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侦破特大贩毒案扫描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张劲 发布时间:2005-05-19 16:40:1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不断强化经营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进一步拓展情报信息渠道,使攻坚克难能力不断提高,一起起特大贩毒案得以侦破,缴获的毒品数量更是节节攀升。1月至4月,这个总队破千克以上海洛因大案九起,其中两起达万克以上;共缴获毒品海洛因60.285公斤,较去年同期增长三倍多。

 证据链击溃“零口供”

  黄书利今年50岁,曾在重庆市某政法部门工作过。九年前,因为一桩诈骗案,他被判刑获罪,因而在劳改农场里呆了四年。

  去年11月,当黄书利这个名字作为贩毒嫌疑人,第一次出现在禁毒总队一支队缉毒民警的眼前时,有关的信息是相当的模糊:黄在与我国接壤的某邻国开了一家赌场,同时也经营着毒品生意,近日有向重庆贩毒的迹象。

  今年2月初,侦查员们在工作中获悉,黄书利近期将组织大批毒品回渝贩卖。果然,2月14日,藏匿在境外的黄书利指挥其马仔罗纯国带着一批毒品秘密潜入重庆。

  为了彻底摧毁这条贩毒通道,将贩毒集团成员一网打尽,专案民警并未打草惊蛇,而是对罗纯国进行严密监控,以静候其幕后老板的出现。

  几天里,虽然负责监控的民警被折腾得够呛,但坐卧不安的还是身在境外的黄书利。自打去年全国开展禁赌专项行动以来,他在境外的那家赌场便每况愈下。于是,他把“开源”的脑子动在了贩毒上。此次他让罗带六万多粒冰毒片剂来渝,意在打通这条由境外通往内地的贩毒通道。岂料罗一回渝便乐不思蜀,把推销冰毒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黄书利只得亲自出马,来渝“督战”。

  2月26日,黄一回渝,便邀约罗纯国等八人来到一酒店,在商量贩毒事宜时,被缉毒民警一举擒获。随后,民警们根据前期工作掌握的情况,在沙坪坝区某大学附近一出租房内,查获罗从境外带回的一只装有61305粒冰毒片剂的黑色密码箱。

  然而,黄书利自恃在政法部门干过多年,加之民警们又没在现场拿到他贩毒的证据,因而,从被抓的那一刻起,便什么也不说。民警们从他身上搜出了一串钥匙,其中的一把较小的箱包钥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因为在黄入境所带的行李中,没有类似带锁的箱包。随后,侦查员们提来缴获的黑色密码箱,当着黄的面,将他的钥匙插入密码箱的锁,然后轻轻一拧,密码箱便打开了。缉毒民警再回头看黄书利时,他仍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猪肝色的脸僵硬地紧绷着,以此掩饰着内心的慌张与胆怯。尽管此后他仍然不承认贩毒事实,但一把小小的钥匙,以及其他相关证据组成的证据链,最终击溃了他企图以“零口供”来逃避打击的最后一道防线。

  经检察机关批准,公安机关已对黄书利、罗纯国等人执行逮捕。

 “狡兔”三窟亦枉然

  侦破黄书利贩毒案的卷宗刚刚合上,一条重要情报又打乱了缉毒民警想好好休整一下的计划。

  这条情报从境外传来:重庆大足县一个神秘人物近日不断汇款到境外,似有购买大宗毒品的嫌疑。很显然,能否迅速查清汇款人的真实身份,成为侦破此案的关键。

  从3月1日开始,缉毒民警便开赴百公里之外的大足县,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几天之中查遍了大足县的所有银行及储蓄所,却没有查到有价值的线索。民警们并没有气馁,他们返回市内继续查寻,并最终在某银行朝天门、新华路的两个储蓄所查到一名叫潘某的女人四次汇款境外的记录。

  在大足警方的配合下,民警们通过人口信息查寻和调查核实,一名叫张波的男子进入侦查视线。张今年34岁,有吸毒史,离过婚又结了婚,并与后妻李桂菊生有一子,张波还有一个弟弟叫张兵,3月初去了云南至今未归。调查还发现,张氏兄弟虽然没有稳定的工作,但却买了商品房,开着“别克”车,经济状况十分反常。与张波来往甚密的马仔叫肖现渝,近日活动频繁,行动诡秘。

  专案民警对张波和肖现渝进行了长达半月的跟踪守候,但狡猾的张波除了与肖现渝见过一次面外,其余时间都“窝”在县城的新房里。而肖现渝则像一只“三脚猫”,整天在县内县外满天飞,民警们只好像“捉迷藏”一样跟着他四处转。

