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厦门市第三届“十佳民警”评选开始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08-06 06:37:05 浏览次数: 【字体:

 

核心提示

    为促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增进和谐警民关系,8月伊始,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和市公安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十佳民警”评选活动拉开帷幕。本届评选活动从市公安系统遴选出20名优秀民警,他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优秀的人民警察之歌。

    1

    王庆熙,男,29岁,翔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科民警,助理工程师,立三等功一次。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一直奋战在刑事技术战线上,先后共勘验各类现场3581起,运用技术手段直接破案128起,并参与了新区成立以来所有命案及重特大疑难案件的勘验和侦破工作。作为翔安分局资历最深的痕检技术助理工程师,他在各类疑难、重特大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发挥出了关键作用,“5·12”马巷镇洪溪村入室抢劫、恶性强奸案, “2·8”新圩中心小学基建工地涉枪案,“3·12”内厝、马巷系列盗窃挖掘机电脑板案等一批疑难大要案都是由他提供技术线索才得以快速侦破。

    2

    王继成,男,46岁,厦门市第一看守所主任科员,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深挖犯罪先进个人。

    王继成是一名军转干部,从警5年多来,他善于利用在押人员在逮捕、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的思想变化,抓住时机开展深挖犯罪工作。尤其是在如何侦破疑难案件和系列案件上摸索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几年来,他通过开展深挖犯罪工作,获取各类犯罪线索共250余条,协破刑事案件共248起。在押人员李某,因涉嫌犯有故意伤害罪被关押,王继成通过对其谈话教育,使李某检举了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伊某5年前参与的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协助警方破获了一起积压了5年的血案。

    3

    叶文同,男,35岁,法制处劳教审批科副科长。全省“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先进个人、全省公安机关基层执法质量服务队工作先进个人、省“十佳”法制民警。

    多年来,叶文同办理复议申诉案件721起,代理诉讼82起,从未出过错误与偏差。他在审核的2000多起行政刑事案件中就发现的执法问题下发了30余份执法建议书。2002年,叶文同参与开发建设的执法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案件全程网上审批,实现了提效、减负、规范、监督和研判五大功能,使市公安局执法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4

    叶智勇,男,33岁,厦门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全省消防部队的第一个灭火工程师,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叶智勇参加过灭火抢险战斗1600余起,救助群众500多人。2008年援川期间,他带领突击队员连续奋战16个小时,拆除危险建筑构件162处,抢救物资35吨,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7万余元。从警11年来,叶智勇积极参与消防科技创新,编写出版了专业书籍《常见化学危险物品处置对策》,还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社会重特大事故消防紧急处置方法研究》课题制作。

    5

    张军,33岁,高崎国际机场分局候机楼派出所民警,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公安系统选拔赛三等奖、第三届全省公安民警歌手大赛民族组一等奖。

    张军在机场交警大队工作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划分行车道和下客道的改造方案,为缓解候机楼前主要道路交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12月,张军调到候机楼派出所工作,刚上任不久他便大力推广使用了一次性塑料锁扣,为机场候机楼保障行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军 “才华横溢”不仅体现在工作上,他在文艺表演上也是能手,曾代表福建省公安系统参加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公安系统选拔赛并获三等奖,还曾荣获福建省公安民警歌手大赛一等奖等。

    6

    张培毅,男,28岁,巡逻特警支队一大队三中队民警,连续三年在全省公安巡逻防暴警业务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厦门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张培毅身为突击队员要参加各种比武和技能大赛训练,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训练。2004年他参加第五届全省公安巡警防暴警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大赛,获得了79式冲锋枪射击第一名;2005年被评为04年度全省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标兵能手;2007年获第六届公安巡特警业务技能比武大赛狙击枪射击个人第二名;2008年全省公安岗位技能比武大赛中获狙击枪个人第三名。

    7

    苏志斌,31岁,海沧分局刑侦大队技术科民警,立三等功一次。

    2004年以来,苏志斌勘查各类案件现场1200多起,出具各类鉴定书82份,利用技术手段破刑事案件516起,通过技术勘查提供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为辖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今年2月,海沧区一网吧发生抢劫杀人案,面对人流量大、血迹分布散、情况极其复杂的现场,苏志斌用扎实的现场勘查进行正确的现场分析,在外围现场一窗洞上提取到有价值的犯罪痕迹,为专案组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8

