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话平安—公安厅局长面对面》访山西省公安厅厅长杜玉林


片花+片名:
内除积弊 外顺民意——山西省公安厅厅长 杜玉林
演播室:提到山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煤炭,接下来便是小煤窑、矿难、事故等等相关的字眼,山西由于矿产丰富,爆炸物品的使用量也非常大,为了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开始非法制作储存民用爆炸物品,杜玉林上任山西省公安厅长之前几个月,山西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爆炸事故,死亡90多人。面对频频发生的爆炸事故,老百姓在想些什么,主政一方的公安厅长会向民用爆炸物品这个烫手的山芋下手吗?
解说词:2006年4月10日的凌晨,山西原平轩煤医院的护士王贵荣刚刚躺下休息,就感觉到一股奇怪的气流在聚集。
王贵荣(山西轩煤集团医院护士):我这么躺着,就感觉是气 聚集在这儿了。呜呜呜 就这样,我心里这么想,反正就说好像西游记看多了,我以为是那种妖气什么的,当时正想着就这么一下的时间,就咚地炸了。
解说词:刹那间,就在王贵荣所居住的宿舍楼的旁边,一栋两层小楼发生了爆炸。旁边一栋五层居民楼被炸毁了一半,一个单元的居民几乎全部遇难。这次爆炸共造成34人死亡,19人受伤。爆炸是由非法储存的自制炸药自燃引起。相隔还不到2个月,离轩岗不远的繁峙(音市)又发生爆炸,死亡10人。
连续2起爆炸带来的恐惧尚未退去,2006年7月7日,第三次爆炸在山西忻州市再次发生。当天凌晨6点20 分,宁武县东寨村的王二文家突然起火,而就在邻居们赶到火场救火的时候,突然发生爆炸。
村民:现场已经乱得,炸药把人崩得到处都是,现场几乎全部是死人,来救火的大人小孩全在那里躺着了,我们抱着(有人活着的)希望赶过来,但是都失望了,在现场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全部已经没了。
解说词:在这起爆炸案中,死亡49人,一个地区,三起爆炸案,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共造成91人死亡。
同期 杜玉林:我们都坐在火山上,谁都不知道你哪个地方底下,哪一天哪个地方出现这种事情,民爆物品啊,它不仅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一种严重的损失,而且就是说整治不好,山西私挖乱采,非法采矿也弄不住,我们讲成了山西的心腹大患。
解说词:当杜玉林把目光聚焦到连续发生三起爆炸案的忻州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忻州14个县区,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还有一个省级贫困县,在这样一个地区推进严抓民爆物品管理的举措,谈何容易。而且从忻州反馈上来的情况来看,民众对于公安工作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同期 忻州副局长李振声:我们过去的民警来讲,就是做衙门、做机关的。23:01:22对民生、民情、民意他并不了解。所以这个从客观就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拉长了,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就疏远了,人民都不愿意多惹事,不愿意去说这件事情。
解说词:很快,山西省公安部门针对民爆物品的管理推出多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排查力度、加大打击力度、实行有奖征集线索。然而,杜玉林深知,要想铲除这个让人揪心的心腹大患,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所有工作只能保障一时的成效,无法确保长治久安。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必须重新走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同期 杜玉林:进家入户,然后听取群众的意见。看群众,老百姓是想什么,盼什么,期待我们做什么,我们应该给老百姓办什么。
解说词:2007年初,忻州率先推出十进家活动,从局长到普通民警,每一个人都要走访十户不同类型的家庭,让公安民警主动走进千家万户。
同期 忻州副局长李振声:我们想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到,我们才有几个警察?老百姓是我们的坚强的后盾,老百姓是我们最大的基础。
解说词:2007年4月26号上午,民警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个重要线索,在忻州的奇村到顿村公路上有一个窝点,可能在非法生产炸药。接到举报后,忻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立刻开始行动。
