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尔玛和他的草原骑警队
8500多平方公里的红原大草原是一个天低云淡、花团锦簇的旅游胜地,红原地处川西北高原中部,为山地到草原的过渡地带的纯牧区。牧民们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然而,自从草原上出现了盗马贼的影子之后,牧民们与世无争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打破了。
为了让草原的宁静祥和,让牧民的夜晚更加安宁。2002年8月,红原县组建了一支打击草原犯罪,保护牧民财产安全的特殊警种——红原县草原骑警大队。
“照明用油(酥油点灯),通讯靠吼(草原上手机没有信号),执勤靠走(骑马巡逻)”。这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比喻了红原县草原骑警大队这支特殊警队的现状。骑警大队大队长尕尔玛听到这几句顺口溜时总是很无奈地苦笑几下。
红原县草原骑警大队共有10个队员,平均年龄23岁。骑警队员每年巡逻在风雪川藏高原的里程都在几万公里。尕尔玛说骑警队最辛苦的一次巡逻是连续在草原上走了整整15个昼夜,行程1000多公里。
中秋夜骑警们疾驰向草原深处
那是2004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尕尔玛和骑警队员仁青易甲、周格桑、贡波甲执行一起追捕持枪抢劫犯罪分子的任务回到骑警大队驻地时,已经是斜阳西下的黄昏时分了。
队员们准备好好放松放松一下过个中秋篝火晚会,突然,尕尔玛与县公安局保持通讯联络的手机响了,红原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传来指令:色地乡一村尕尔科报案称,他家的14匹马被盗马贼抢走。县公安局拉旺健局长歉意地对尕尔玛说:“本来希望让骑警队过一个轻松的中秋节,但是局里刚刚接一个报案,需要你们骑警队出发追捕。”
警情就是命令!不等尕尔玛下令,队员们都如离弦之箭向马房跑去,重新套上马鞍,装好几天的口粮和枪支。几分钟时间,10名队员就齐刷刷地一字排开做好了出发准备。“出发!”随着尕尔玛的一声令下,骑警队员们很快就消失在茫茫草原夜色中。
尕尔玛拿出地图一看,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红原县最偏僻的一个乡村,那里不通公路,与阿坝县与若尔盖县接壤,盗马贼很可能朝阿坝县方向逃走。因为那里地势险要,人烟稀少,越过阿坝县往南就到了青海省玉树州,朝西可以逃往甘肃省玛曲县,是一条盗马贼可能选择理想的逃跑路线。然而,骑警队赶到案发地需要两天时间。
草原上的夜,静得神秘也静得令人遐想,远处偶尔有几声狼嗥和秃鹫刹那掠过,牧民帐篷前的狗偶尔狂吠几声之外,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就没有其他响动,只有骑警队的马蹄声踏破了草原那份宁静悠远的夜色。
尕尔玛因为熟悉草原上的地形作为头马走在最前面“探路”,哪里有沼泽,哪里容易迷路,尕尔玛心里都有数。熟悉草原的牧民都知道,草原上虽然是水草丰茂,风景迷人,但是在那些迷人的风景下却隐藏着无数沼泽、悬崖和冰窟窿;人和马一旦误入沼泽地,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盗马贼大多选择在沼泽地里、原始森林或者是人迹罕至的山路作为逃跑路线,对尕尔玛和骑警队员来说就是过一道又一道的“鬼门关”了,更是一种体能上和耐力上的考验!