    陈建国,46岁,水陆交通分局水上派出所轮渡警务区警长,厦门市首批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立三等功2次。

    轮渡是我市重要的旅游窗口,也带来了复杂的治安环境,陈建国协调辖区各单位成立了轮渡海滨综治机构,组建了轮渡保安中队,对轮渡海滨实行全天候执勤巡逻,先后端掉3个盗窃团伙,5个恶势力茶摊,净化了轮渡海滨的治安环境。在他的带领下,轮渡保安中队被省公安厅授予“青年文明号”单位;他还积极完善轮渡执勤岗亭服务功能,制定了《轮渡海滨落海救助处置方案》,近三年来共组织海上救助72起,救活75人。

    9

    陈海阳,36岁,巡逻特警支队巡警思明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全省巡警系统业务标兵,立三等功2次。

    陈海阳有“铁胆巡警”之称,工作中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巡逻方法,他密切关注巡区每日的发案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巡查工作。仅近3年,他上路盘查可疑人员1400多人次、可疑车辆376辆,抓获违法嫌疑人21名,破获刑事案件12起、治安案件28起,缴获各类枪支9支、子弹900多发、管制刀具120多把以及麻古、大麻、K粉等毒品。他曾创下3天查获2支抢,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的佳绩。

    10

    陈清洲,男,38岁,交警支队集美大队灌口中队中队长,立三等功一次。

    2006年,针对集美辖区交通安全设施几乎空白的情况,刚到任不到1个月,陈清洲就走遍了辖区各村、居、学校的边边角角,把现存的安全问题逐一列表分类,并提出了“亮灯工程”的改革方案。在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后,“亮灯工程”全面实施,使辖区14所学校周边的斑马线、交通标志、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率先完善。国道324线辖区全线亮灯,包括19条新建乡村水泥道路全部增设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路灯还建到了双岭、东辉、田头等偏远山村,百姓家门口也亮起了路灯,辖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

    11

    陈富谷,36岁,思明分局莲前派出所办案队组长,市优秀人民警察、社区警务标兵,立三等功一次。

    陈富谷从警十几年来一直扎根在派出所工作岗位,为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突出贡献,仅近三年就先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近400起,查结行政案件246起,抓获逃犯26名,打掉涉恶犯罪团伙3个共24人。今年3月27日,在思明分局领导的统一部署下,他与梧村所和刑警大队开展集中统一行动,打掉了1个以域名续费为手段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破获诈骗案件301起,涉案金额多达100余万元。

    12

    周仙荣,男,36岁,刑侦支队三大队副指导员,“十佳”刑警、市优秀人民警察,立三等功2次。

    从警多年,周仙荣参与破获的案件数以百计,尤其是破获了湖里“6·13”恶性砍手案,“1·26”2000万元诈骗案等反响大、社会影响面广的案件,多年的刑侦工作经历中,周仙荣练就出了一手审讯绝活,成为支队里啃“硬骨头”的专家。2007年,“1·26”案件中落网的几名犯罪嫌疑人妄图用诡辩和抵赖作最后的生死博弈,审讯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周仙荣接手此案后,敏感地发现了嫌疑人彼此口供之间细微的出入,他抓住这些细节,使证据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最终犯罪嫌疑人败下阵来,交代了所有的犯罪事实。

    13

    周海洲,29岁,湖里分局湖里派出所社区民警,市优秀公务员、优秀社区民警。

    塘边社区流动人口密集且流动量大,赌博、办假证等违法犯罪问题较为突出,周海洲迎难而上,扎根社区,从打牢自己在辖区中的群众基础入手。1年来,周海洲协调处置矛盾纠纷73起,协助破获治安案件32起,破获刑事案件25起,打掉黑恶势力团伙2个,制贩假证窝点3个。全面清除了居住在塘边的无业闲散人员,辖区原有的外来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辖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14

