队的红人。同事的风扇坏了找他、网络有问题了找他、车钥匙锁在车里了找他。
从警以来,杨顺心打开的各种锁有上百把。同事们在执行抓捕等任务时,常常请他帮忙开锁。
杨顺心还写得一手好字。他说,拆修电器时把废旧电器当成炸弹,心里的那根弦都绷得紧紧的,总要找一个途径来释放。读书和练字,就是舒缓紧张情绪的方式。
他坚持练习毛笔书法6年,所写的楹联作品曾在柳州市公安局的书画摄影作品展中获奖。临近春节,他还深入社区,为居民们义务写春联。居民听说这个能写一手好字的警察还是一个排爆能手,忍不住赞叹:“真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好特警。”
无悔的选择 排爆是最自豪的事业
“琐碎”、“劳碌”、“责任重大”,杨顺心用这几个词形容他的工作。作为排爆警察,他的工作是排查危险物品。从田间地头到摩天大楼,从居民小区到工厂学校,他和同事们要找到遗失的爆炸物,要例行检查登记确保各种危险气体、部件都在规定的地方。
有地方发生煤气爆炸,杨顺心要第一时间赶去,有人从工地挖出抗战时期的炮弹,杨顺心要第一时间赶去;有人在禁放区域放炮,杨顺心也要第一时间赶去阻止。
“这份工作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感觉到自己很普通却很重要。”杨顺心说,平时和妻子很少谈论工作问题,从来不主动跟她讲工作,妻子偶尔问起,基本上也是一语带过了。
杨顺心称,排爆工作对于一般人来讲觉得挺危险,但是危险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里面,他喜欢这种挑战性的。
“每次出警,我都不敢有丝毫大意懈怠。我知道,疏忽大意要付出的,将是生命的代价。能够平安圆满完成任务归来,是我最大的愿望。排爆或许不是最好的工作,却是我无悔的选择,也是我最值得骄傲自豪的事业。”他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