  3月15日晚,民警们发现肖现渝从大足县龙水镇的一个藏毒窝点取出毒品准备贩卖,立即将其抓获,并当场从其身上和另两处藏毒窝点内搜出毒品海洛因17块、重约12.3公斤。

  肖现渝刚被抓获,身上的手机便开始响个不停。民警拿过手机一看,是张波打来的,便摁掉了手机。打电话的人便是张波,他在感觉情况不妙后,准备与其妻等四人开溜。哪知,刚到门口,便被守候的民警擒获。

  据张波等人交代,这批毒品是其弟用汽车从边境运回重庆的。为顺利将这批毒品出手,张波用心良苦,他不仅事先找好了“接货”的下家,租来了房子,并采取每个租赁房配两把钥匙的办法,分别由肖现渝和接货的下家各保管一把。然后,肖负责将毒品放进租赁房内,“接货”下家自己开门去取,而后再与张波结清毒款。仅在大足县和邻近的双桥区,张波就租下了多处民房。张波以为用这种狡兔三窟、人货分离的办法,就能瞒天过海、大发横财,没想到,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赌球人走上贩毒路

  2004年9月,禁毒总队二支队民警在工作中获悉一条重要情报:沙坪坝区有一个叫徐东的人,纠集一伙人长期从境外组织大宗毒品,秘密运回重庆贩卖。民警们随即开展了艰难的查证工作。

  几个月时间转瞬即逝,徐东的相关情况也在侦查员们的脑子里渐渐清晰起来:今年36岁的徐东,曾依靠良好的个人条件和优厚的家庭背景,创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不仅开办了茶楼,还拥有一家汽修厂,在经过几年的打拼后,已基本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

  也许是钱来得太快太多,使他不知该怎么花;也许是一夜暴富,使他失去了人生的动力。他的生活,因为赌球而快乐,但也因为赌球而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迹。

  几年前,他开始接触赌球。什么“盘口”、“赔率”,还有“吃货”、“返水”,一串串的新名词让他觉得很新鲜、也很刺激。于是,在朋友的怂恿和指点下,他开始对英超球队之间比赛的胜负、比分、进球数等内容进行投注。后来,他不仅赌英超,而且还赌意甲、德甲、法甲、荷甲,欧洲五大联赛成为他最为关心的事,几乎是每场必赌。最疯狂的还要算去年的欧洲杯,他的赌注也越下越大,单场最多下注竟达三四十万元。但这届欧洲杯上演的“希腊神话”,让全世界的赌客们为之大跌眼镜,大把大把的钞票也因此流进了全球的赌博公司。“两年赌球算下来,起码输了上千万”,徐东曾心痛地对一好友说。

  尽管徐东赌球输掉了不少的钱,但他仍开着“宝马”车,每天下午都来到一家茶楼,与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斗地主,其优越的生活,似乎并未受到多大影响。然而,调查发现,从今年1月以来,徐东开始频繁找朋友借钱。而后,他将这笔钱秘密汇往紧邻云南边境的境外某国,似有购进大宗毒品回渝贩卖的迹象。于是,总队专案组立即赶赴云南,向云南警方通报了案情。

  1月27日,一份重要的情报从云南警方传来:三名毒贩从境外组织了30多公斤海洛因,且毒品最终的去向直指重庆。鉴于此,渝、滇两地警方决定成立联合专案组,迅速开展工作。

  在专案组的严密监控下,这批毒品从境外进入境内,途经云南、四川,于1月31日下午抵达重庆的璧山县境内,

  2月2日,徐东按照事前与云南毒贩约定的交易时间和办法,指使其马仔杨奇志驾驶一辆“奥迪”轿车,前往璧山县接货,而他本人则在市内某酒店开了一间房进行遥控指挥。根据案情的变化,专案组也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开赴璧山县交货地进行守候,一路人马则在徐东所在的酒店内对其进行严密监控。

  当晚7时,当杨奇志将三个编织袋扛进“奥迪”轿车的后备箱后,守候多时的民警一拥而上,将其人赃俱获,当场缴获海洛因35公斤、毒资66万元。

  “收网!”专案指挥部一声令下,埋伏在酒店的民警立即冲进徐东所住的1717房间,此时,徐东正拿手机拨着杨奇志的电话,见民警们冲进来,在短暂一愣后,他似乎什么都明白了,而后,他的双腿开始打颤,手机也一下滑落到地上。

禁毒 毒案 毒品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