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安厅长赵黎平做客新华网谈维护稳定

3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长赵黎平做客新华网,接受新华社记者汤计的专访,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 访谈到此结束。 [18:20] |
| [赵黎平]:谢谢。 [18:20] |
| [主持人]:我代表网民和内蒙古地区的人民群众向你以及广大民警表示敬意和谢意。 [18:19] |
| [赵黎平]:我们一直很有信心,信心来自于实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就没有资格谈信心,我们对内蒙古未来的发展和稳定满怀信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悲观,尽管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内蒙古经济社会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 [18:18] |
| [主持人]:扩充保安队伍的做法不仅缓解了警力不足与社会安全的矛盾,也提供了很大的就业空间,是一件惠泽群众的好事。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内蒙古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更有信心了。 [18:15] |
| [赵黎平]:保安业从业人员获得充实有两个效益,第一个效益是增强了社会的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提高了安全度;第二个是增加就业,就业现在是“两会”的热门话题,特是大学生就业,通过增加6、7万的保人员,可以安置吸收一部分掌握科技知识的大学生。有一些保安工作是有科技含量的,比如说城市的视频监控系统,这个系统会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让所有公共场所的角落都有电子眼,让犯罪违法无处藏身,但是必须有人操控,这就提供了一大批的就业机会,而且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不行。所以我们要招一批大学生和研究生,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把内蒙古的保安业做大、做强,扩大社会需求,增加10万人的就业,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们厅里已经开了常委会议,把这个任务进行了分解,很快就要付诸实施。 [18:11] |
| [赵黎平]:我们准备将公安保卫工作的一部分实现社会化,这是缓解警力不足的有效方法。比如说发展壮大保安业,保安业是将公众对社会的安全需求通过市场机制予以满足的一种机制。比如某一个企业举行一项纯粹的经营方面的活动,过去都是警察去站岗维持秩序,警察拿的是纳税人的钱,是财政的钱,这显然是不太恰当的。今后象这类问题都可以实现社会化,那就是由保安来承担。内蒙古保安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发达地区保安业的从业人数和警察的比例是3:1,凡是不执法,凡是保安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由保安来做。而内蒙古现在警察与保安的数量只有1:1,就是一个警察一个保安。我们打算在“十一”五结束之前使全区保安业的从业人员与警察的比例达到3:1,那就是增加6-7万人保安业的从业人员。 [18:09] |
| [赵黎平]:公安机关不能永远的孤军作战,我们是维护稳定的主力军,但不是唯一的一支军队,我们还有义务军。公安机关是承担了四大社会政治责任,但是这个责任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我们要冷静看待问题,公安机关是职能部门,法定授权是有限的,责任有也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责任。 [18:09] |
| [赵黎平]:当前中央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全国“两会”正在召开,这也是“两会”的主要议题。我们围绕这一话题也在思考和研究。在当前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警力不足的问题会长期存在下去,这是一个大的矛盾,现在警力不足,比经费保障不足更严重。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只有创新思维,另辟蹊径。最近我们推出了“保增长、保民生”21条措施,其中有一条是通过信息化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向社会要警力,使公共安全保卫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 [18:09] |
| [主持人]:经济犯罪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经济犯罪日趋智能化,经济犯罪团伙组织更加严密、手段更加隐密,请问内蒙古公安机关在应对和打击经济犯罪方面有什么对策和办法? [17:42] |
| [赵黎平]:第四要有良好的作风,我们的执法工作,很多不是面对坏人的,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更多面对的是群众,一方面要做到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做到文明执法,警察身上绝不能存在老百姓深恶痛绝的那种行为。为此我们长期不懈抓队伍的管理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对队伍的管理教育甚至比增加警力更重要,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让全区3万多公安民警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更好地履行职能。 [17:41] |
| [赵黎平]:提高公安民警的素质从公安部到自治区党委都有一些要求,用我的话讲,公安民警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要有本事,就是要具备最起码的工作能力,所以我们在抓能力建设,开展大比武,要做到身怀绝技;第二要有知识,科学知识、基本技能、法律知识、业务知识这些都要全面掌握。第三,要品格高尚,要遵守纪律,有高尚的情操,不受各种势力的影响。 [17:41] |
| [赵黎平]:提高干警素质,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警察队伍不同于其他行业和职业,我们代表国家、法律和人民,行使公安机关的权利,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但是,社会的各种消极因素对民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问题我们回避不了。所以,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抓从严治警,防止队伍出问题,防止我们的一些民警被社会的消极因素腐蚀,成为腐败分子。 [17:41] |
| [主持人]:俗话说打铁还得本身硬,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保一方平安,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内蒙古公安机关在提高干警素质、保持队伍的纯洁性方面有哪些举措? [17:28] |
| [赵黎平]:主犯“王木匠”获得了应有的惩罚,其非法所得也被依法收缴,避免了呼市地区因此案引发社会不稳定。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各种诱惑和消极因素广泛存在,所以犯罪是不能消除的,包括这种涉及面很广的经济类犯罪。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我们也深切的希望广大群众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形形色色的骗子的真实嘴脸,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17:26] |