按照惯例,骑警队执行任务或者是巡逻时,为了不让警马负重太多,每次巡逻时都不带骑警队里那顶军用帐篷。晚上就只得露宿野外,靠在马鞍子上睡觉。一旦晚上刮风下雪,队员们就只得“和雪而卧”。第二天早上起来一个个都成了“雪人”。
这次执行抓捕任务也不例外,由于命令来得太突然,尕尔玛和队员们只带了三天的口粮。糌粑和酥油茶,另外还有一点点酸奶子。尕尔玛看了一下地图,他们在草原上走了半天工夫,离案发地还有一天半的路程。此时月上中天,一轮皓月挂在草原上,格桑花在风中摇动……仁青易甲轻轻地哼起了一曲《阿妈的歌》。这种情绪像是无痕之水似的月光般突然在队员们中间蔓延开来,队员们轻轻地跟着唱起来。歌声被风声吹皱,然后抛得远远的……
尕尔玛的眼眶也开始觉得干涩起来。今天是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本来正在千里之遥的绵阳市读书的大女儿回家的日子。为了节省路费,女儿一年很难得回家一次。中秋节前女儿在电话里就跟尕尔玛说要回红原县与父母共度中秋的。看来现在不能陪女儿了。尕尔玛知道女儿这次回家过中秋节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因为尕尔玛在五年前被人诬陷,为了打官司讨清白几乎是倾家荡产,欠下了七万多块钱的外债。当时初中毕业的女儿没有钱交学费,只得辍学在家。当时四川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晓夏和“春蕾行动计划”到红原县城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李晓夏以个人名义每年资助3000元的生活费用,尕尔玛的大女儿才又重新回到校园。对女儿,尕尔玛感到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愧疚太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队员们戏称为“马背诗人”的周格桑轻声吟咏起了李白的诗。十个队员中,周格桑和仁青易甲是“已婚人士”。周格桑的妻子在红原县检察院工作,他和妻子刚结婚不久。两人本来约定要一起过一个中秋节的。仁青易甲的妻子则是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一名女刑警队员,两个人聚少离多。仁青易甲在十多天前就把请假报告递到尕尔玛手上,尕尔玛也给了他一天假期。看来这个假期只有下次补上了。
在浓雾弥漫的草原上,他们迷路了
草原上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明月当空,繁星点点。一会儿又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狂泄如注……队员们一个个淋了个透心凉。草地上也开始变得泥泞难行起来,马蹄踏在泥浆里溅起的水花带着泥浆打在脸上、衣服上,让队员们防不胜防,个个都是全身挂彩。尕尔玛要求队员们吃一点感冒药预防感冒,因为在草原上一旦感冒发烧就有可能引发肺水肿要人命的。
不一会儿雨势停了下来,一轮圆月悄无声息地挂在雪山巅上。队员们一个个都像落汤鸡似的。望着对方的狼狈相大家相互打趣取笑。但是为了赶时间,尕尔玛根本没有时间让队员们下马生火把衣服烘干,只得用体温把湿衣服烘干了。
天快亮的时候,又疲又乏的骑警队员们只得在一处背风的山坡后面下马。除了留下几名队员看守马匹和枪支外,尕尔玛和另外几名队员到山坡上捡来一些干柴和枯草生起一堆火,把湿衣服在火上烤干,然后拿出糌粑和酥油茶。有的队员实在困得不行了,手里还拿着冒着热气的糌粑人,却靠在马鞍子上香甜地睡了过去。有的队员把衣服搭在树枝上,人睡在衣服下面。尕尔玛却怎么也睡不着,由于长年累月在草原上风餐露宿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病和胃病。他索性披衣坐在一堆枯草丛里取暖。
睡不着的还有周格桑和蓝木加,蓝木加不停地摆弄着那台袖珍收音机,但所有的频道都调遍了,除了收音机喇叭里发出的沙沙的杂音之外,调不出一个频道来。“这个破玩艺儿!”蓝木加低声嘟哝着,仍然不停地调着收音机。这个收音机是尕尔玛有一次出差到马尔康带回来的。周格桑也不停地拨打着手机,但是都没有信号。他不停地到处走动着,希望能够捕捉到一点手机信号,但最后仍然是徒劳无益。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尕尔玛叫醒稍事休息的队员们整装上马出发。尕尔玛估算了一下,如果走得快的话,在天黑前就能赶到色地乡。
当尕尔玛和队员们正准备出发时,他们却找不到方向了。原来草原上晚上下了暴雨,早上起来大雾弥漫,三米之外根本看不清人影。尕尔玛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按照他的经验判断,他们遇上了草原上最容易让人找不到方向的雨雾了。
