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中国作家进警营系列活动——走进公安监管场所”启动

来源:公安部网站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11-07 22:00:51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公安部宣传局、全国公安文联主办的“中国作家进警营系列活动之走进公安监管场所”采风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看守所启动。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组织作家集体走进公安监管场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局长赵春光、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刘绍武等出席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公安部宣传局副局长刘家伟主持。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公安监管战线体现时代特点和公安监管精神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公安监管民警风采和公安监管工作成果,全面反映公安监管场所在依法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严格执法、文明管理、教育转化被监管人员、深挖犯罪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绩。

  今年以来,特别是4月15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监管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级公安监管部门以推进落实“三项建设”为主线,以创建安全文明监管场所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公安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监管工作,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推动公安监管工作实现了创新发展,公安监管部门保障行政、刑事执法活动顺利进行的职能作用更加突出。大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整顿活动,加强公安监管文化建设,公安监管民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注重先进典型培树宣传工作,公安监管队伍争当先进,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公安监管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确定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看守所开展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警务公开全面深化,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了全国看守所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监所事故率明显下降;结合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专项行动、打击防范涉枪涉爆犯罪专项行动等专项斗争,开展深挖犯罪专项行动,取得辉煌战果。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十分重视公安监管文化建设,确立了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弘扬和培育“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昂扬向上,务实开拓”的新时期公安监管精神为核心的公安监管文化建设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先进公安监管文化的规律和内容,积极实践符合公安监管实际的文化建设载体,把握重点,创新亮点,努力开创公安监管工作新局面。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北京市西城区看守所是全国首批对社会开放的看守所,在警务公开、管理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辽宁省丹东市看守所在人性化管理、教育转化在押人员方面创出先进经验,涌现出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王晶;河南省商丘市拘留所刘汉忠同志笑对病魔、忠实履职、鞠躬尽瘁,谱写了一曲敬业奉献之歌;湖北省武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治疗、爱心帮教,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此次邀请作家艺术家走进公安监管场所开展采风活动,是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公安监管文化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

  据了解,参加此次走进公安监管场所采风活动的国内知名作家有:一合(代表作《黑脸》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李迪(代表作《傍晚敲门的女人》,相继在俄国、法国、韩国出版)、衣向东(代表作《吹满风的山谷》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北京市政府奖、第六届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初三初四看月亮》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牛伯成(《任长霞》获第八届金盾文学奖特别奖,《天下英雄》,获第八届金盾文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龙一(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潜伏》引发热播轰动)、孙晶岩(报告文学《冲出亚洲的坎坷》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获第10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张西(代表作《国家荣誉》被《人民网》评为2003年度最有价值的二十本好小说之一;《国家荣誉》、《爱别离》相继被改编成长篇连播剧,分获2005—2006年度中国广电系统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家们将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区看守所、辽宁省丹东市看守所、武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河南省商丘市拘留所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用文学艺术形式展现平凡而火热的公安监管工作,塑造公安监管民警忠诚坚定、爱岗敬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在社会上浓厚关心支持公安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公安监管民警更加积极地投身公安监管事业。

“中国作家进警营系列活动——走进公安监管场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