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维和警察在海地 英勇不辱使命树良好国家形象
在海地执行任务的广东维和警察整装出发
出警救治当地儿童
拜会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
南方网讯 今年4月中旬,中国政府向海地派驻了第二批维和警察防暴队,这是首次由一个省(广东省)单独组建的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到达海地的两个月时间中,防暴队共出动警力2316人次,车辆435台次,执行专项维和任务21次,成功救助当地群众7人,在海地树立了中国维和警察英勇善战、热情友好的良好形象,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异国生活:与炎热、暴雨、蚊虫的持久斗争
炎热、暴雨、蚊虫,简陋的营房,拥挤而凌乱的城市,当踏上海地的土地时,防暴队员们首先要学会在这艰苦的环境中生活。
防暴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营地是用一座废弃仓库改建而成,条件十分简陋。在大部队进驻的第二天(海地时间4月19日)晚上,一场暴雨不期而至,营房顶部多处出现渗漏,仓库、枪库、以及厨房内的物资均面临水浸危险。在队领导的带领下,所有队员紧急出动,采用人手传递的方式,迅速将物资一件件转移到安全地点,并用抽水机泵、脸盆、水桶奋力将库房内的积水清除到户外。几小时过去了,除小部分食品、药品遭浸泡受损外,大部分物资得以安全保存。队员们说,这是防暴队到达海地经历的第一场战斗,没想到对手并非非法武装分子,而是恶劣的天气。
太子港的街道以山路居多,道路交通管理秩序有待完善,防暴队的装甲车每次外出执行任务,到达执勤地点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海地气候炎热,四、五月时,中午温度已近40度,套着防弹衣,扛着95式自动步枪,带上厚重的钢盔,全身装备超过40斤,巡逻、执勤时不到几分钟便已汗流浃背,在闷热的装甲车内更是汗流如注。到达海地后不久,绝大部分队员都理了短发,以保证头部快速散热,防止中暑。
海地的蚊子出奇的多,打蚊子是队员们每晚的“必修课”,每个人都会拿着蚊拍、扇子、纸板甚至是书本来对付这群特殊的“敌人”,往往是队员们拿起电蚊拍随便一挥,一阵火光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已有十来个蚊子被电成灰炽。每晚睡觉前,大家都要对蚊帐里进行一次彻底的“清剿”,如果一不小心留下一两个“漏网之鱼”,第二天肯定要被叮起一个紫红色的“大包”,奇痒难忍。执勤时,每个队员都会带“蚊怕水”、风油精和花露水,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尽管条件艰苦,乐观的防暴队员们仍积极地动手改造环境,使营地变成一个温馨的家。4月19日的第一场暴雨过后,后勤分队队员及时地对屋顶进行修补,挖水沟、铺管线,对营区的排水系统进行了疏通和全面改造。当暴雨再次来袭时,新的排水系统畅通无阻,营区安然无恙。为了解决吃青菜难的问题,后勤分队动用挖土机、叉车等装备,腾出了面积近一亩三分的空地用于青菜的种植,全体队员们都学习南泥湾精神,积极自行种植蔬菜。现在,队员们经常都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了。经过后勤分队的努力,营区垃圾场搬迁、营区晾衣棚、洗手间遮阳棚、哨位警示牌、汽车减速带的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营区的面貌焕然一新。防暴队的队医每日都要对进行防暴队营地周边环境及营地内部环境的消毒、灭蚊蝇及杀虫工作,并为队员讲解有关防暑、防热带病知识,现在,队员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的生活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执行任务:勇气与实力使队员不辱使命
凭着自身过硬的警务技能和在国内的强化训练,凭着祖国赋予的巨大勇气,维和警察防暴队员们在进驻的两个月时间中,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海地稳定支助团(以下简称联海团)布置的维和任务,在动荡的海地经受住了考验。