尕尔玛表面上做出一副很平静的样子,他知道这时候自己不能乱了阵脚,要不然的话那些队员们会更加恐慌的。“我在前面带路,你们跟着我的马蹄印子走。”尕尔玛牵着马小心翼翼地在前面带路,队员们静悄悄地跟在后面。大家谁也没有说话,就连平时最爱开玩笑的蓝木加也闭口不言了,空气里流动着一股让人窒息的味道。“快看,我们又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来了!”仁青易甲突然看到前面一堆被雪水浇灭的灰烬说道:“我们可能是迷路了?”仁青易甲话音刚落,队员中就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尕尔玛走近一看,确实又回到刚才出发的地点。看来他们在围着这个山转圈子。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转了几个圈子之后,尕尔玛只得采取草原牧民识路的笨办法,他让队员们牵着一根绳子,采取直线行走的土办法,最后终于走出了“雾阵”。
顺着马蹄印子,骑警们终于追回了被盗的14匹马
天快黑的时候,尕尔玛带领队员们赶到色地乡尕尔科的家里,尕尔玛现场调查取证后很快就作出判断,盗马贼是趁尕尔科把马放牧在草场里时偷走的,而且很有可能朝阿坝县方向逃窜。“追!”尕尔玛命令队员上马追击。一同出发的还有色地乡巡山队。
尕尔玛和队员们一路快马加鞭,顺着盗马贼留下的马蹄印子循迹追击。尕尔玛和队员们翻过海拔4186米的查针梁子时,“快看,山腰那边的树林子里有动静!”队员周格桑一眼发现在对面山上的那片树林子里散放着几匹马。“做好战斗准备,子弹上膛!”尕尔玛和队员们以战斗队形悄悄地朝目标包抄过去。
这时,一同前来的巡山队也同时发现了动静,并大声对尕尔玛喊道:“尕队,马群在树林子里,这些全都是尕尔科家被偷走的马呢。”巡山队员这样一喊,完全暴露出了尕尔玛的意图。所以当尕尔玛和队员们以迅雷之势冲过去时,哪里还有盗马贼的影子。
原来,那两个来自甘肃的盗马贼并没有走远,当时正在树林子里睡觉,巡山队员的喊叫声惊动了他们。盗马贼发现骑警队追来时,慌不择路地钻进树林子里逃走了。
当尕尔科从骑警队手里领回被偷走的14匹马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嘴里不停地说:“骑警队真是草原牧民的保护神!”
尕尔玛完成这次追捕任务,带领队员们走到色地乡政府时,拉旺健局长和其他局领导早就在那里等着他们了。拉旺健局长还给尕尔玛带来了一份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定书。拉旺健局长对尕尔玛说:“你在执行公务时,蒙受了五年的冤屈。但是你始终保持了一个人民警察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精神。”拉旺健局长最后又说了些什么,尕尔玛已经记不得了。当时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复杂。
尕尔玛仍然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论是在面对犯罪分子的威逼还是利诱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个人民警察刚正不阿的品质。
有一次,尕尔玛从麦洼乡押解一个盗马贼的途中。盗马贼提出只要尕尔玛放了他,愿意用10头牦牛来做“谢礼”。但是,尕尔玛义正辞严地回绝了。他正气凛然地说道:“我顶着的是国徽,肩上扛着的是金色盾牌,肩负着保一方平安的重任!”那个盗马贼见尕尔玛毫不动心悻悻地说道:“10头牦牛的钱是你一年都挣不到的,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家里人想想吧。你家里人跟着你吃的苦、受的罪还少吗?”这句话戳到了尕尔玛的痛处。为了让平原的夜晚安宁祥和,让牧民们的梦睡得更加香甜,尕尔玛一年四季几乎都在草原巡逻途中度过的,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里。
尕尔玛的再婚妻子求吉没有工作,家里就全靠他每个月不多的工资。一个月很难得回一次家。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落在求吉身上。妻子跟着他不但吃苦受累,更让尕尔玛感到难过的是,妻子还要跟着他担惊受怕的。有时候,那些栽倒在尕尔玛手上的盗马贼常给独自在县城的求吉写恐吓信,有几次还明目张胆地打碎尕尔玛家里窗玻璃,在门上泼写红墨水。有好几次,求吉埋怨地说:“跟着你就没有过一天安稳日子。”尕尔玛笑着对妻子说:“警察的老婆不是那么好当的。”妻子最后慢慢理解并支持了丈夫的工作。
风雪中在瓦切牧场设卡
尕尔玛和队员们在色地乡休整了一天之后,又开始了常规巡逻。他们沿着红原县与阿坝县、若尔盖县接壤的边界线前行。
