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提升警务能力的有益尝试
在新疆和田地区干了32年公安工作的艾比不拉•吐地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来到首都,跟北京的警察一同工作。
2005年5月15日,和艾比不拉•吐地一起来北京的,还有来自和田地区公安机关的其他19名民警。他们将在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牛街派出所工作一个月。这已是和田地区公安机关派到牛街派出所的第二批人员了,按照计划,来牛街学习工作的和田地区民警分三批共60名。“听十次不如看一次”
今年2月中旬,公安部领导决定有计划的组织和田地区公安机关的科、所、队长到北京来学习交流,与首都民警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既开阔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接触、学习到首都公安工作的最新发展。3月27日,首批来自和田地区公安机关的20名民警来到了牛街派出所,开始了他们在北京为期一个月的工作。
绝大部分民警都是第一次来北京,他们都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洛浦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所长买买提•木沙每次出警回来都要做记录,每天还坚持写工作日记,把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启示都记下来。于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指导员姜永刚专门买了一个移动硬盘,把在牛街派出所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拷贝下来,他说这些东西都是鲜活的经验,回去用得着啊!
第二批来牛街的墨玉县公安局副局长买买提明•依明来到牛街才十来天,他就感觉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他深有感触地说,真是“听十次不如看一次”。他说,作为一名县局的领导,他回去第一要告诉民警的是要转变警务理念。“我们以往‘管人’的观念太重,来北京学到了他们的‘文明执法’,要学习他们的服务意识。”语言沟通解除障碍
牛街派出所所长王宏瑞告诉记者,这次活动的初衷主要是和田民警来学习我们,现在看来,这种学习是互相的。我们同样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而且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帮我们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实际上,这是一种警务互动。
牛街派出所民警班灏说,这些和田的民警给我们的感觉是特别务实,说的少,但是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这次来牛街交流工作的都是和田地区公安机关科、所、队长,是业务骨干,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业务能力,让牛街的民警特别佩服。牛街派出所指导员张浩告诉记者,牛街的民警从和田民警身上学习到扎实的工作作风,学习到了如何更好的处理民族问题,学习到了他们积累多年的公安工作经验。
据牛街派出所指挥室的民警介绍,以前,他们经常接到涉及新疆籍人员违法违规的110报警,和田的民警来了以后做了很多具体工作,现在这方面的报警基本上没有了,整个宣武地区这方面的报警也大大减少了。
由于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障碍,对新疆维族违法犯罪人员的审查、讯问一直是北京公安机关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这次,这些来自和田的民警凭借自身的语言基础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先后到宣武分局白纸坊、陶然亭、广外、椿树派出所以及刑侦支队、治安支队、预审大队等单位,帮助工作,共出动警力30余人次,讯问违法犯罪嫌疑人40人次。通过他们的工作,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共交代了各类案件50多起,一举打掉了三个在京专门从事扒窃的维族盗窃团伙。据牛街派出所民警的调查,得知和田的民警来到牛街后,在牛街居住或活动的新疆籍违法违规的人员都相继离开,这一地区的刑事发案率也有所下降。警务互动将制度化
第一批民警在牛街工作结束后,两地公安机关都进行了总结。记者在和田和牛街的两份总结材料里找到了同样的一句话:“北京、和田远隔万里,但工作是相通的,通过交流学习,互相传经送宝、取长补短,更好地强化了两地的公安工作。”
和田地区公安局董小刚副局长告诉记者,对于和田公安机关来说,收获是很大的。因为这次来的都是科所队长,他们一旦学习到先进的东西,回去之后就能辐射整个和田地区公安机关。
和田地区公安局还通过第一批民警在牛街的工作,找出了自身存在的四个方面差距。董小刚说,通过这种具体的形式,也使得我们的先进性教育开展的更深入,比照身边的先进,问题找得准,整改起来有的放矢。
“既帮助我们抓了各项工作,又提高我们民警的业务素质。说实话,我希望他们能留下来。”牛街派出所的王宏瑞所长高兴的对记者介绍,和田的民警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工作,他们积累的公安工作经验很丰富。特别是他们战斗在反恐一线,他们的奉献精神对我们牛街民警也是一种激励。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已经与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签署了《缔结友好关系协议书》,双方决定将这种相互支援、优势互补的警务互动制度化、常规化,共同提高,携手做好两地的公安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