海地时间4月18日23点30分,防暴队按照联海团的计划和部署,经过事前周密的勘查准备,由二分队队长刘大海带领13名同志首次离开营地,分乘2辆装甲运兵车前往太阳城地区联合国定点哨位,与秘鲁和巴西维和部队一起联合执行勤务。该定点哨位位于太阳城内一座废弃市场内,三面面向密集的居民区,墙上弹痕累累,楼内蚊蝇成群、臭气熏天,晚上周围还不时传来枪声。当日12点30分,参加本次执勤任务的13名同志顺利完成任务,安全返回营地。
5月5日,1名法国女性在海地贝莱尔地区被匪徒绑架。5月6日,中国防暴队部分队员根据联海团的要求出警,在张欣之副大队长带领下,分乘2辆装甲车开赴贝莱尔地区,配合海地特警开展解救行动。执行任务的地点是该地区一条狭长的街道,两边层层叠叠全是板房,其间街巷纵横交错,环境复杂。中国防暴队的装甲车负责在前面开路掩护,队员们通过装甲车观察孔对两边建筑进行警戒、海地特警以中国装甲车为依托,向目标建筑搜索前进,并不时与劫匪发生较猛烈枪战。经过两天的行动,防暴队与海地特警一道成功解救出被绑架的人质,抓获涉案分子8人,圆满完成了解救任务,受到了太子港地区警局局长托玛斯先生的高度评价。
5月23日早上8时许,防暴队营地围墙外30米处公路发生持枪抢劫案,数名歹徒朝人群开了4枪后逃窜,一名海地妇女头部中枪倒地。3分钟后,接到哨兵报告的防暴队马伟灵政委、彭云飞大队长、毛戎峰分队长迅速带领有关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现场保护,同时疏导交通,实行警戒。医务人员对头部中弹受伤的妇女进行紧急救治,为其止血、包扎伤口,当海地警察以及巴西维和部队到场后,防暴队队员协助他们对案情进行了调查,并将伤者送上救护车。防暴队紧急出警、及时救治伤员的行为受到周围群众赞扬,许多人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到“CHINA GOOD!”。
交流活动:搭建友谊的桥梁
在局势动荡的海地,中国维和防暴队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友谊交流活动。
到达海地后,马伟灵政委专门代表防暴队拜会了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胡安·巴尔德斯先生,同时防暴队也先后热情接待了联合国纽约总部行动部官员、联海团后勤部门负责人的视察、访问,联合国、联海团有关官员充分肯定了中国防暴队在任务区的维和工作,对防暴队队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有序的营区给予了很高评价。
为加强与当地群众的交流,防暴队马伟灵政委一行20人于5月20日来到联海团维和警察总部和联海团所在地之间的一所名叫科伦比的小学进行走访。马政委一行在课堂上播放了宣传录像,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介绍了中国防暴队的基本情况,并给学生们送去了文具、画笔、练习本以及从国内带去的奶粉、罐头等食品。这是第二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抵达任务区以来的首次社区警务活动,很好地在任务区、在海地人民面前展示了中国警队的良好形象。
4月30日、6月11日,防暴队先后在营地举办了“五·一”节暨队员生日晚会,“端午”中国文化节活动,并邀请中国驻海地商代处代表、联海团维和警察总部、联海团有关部门以及美国、阿根廷、约旦、巴基斯坦等国维和部队和警队的代表一同参加,防暴队员们向到会嘉宾表演了民歌对唱、中国功夫、太极拳、戏曲、民族舞蹈等节目,展示了中国的书法、脸谱、皮影、剪纸、风筝、灯笼、陶瓷等传统文化,并以图片、文字形式介绍了中国、广东警队以及维和防暴队培训、工作、队员生活的情况,在任务区传播了中国文化,展示了中国防暴队的风采,有效地促进了防暴队与联海团各部门以及其他维和部队和防暴队的沟通与交流,为互相配合完成好海地的维和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资料:海地,地处加勒比海,面积2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830多万,首都太子港,是世界上较贫困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海地政治危机不断,社会持续动荡,骚乱、抢劫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内乱此起彼伏,各种非法武装经常发生火拼、枪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