草原上的盗马贼行踪不定,昼伏夜出,这就要求骑警队随时在草原上巡逻,及时发现警情和快速处置突发情况。草原上放牧的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大多居住在一些交通极为不便的高原上或者是离公路很远的山上。这就给盗马贼以可乘之机。盗马贼只需一根长马鞭就能在一个晚上赶走好几十、甚至上百头牛马。而且盗马贼一般挑选夜深人静时突然下手,而且专拣那些单家独户的牧民,一人守在山头放哨,另几个则在山背后先制住头马或者头牛往远处跑,再抽鞭赶走其他的牛马。等赶远了,再吹口哨叫回望风的同伴。要是有牧民敢来追,盗马贼就会开枪杀掉一头牛,一是表明他们有枪,二是吓唬吓唬牧民,警告牧民不要来追。
经过与盗马贼的较量,尕尔玛基本上摸清了盗马贼的活动规律,盗马贼出门只带糌粑和枪,饿了吃糌粑,渴了喝雪水,他们基本上是昼伏夜出,专挑那些荒僻难行的山路走,并且经常停在山头观察周围情况,十分谨慎。他们通常带的是改制的小口径步枪,不过有半自动步枪的也不少。所以骑警队每趟巡逻和抓捕行动都很艰苦。
当尕尔玛和队员们巡逻到瓦切牧场附近时,接到了县局统一部署的设卡“打盗抢”的任务。就在前一天晚上,一辆从成都开往若尔盖县的长途大客车在两县交界处遭到三名持枪歹徒的抢劫。全车乘客被劫去现金和手机贵重物品等共计数万元。红原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指示尕尔玛带领骑警队在瓦切设卡伺机捕获犯罪分子。尕尔玛安排其他几名队员继续在草原上巡逻之外,他和其他队员在瓦切牧场设卡。
草原上不论春夏秋冬,早晚温差较大。白天可能还是烈日当空,晚上就有可能大雪纷飞。为了照顾年轻队员,晚上设卡都是尕尔玛一个人执勤。尕尔玛在设卡执勤的那天晚上,草原上下起了一场大雪,寒气逼人。尕尔玛冷得不停地裹紧军大衣,但是刺骨寒风仍一个劲地往脖子里钻。冻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尕尔玛只得钻进那辆又破又旧、四门透风的北京212吉普车里。虽然离尕尔玛设卡点的500米外就是牧民的帐篷,帐篷里有用干牛粪生起的火塘,还有冒着热气的诱人的酥油茶香。那个牧民也几次邀请尕尔玛到帐篷里暖暖身子,但是尕尔玛谢谢了牧民的好意,寸步不离地在设卡点上。
夜晚气温骤然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尕尔玛全身上下披着雪花,眉毛和胡须上都挂着冰凌。一位过路的甘肃牌照的长途卡车司机认识尕尔玛,当他路过设卡点时看到尕尔玛冻得难受的样子,好心地给他留下了一瓶江津白酒说:“尕队,这么冷的天不喝酒暖和暖和身子,会被冻成冰块的。”
夜越来越深,雪越下越大,到处是冰天雪地,气温降到草原上最低温度零下30度。狂风暴雪让人睁不开眼睛,尕尔玛几次冻得快要失去知觉了。他先用酒擦了擦冻得快要麻木的四肢,但是过了一会儿,寒意让他全身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尕尔玛只得一口气喝了几口酒才总算缓过气来。那天晚上,尕尔玛就是靠着这瓶酒在风雪草原上“安然无恙”。
凌晨4点钟,一辆打着远光灯的面包车缓缓地朝设卡点开过来。尕尔玛示意对方停车接受检查,面包车非但没有减速,反而在要到设卡点时突然加速冲了过去。尕尔玛立即拉响警笛追了上去。两辆车一前一后在风雪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惊险的追捕战。或许是对方手忙脚乱,面包车突然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三个歹徒弃车逃跑。“砰!砰!砰!”尕尔玛鸣枪示警。几个歹徒或许是跑累了,瘫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束手就擒。尕尔玛就地突审,这三个分别来自甘肃省玛曲县、四川若尔盖县和阿坝县的年轻人就是抢劫长途客车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准备利用这风雪天气再干一次的,哪知道却栽倒在了尕尔玛的手下。
这一次,尕尔玛和骑警队在草原上顶风冒雪呆了整整15天。当他一身疲惫地回到家时,女儿已经到学校报到去了。妻子求吉拿出女儿走之前留下的一封信,女儿在信中说:父亲在女儿的眼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虽然他为了抓草原上的坏蛋而少了对家庭的照顾,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但是女儿认为父亲是一个好警察!女儿的信让尕尔玛的愧疚中有了一丝安慰。尕尔玛认为警察的职业就意味着付出与牺牲,这样才不会让金色盾牌暗然失色!
“我们是草原的骑警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保卫着草原的安宁。跋山涉水,爬冰卧雪,青春无悔……”一支旋律优美、悦耳动听的《草原骑警队之歌》在红原县8500多平方公里川藏大草原上唱响着。在每一个沼泽,每一个丘壑,每一处草地,每一个雪山,每一个牧民帐篷里,红原县草原骑警队打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传唱着这支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