| [赵黎平]:“王木匠”的案子也很大,“王木匠”的骗术不能说很高明,但是确确实实有很多人上当受骗。我们在侦办这个案子的过程中也顶住了一些阻力和压力。像这样一个骗子,从内地到香港,从香港回到内地,走了十几个省,最后来到内蒙古,如果在内蒙古不能将其绳之以法,他还要继续骗下去,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事,害多少人,作为公安机关我们有这个责任来把他揭露出来。最后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公安部的支持下,与兄弟省区协同办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17:26] |
| [赵黎平]:侦办这样的案子难度非常大,因为陈相贵这一伙人是很有“能量”的,他们在受到公安机关调查的时候,会动用所有社会资源来对抗,案子在办理过程中,我们确实顶住了很多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最终还是成功侦破此案,法院也做出最终宣判。目前,公安机关正在继续收缴赃款、赃物,准备归还给受骗的群众,希望在万里大造林案件中上当受害的群众能够认清他们的犯罪本质,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公安机关能够为你们讨回公道。 [17:25] |
| [赵黎平]:近年来,内蒙古公安机关确实侦办了一些有影响的大案,其中就包括网民点到的案子,这些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经济犯罪,同时又是涉众性犯罪,直接侵害了众多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比如说万里大造林集资诈骗案,万里大造林公司制造了骗局,不知真相的群众把钱交给他,让他去种树,以为种树之后几年之内就可以挣钱。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树种上了能成活多少群众并不了解,即使有成活的,成材率是多少?成材之后商品化率是多少?群众也不知道。最后收益什么时候回到投资者手里,周期是多少?群众也不知道。所以,国务院把这个万里大造林认定为非法集资重大犯罪案件,交内蒙古公安机关侦办。 [17:25] |
| [主持人]:内蒙古警方这两年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比如金鹰CBD合同诈骗案、万里大造林传销案、土左旗公安局政委王苏和涉黑案等,显示出了内蒙古公安的战斗力。网民想知道,您遇到这类棘手的案件多吗?网民更希望您顶住压力,多挖一些出来。 [16:53] |
| [赵黎平]:当然现阶段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一次风暴、几次战役就可以一劳永逸,就永远太平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三期”的问题还长期存在,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就是要巩固现在的形势,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维护首府和全区社会治安的稳定的长效机制,避免治安案件在某一个时段发生较大的反弹,保证首府地区全区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在这些方面我们正在做,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也很努力,最近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维护社会治安的举措,请广大群众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公安机关的职责,维护社会秩序。对前一段发生的事件,我们对公众表示歉意,今后我们会改进工作。 [16:49] |
| [赵黎平]:这位网民的观点涉及到社会治安问题,应该承认,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呼和浩特市地区的社会治安有一些波动,案子多发,特别是侵财案件比较多,也有一些街头的暴力事件。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及时采取了整治措施,就是方才我说的“冬季风暴”,效果也明显。从一个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2009年1月份的总发案数仅仅是2008年12月的50%,下降了一半。 [16:49] |
| [主持人]:赵厅长,有一位网民认为,呼和浩特市的社会治安已经成为影响老百姓正常生活的重大问题。 [16:41] |
| [赵黎平]:这个“三期”是什么呢?就是对敌斗争的复杂期,刑事犯罪的高发期,内部矛盾的凸显期,最后归纳到一起,就是维护安全稳定的危险期。所以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及早地研究对策,首先就是在维护社会治安稳 定这些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构建、完善稳控社会治安大局体系,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出现大起大落的问题。像去年冬天首府地区局部社会治安有一些波动,老百姓失去安全感,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打了11次战役。现在首府的社会治安稳定了,随之其他11个盟市也开展了“冬季风暴”,所以冬春季节的社会治安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16:32] |
| [赵黎平]:据有关部门统计,自去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失业人员近10万人,加上新毕业的大学生、新复员转业的军人等不能及时就业的还有数万人。在这个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如果处理不好,有些弱势群体可能会演变成犯罪群体,有些个别的不满人员可能会转化成敌对分子,根本立场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过去通常讲“三期”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16:31] |
| [赵黎平]:内蒙古不是生存在真空里,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中,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也融入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经济中,所以金融危机对我们不可能没有影响,我们不能独善其身。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形势下行的时候,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 [16:31] |
| [主持人]:众所周知,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社会矛盾也进入凸显期和敏感期,请问这对社会治安产生了哪些影响?面对刑事犯罪案件的高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以及对敌斗争形势的日益尖锐复杂,自治区公安机关有什么应对措施? [16:11] |
