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哈尔滨市公安局从优待警纪实

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书斌 发布时间:2010-12-28 21:37:18 浏览次数: 【字体:

 

   2010年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接连推出人员经费上划、延伸绿色通道、救助困难民警、待遇倾斜一线等前所未有的举措,凝聚了警心,提高了战斗力。 

人员经费上划,结束“同警不同酬” 

    “分局民警工资上划市财政,实现了市区民警同警同酬,工资涨了,目标奖发了,我们干起工作有了劲头。”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化工路派出所民警黄大全说。

    据了解,哈尔滨市公安局于1946年建局,是全国特大城市最早成立的公安机关。60多年来,广大民警浴血奋战、无私奉献,为保卫“新中国工业摇篮”和冰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实行的是市、区两级财政保障,各分局民警虽然在工资标准、工作津贴、生活津贴执行标准方面与市局机关直属各单位相同,但在年终目标奖、执勤津贴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及缴配比例上,分局民警的发放标准普遍偏低,同警不同酬的问题比较突出。

    哈尔滨市公安局多次与市委、市政府以及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终于将所属8个分局人员经费从2010年1月起全部上划市财政。从此,分局6300余名民警的人均年收入得到大幅提高。

延伸绿色通道,为负伤民警安全“上锁” 

    2010年11月6日11时许,道外公安分局滨江派出所民警赵学军、杜景峰在解救人质战斗中双双负伤。赵学军隔肌损伤、肝部破裂,杜学峰肌腱断裂、腹部直肠结肠贯通伤,两人大量失血,生命垂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迅速开启绿色通道,组织最精干的医生进行抢救,使他们脱离生命危险。救治因公负伤民警的“绿色通道”再次焕发出生命的绿色。 

    据统计,建国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先后有143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27名民警被授予革命烈士荣誉称号。

    一个民警的牺牲,一个家庭就塌了天;一个民警负伤或劳累过度患病倒下,一个家庭就失去了顶梁柱。“再也不能让英雄流血,家属流泪了!”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王小溪多次出面联系省卫生厅领导,在延伸民警因公负伤救治“绿色通道”上寻求支持。

    经与省、市卫生部门协调,最终确定哈尔滨市区16家医院、所属各县(市)10家医院和佳木斯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为协作医院,并将见义勇为群众也纳入救治对象,在救治范围上实现了全覆盖。各协作医院成立专家组,制订应急预案和会诊及转院制度,并与120、110形成联动机制。“绿色通道”得到延伸后,及时挽救了9名因公负伤民警的生命,民警称其为“确保生命安全的一把锁”。 

设立救助基金,救助困难民警 

    在2009年的全局民警大体检中发现,哈尔滨市公安局约有64%的民警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警方调查发现,300余名特困民警需要得到救助。为此,是公安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种有效和长效机制,救助困难民警。经多方努力,哈尔滨市公安民警救助基金会近日成立。

    2010年8月底,为解部分特困民警子女上大学的燃眉之急,基金会筹措14.8万元,在新学期开学前为74名特困民警子女发放了助学金。从9月开始,经过两次统计和考察,基金会按照不同标准对158名困难民警进行了救助。 

    由于长年战斗在紧张繁忙的公安工作一线,56岁的呼兰公安分局看守所民警胡发贵积劳成疾、重病缠身。他2001年患上脑出血,2008年又得糖尿病,2010年饱受胰腺癌的折磨,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因承担不起高额医疗费而雪上加霜。 

    2010年10月26日,哈尔滨市公安民警救助基金会秘书长邓贵勇将5000元救助金送到胡发贵手中。他的妻子眼含热泪:“要永远记住这一天。”

待遇倾斜一线,基层民警有奔头 

    在年度公安工作会议上,哈尔滨市公安局提出,要向基层好于机关转变!

    年初以来,为9名县(市)局长、政委高配至副处级,为“打防管控百日竞赛”排名在前的1019名民警晋升科级非领导职务,其中91%为基层一线民警。这一举措,在队伍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哈尔滨市公安局同时规定,对领导干部和机关民警记功从严控制,将功奖指标向基层倾斜,确保年度奖励总数85%给一线民警,其中50%给派出所民警。

    一系列“向基层倾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仅做大做强了派出所,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夯实,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而且将基层民警从长期高压力、重负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激发了民警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热情。

哈尔滨市公安局 从优待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