张智勇 忻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因为举报人它提供的情况也不是很准确的,只是讲从顿村到奇村的路上有一栋建筑物里头可能有制造炸药的这种嫌疑,所以我们从接到举报以后,从顿村开始查起,一栋一栋地在路边附近的建筑物查起。
解说词:如果有非法制造炸药的窝点,那么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在一个建筑接一个建筑的排查中,公路边的一个玉米加工厂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张智勇:既然加工甜玉米,就要有人进出,原料要进,成品要出,但是这个院子,我们在侦查过程中,发现院子里头寂静一片,好长时间没有人在行动。
解说词: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民警的警惕,他们悄悄接近院子,反复观察。在这个加工厂的后墙上,民警又发现了新的疑点。
忻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地这个烟囱,是最不正常的一个地方,以常理来说,这个玉米加工基地不需要这么一个烟囱,这个不是锅炉用的那种烟囱,而且旁边这个建筑物也是新的,这个烟囱是新加的,而制造炸药的窝点,因为便于排风、排热就需要有这么一个排风口。
解说词:这个疑点重重的加工厂会是非法加工炸药的地下窝点吗?为了不引起院子里人的怀疑,蹲守的民警决定天黑后再靠近侦查。
张智勇:贴着这个房子的墙,我们用耳朵听了一下里面的动静,发现里面有响声、有动静,在这个时候微风吹过来,又闻到了一股很浓的柴油味,这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这个地方可能就是制造炸药的窝点。
现场:忻州市公安机治安民警:咱俩个带上人往进冲。
忻州市公安局治安民警:再一个注意安全,把手机关了。
忻州市公安局治安民警:可不能打手机。
解说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警方就成功捣毁了这个非法加工炸药的地下窝点。当时在这个不大的小院里堆砌着已经打包装箱的炸药,制造车间里更是堆满了已经制造好的炸药,这一个个黑色的纸筒就是一枚枚已经制造好的炸药。
张智勇:这个位置放着大约有这么高的一个大煤气罐,煤气罐里的煤气一直开着,干什么用呢?在我们现在发现的这个痕迹上,上面放着一个用钢板焊好的熔化石蜡的一个池子,在距离这个火的位置,不到50公分,在这个位置上全部是大概有两米高的,垛的全部是已经装了箱子的炸药。
解说词:在这个地下窝点,警方当场缴获成品炸药30吨,加工炸药的原料15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记者:有没有进行过一个测算,如果当时我们查获的这几十吨炸药发生爆炸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张智勇:如果当时查获的这三十吨炸药爆炸了,据专家的推算,最低的估计,在方圆一千米的距离内,所有建筑全部夷为平地。
解说词: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最终成功排除,群众路线显现出了强大的力量,从2007年至今,山西省没有再发生一起重大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事故。
同期杜玉林:现在我说实话,对这个(民爆物品)的话,山西这个市场太大了,需要太多了。所以现在我们还是庆功会还不敢开,表彰会敢开,还得长抓不懈。
解说词:居安思危,狠抓落实,这正是杜玉林治警处事之道。然而对于杜玉林来说,民警十进家和大走访活动的推进,收获的不仅仅是管控好了民爆物品,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最终让警察转变了思想,重新走回到群众中去。
同期 杜玉林:我们人民警察是很庞大的队伍,你看山西就有四万多人公安警察,他代表党委政府来行使这个执法权利。他和老百姓打交道,你如果说,我们现在存在的,如果你把工作做好了老百姓满意了,警民关系就和谐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关键是警察。
演播室:从2007年3月起,杜玉林在山西省公安厅信访处设立了厅长接访日,定期到信访接待室接待上访群众,每月一次,每次半天,从不间断。从不敷衍了事,从不搞形式走过场,他希望通过一把手的垂范带动整个山西警察队伍转变思想,把服务群众当成一件大事。
解说词:杜玉林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气质儒雅、为人低调谦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看似温和的公安厅长干起工作却出奇地倔强,面对长年积压的大批疑难信访案件,杜玉林上任不久,就要求信访部门将最棘手的案件交给他亲自接访。在杜玉林看来,“一把手”亲自接访,可以有效地排除干扰,加快解决问题的力度和速度,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很快,一位73岁的老人来到了杜玉林的面前,她叫张福梅,从六十岁开始上访,她在上访路上走了整整十多年。
同期 张福梅:太原、北京很多地方都到过了。
解说词:1996年的冬天,在临汾市尧都区的一家歌厅门前,张福梅的儿子任金临与几个人发生争执并扭打了起来,任金临当场被打成重伤,但是在昏倒之前他注意到,打自己的人中,有人穿着警服。