    郑伟滨,男,汉族,31岁,大嶝边防派出所正连职干事,小嶝岛驻岛社区民警。曾获得“特区建设青年突击手”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及十佳爱民标兵。

    自2005年担任小嶝岛驻岛社区民警以来,郑伟滨从解决群众最基础、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访民情、助民生,仅3年时间,小嶝社区实现了“零发案”的工作目标。张金照等5名老人都是参加过当年“8·23”炮战的老英难,但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老人们的生活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郑伟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政府部门,使5位老人享受当地社会低保。与此同时,他还先后与岛上8户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为2户残疾人家庭申请到社会保障金,为12名困难儿童建立了“健康成长档案”。

    15

    高宏,33岁,集美分局集美派出所社区民警,市优秀社区民警、大练兵优秀教官,立三等功一次。

    从公安大学毕业后,高宏就扎根在了银亭社区,一干就是10年。社区中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印有他走过的痕迹,居民家中的水管漏了找高宏,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还是找高宏,他成了社区中的“万事通”。今年7月10日,辖区一群众被砍伤,高宏接报后,火速赶往医院了解情况。根据伤者提供的线索,高宏立即开展走访排查,几个小时候后嫌疑人就落入了法网,通过审查,高宏很快就破获一起故意伤害案。

    16

    曾雷,31岁,湖里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打击“三电”犯罪先进个人、“金戈行动”先进个人。

    8年来,曾雷始终奋战在侦查破案第一线,侦破各类重大刑事案件260余起,先后侦办了“6·16”彭登强奸幼女案、“4·11”亚热带植物园故意杀人案等重大影响案件20余起。今年2月16日,蔡塘村口发生一起伤害致死案,当晚23时许,在重庆调查另一起案件的曾雷闻讯赶回厦门后便立即投入到“2·16”案件的侦破工作中。他带领专案组调取了190余件监控视频资料,逐一反复观看,终于完整地拼接出案犯作案后复杂的逃跑路线,最终在四川省广元市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17

    覃智泉,男,31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图像监控科副科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获厦门技术改进革新二等奖,荣立三等功2次。

    2006年,指挥中心指派覃智泉建设新的应急移动指挥平台,接到任务后,覃智泉广泛深入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指挥车辆的材料,根据厦门街道相对狭小、多山、多台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平台建设方案,并多次与工程师现场沟通。这个系统的投入使用解决了车辆配重、设备分布、电磁干扰、可靠接地等技术问题。

    18

    蓝琳,女,36岁,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科科长,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立三等功一次。

    蓝琳同志入警10年以来一直从事前台受理工作。 2009年5月,首届海峡论坛举办期间,厦门以个案形式为参会代表办理证件赴台湾、金门交流、考察。为了圆满完成此次意义重大的任务,蓝琳同志身先士卒,和同志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奋战通宵,在会期内为400多名参会人员及时办好了证件,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19

    蔡海龙,33岁,同安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全市“大练兵标兵能手”,立三等功2次。

    从事刑侦工作11年来,蔡海龙积极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00多起,其中以他为主侦破的重特大刑事案件300多起,被誉为“破案能手”。 2008年11月29日,同安莲花山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杀死出租车司机死后弃车仓皇逃离。由于现场系偏僻山路,且为深夜发案,几乎没有现场寻访条件,侦破十分艰难。蔡海龙带领专案组缜密勘查现场,走访了厦门近百名出租车司机,最终寻找到破案线索,并带领专案民警四昼夜未眠,忍受饥饿和劳累,远赴广东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20

    潘登猛,男,30岁,交警支队思明大队公园中队副主任科员,曾获得“校园卫士”与“交通安全宣传先进个人”等称号。

    不论是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潘登猛总是“勤”字当头,带头苦干。为此,同事们戏称他只要一上岗就好似永不疲倦的发动机。近年来,市青少年宫路段车辆骤增,小型事故频发,为解开这个症结,他实地考察、研究,制定了一条“青少年宫再多开一扇门”的建议并得以很快实施,经统计,车辆有效分流超过40%。该做法赢得实效,有效缓解了“通行难”的问题。

    厦门市第三届

    “十佳民警”评选活动机读卡

“十佳民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