| [赵黎平]: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公安机关如果要维护好社会安全稳定,要赢得老百姓拥护和支持,就要靠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因为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执法,一般活动通过执法来体现,必须做到公平正义,不仅要惩治坏人,同时要保护好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法活动必须规范化。最近在全区公安民警推行背法条活动,让每一名民警把法条熟记在心,通过这项活动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这三件事对于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很有好处。 [16:08] |
| [赵黎平]:因此全警就有了这种责任感,近些年来我们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一方面全面履行我们的职责,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能太太平平过日子;另一方面更多地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主动地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呼声,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比如最近在全区公安机关推行的“大走访”活动,就是其中一项。按照公安部的安排,全区3.5万名民警,每人要主动下到社会的最底层去走访3个以上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要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我们已经走访群众超过10万人,而且要求每走访一个群众必须为他办一件以上的实事,这样走访10万人以上,能化解10万个矛盾,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好处,对树立人民警察的形象有好处。 [15:56] |
| [赵黎平]:和谐警民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党群关系。我们是放在这个高度来认识的,警察的形象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警察看社会,通过警察看政府。 [15:46] |
| [赵黎平]:最近一个时期,自治区公安机关连续侦破了一大批重大案件,其中很多是靠科技侦破的。所以说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我们全区公安机关实际战斗能力、打击犯罪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了质的提高,所以信息化是我们当前抓的重点工作。 [15:44] |
| [赵黎平]:“三项建设”其中一个是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警力。现在警力不足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如果指望国家大量增加编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眼睛向内看队伍自身,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的科技含量,提高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使我们的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最大限度地使用高新科技,勇于运用科技手段壮大自己的战斗实力。比如说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各种新型的、复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智能化的犯罪,如果不使用高新科技,是很难侦破的。 [15:42] |
| [赵黎平]:“三大建设”是公安部党委对全国公安机关提出来的总体要求,是孟建柱部长直接关注的大事,这三件事都直接涉及到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大家都知道,党和国家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任务职责是很重大的,我们通常把它概括为四大社会政治责任:维护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履行好这四个责任是有条件的,就是说,你必须有这个本事,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本事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公安部党委高瞻远瞩,根据全国公安机关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大建设”。 [15:38] |
| [主持人]:据了解,近几年来内蒙古公安机关很重视信息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请问加强这三大建设的意义在哪里?公安机关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15:27] |
| [赵黎平]:作为公安厅长我是这样想的,内蒙古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影响大局稳定的问题。内蒙古公安机关长期以来一直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来对待,可以说,内蒙古是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地区之一,没有出现过影响全国大局,或者是造成国际性影响的大事件。之所以如此,不是说内蒙古这个地方本来没事,而是什么事都有,其他省区有的我们这儿也有。所以安全和稳定不是天下掉下的馅饼,是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社会各界支持下,全区公安民警长期奋斗、努力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内蒙古的公安民警不辱使命。 [15:24] |
| [赵黎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共安全是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和责任。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离首都北京非常近,自古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内蒙古一直是天然的屏障,也是祖国的国防屏障,生态屏障,安全稳定屏障。所以,内蒙古的稳定对于全国的长治久安举足轻重。可以这样说,如果内蒙古在安全稳定上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首都,直接影响到全国大局。 [15:18] |
| [主持人]:公安工作就是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急剧增多,您作为公安厅长是怎样带领公安干警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 [15:12] |
| [赵黎平]:网民们好,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 [15:08] |
| [主持人]:各位网民,大家好,欢迎关注新华网。今天我们邀请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助理、自治区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赵黎平作客新华网,就内蒙古社会治安及维护稳定问题与网民进行交流。 [15:07]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