同期 张福梅:打的血流的都不知道了,我儿子打的成了终生残废了,是吧?我一分钱都不要,也要把他告下来,对不对?也要把他告得说实话。
解说词:然而,让张福梅没有想到,她三番五次找到公安机关要求抓住殴打自己儿子的警察,但是警方始终没给她一个明确的结果。
同期 张福梅:这样完了以后,我在临汾给你说,哭天天也不灵,哭地地也不行。
解说词:由于案件久侦不破,张福梅从此走上了上访路,反映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徇私舞弊,作伪证、包庇犯罪,要求公安机关严惩凶手。来到杜玉林的面前时,张福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同期 张福梅:我到哪里告状去,都告不下来,这么告不下去,人家都说没用没用。
解说词:让张福梅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自己碰到了一个不护短,不怕麻烦的公安厅长,杜玉林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后,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位老人找到个说法。
同期 山西省省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公安厅长杜玉林:那老百姓是衣食父母,我们的警车、警衔工资、警服是老百姓提供的,老百姓找你,那就顶如你爸你妈来了,退一步讲,是你舅舅,你姨,你的姑姑,你姑姑来了,所以他们来找你,你一定要热情,一定要把他们事情办好。
解说词:在杜玉林的指示下,山西省公安厅组成了由信访、督察、纪检等部门参加的专案组赴临汾查办此案。尽管在调查过程中,专案组碰到了种种阻力,但是最终成功侦破了任金临伤害一案,打人致伤的临汾市公安局涉案民警被依法处理,张福梅在上访十二年之后,终于盼到了公平和正义。
同期 张福梅 :感谢杜书记。
同期 山西省省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公安厅长杜玉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应该说不管你多大的官,不管你是干什么,你自己原来你总是老百姓吧,原来你出生于老百姓,那最后你还要回到老百姓,这一段你是职位变了,你还是老百姓,我觉得还是这个,以老百姓的心态,为老百姓着想。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站在人民角度考虑问题。
解说词:两年来,杜玉林在接访过程中,共受理案件89起,接待上访群众154人次,其中已办结80起,办结率达到90%,息诉罢访76起,息诉率达到85%。不到两年时间,杜玉林收到了群众送来的28面锦旗。
同期 山西省省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公安厅长杜玉林:在我来说,你送锦旗,反倒心里不安,你想,你给老百姓做了点事情,人家还给你送个锦旗,你做了点事,老百姓就这么感谢你,我心里有愧啊。
解说词:谈吐随和、干事实在的杜玉林让信访群众看到了希望,能够直面省部级“高官”,诉求姑且不论,许多信访人的心已经暖了大半。然而,杜玉林并没有止步于这一件件具体事件的解决,而是把一次次和群众的直接接触,当成了自己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进而成为整肃队伍的一个契机。在接访两年之后,杜玉林根据群众反映的公安系统最严重的问题,强力推出这严禁乱收费、乱罚款、收“黑钱”;严禁参与经营或变相经营娱乐场所和煤焦企业、非煤矿山等六条警规,违者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如此大力度的明确纪律,杜玉林是希望从制度上根除系统弊病。
同期 山西省省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公安厅长杜玉林:你看我接访,当然从接访以后的话,你看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你看到我们的干警的工作负不负责任,再一个你看到我们执法环节上,哪方面有问题。然后你就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抓得严一点,该处理处理,实际上是对警察队伍是一种爱护,对警察形象是一种树立。
解说词:为了落实从严治警的要求,太原市公安局还推出了后进民警培训班的举措。把警察置于市民的监督之下,让部分工作不到位的民警进入后进民警培训班,三个月封闭学习法律知识和警察业务技能。
同期 太原纪委书记:
同期 杜玉林: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最关注的一件事情,你不搞它,那我们就无法向党委政府交代,也无法向群众交代。认准的事情,既要认准的事情要办,就办到底。古人讲的言必行,信必果。
演播室: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打击违法犯罪的主力军是公安机关的主要责任,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安全感。我们常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随着大走访工作的不断深入,警民关系越来越好,在群众的帮助下,山西警方侦查破案更是如虎填翼。
解说词:在杜玉林看来,和谐警民关系是山西警方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打击违法犯罪就会变得更为有力。2008年5月28日,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接到报警,一家公司的财务室被盗。
同期 副局长:到现场以后,一看财务报告大概在200万元以上,但是需要清点,所以感觉这个案子是比较大。
解说词:这么大案值的入室盗窃案,在长治这还是第一次,杜玉林指示长治警方全力侦破此案。
同期 杜玉林:作为公安来说,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最关注的一件事情,你不搞它,无法向群众交代。
解说词:办案民警发现案发现场位于繁华地带,周边灯火通明,在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不适合作案的地方,窃贼究竟是怎样进入现场作案的?经过调查警方有了一些意外的发现,在当晚,整栋大楼的监控录像都坏了,而且窃贼连续大力度敲开了不同楼层的七八间房门,楼里的几名保安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同期 副局长:被盗和存钱有些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和犯罪是不是有联系,或者说罪犯是不是事先知道这里放这么多钱,那么就想到内盗或者内外勾结。
解说词:警方分别对几名保安进行了询问,结果让他们非常失望,几名保安当天夜里一起出去喝酒都喝醉了,而且看上去他们并没有撒谎。连续撬盗七八间房门,也让警察迷惑不已。
同期 副局长:确实没有底,现场情况不是很好,调查的结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是有底的话,但是我们有点信心,我当时认为,我说既然这么大的案,应该罪犯不是一般的罪犯,但是不是一般的罪犯恰恰有他的致命弱点,也就是伪装的越好,他露的破绽可能越多,这就是一个辩证法可能。
解说词:窃贼相当高明,没有给警方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办案民警只能从现场周边寻找更为有价值的线索,最终他们发现了业主丢失了一个旅行包。
同期 副局长:现场有个包被盗了,我们当时考虑可能是现场包正好是拎那200万钱那个包,就在那儿放那个包,就这么凑巧,所以当时把这个包找了一个样品,把它拍成照片悬赏,然后通过交通台进行广播。
解说词:但是仅仅有这么一条模糊的线索怎么可能侦破此案,警方意识到要想尽快破案,还是要紧紧依靠群众。他们开始在广播、电视、报纸、街面公布悬赏通告。
同期 杜玉林:加大宣传力度把通告,贴到村上、贴到社区,大街小巷贴上,贴上以后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解说词:这个方法果然见效,通告发出去后,不断有热心群众打来电话提供线索。其中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打来的电话引起了警方格外的注意。
同期 出租车:他大概在那天晚上的凌晨吧,就有这么一个人个子什么个子,拿了大概多大个包,就乘他的车,乘他车以后当时我们觉得这个线索非常重要。
解说词:出租车司机说这人坐上车后说要去邯郸,在路上一言不发。但是刚刚走出山西境内到达河北武安,还没有到达目的地邯郸,那个人就匆匆忙忙赴钱下车了,接着又换了一辆在那里等客的出租车走了。办案民警连夜赶到了出租车司机描述的那个位置,凌晨四五点钟,他们开始逐个打听,有没有出租车拉了这么一个客人。最终他们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换乘的那辆出租车。
同期:司机有大概个地方,邢台市它叫桥西区,那个地方有一块城郊结合部,
解说词:顺着这条线索警方最终将从河北流窜到山西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凭着群众提供的有利线索,一起200多万元巨款的丢失案在十天之内成功告破。当办案民警回忆起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时,无不感叹如果没有两位出租汽车司机提供的有利线索,案件的侦破绝不可能这么顺利,群众的积极参与让有限的警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作用。
同期 杜玉林:现在破案率08年比07年增加了8.3%,破案的如果是增加八点多,这个破案率就相当可以了,破案率也上来了。
演播室:一方面严格治警,强化打击,保一方百姓平安,另一方面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和谐警民关系,当这两个方面产生了良性的互动时,山西的公安工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杜玉林和他带领的山西公安队伍以务实的态度,细心努力的打造着一个平安的山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