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江西省基层公安民警座谈会侧记——基层蕴涵着无穷的创造活力

来源:江西省公安厅网站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8-12-07 11:31:06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家都是来自基层和一线的优秀民警,今天开这个座谈会,是问计于基层,听听大家对推进‘三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1月29日上午8时30分,厅机关一号楼党委会议室,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舒晓琴与社区民警陈勇琦等16位基层一线民警代表座谈。舒晓琴说:“基层蕴涵着无穷的创造活力,召开这个座谈会,对于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奋斗目标,推进全省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9月下旬,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提出加强公安机关“三大建设”的命题,强调“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支撑,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三大建设”,厅领导分头下基层搞调查研究,并先后召开了厅党委扩大会、设区市公安局长座谈会和厅直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全省公安机关“三大建设”问题。29号再次召开基层优秀民警座谈会。“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基层一线民警最具首创精神,大家畅所欲言,放开谈。”舒晓琴说。

       “公安信息化建设,很多民警都经历了一个不了解到了解、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湖坊派出所驻永人村社区民警陈勇琦把公安信息化理解为一场革命,“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实现公安信息化,关键是要全面细致地掌握辖区的情况。一要下笨功夫,把平时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录入到信息平台;二要下巧功夫,整合劳动部门、计生部门等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三要下真功夫,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时间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只要我们用心去工作,在辖区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生动局面,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各类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民警手上。”

        周俊军是瑞昌市公安局肇陈派出所洪一警务区驻村民警。2005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入警。3年多努力,他创造性地建成了农村社区警务信息平台,把辖区11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4586户1.7万人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到平台,成为全省农村警务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人。他认为,群众之所以对我们有不满意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过于陈旧,过于老套。“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群众素质的提高,法治观念的增强等等,这一切变化都是那么明显,再用过去的老办法应对新情况,自然行不通。”他说,“‘三大建设’功在当前,利在千秋……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去完成新的任务,使我们的执法活动更公正,信息建设更迅速,警民关系更和谐。”

        厅刑警总队民警王立、浮梁县公安局民警胡启发与新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刘卫胜也是尝到了信息化建设甜头的基层一线民警。胡启发专攻指纹,在无尽的指纹线条和旋窝中,他直接利用指纹检索认定各类刑事案件335起,成功比对公安部指纹协查案件542起,成为全国指纹协查突出个人;刘卫胜长了一双“鹰眼”,他综合利用各种信息,专门识别判断假(套)车牌,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感到,识别假(套)车牌,一定要细心观察,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并加强与汽车生产厂家、保险单位的横向联系,从诸多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提取对工作有用的证据……”刘卫胜说。

        相比较而言,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信息中心民警祝咏梅是站在单位建设和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看待公安信息化的。她回顾了月湖分局推广警务综合应用平台中碰到的困难及基本做法,“我们采取‘断奶’的方法,强力启动网上办公、网上办案,文件从起草、编号、领导审批、盖章,案件从接处警到受理、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全部在网上进行,各种呈请报告、法律文书全部由系统生成、打印。”

        “公安机关内部的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采集一条信息需要重复在两个以上系统录入。公安机关与电信、社保、银行、工商、税务等外部相关单位的信息没有实现共享……”祝咏梅客观分析了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整合信息资源、加大保障力度、强化碰撞比对、改进数据录入四个方面,对下一步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她说:“只有充分利用公安内、外部两个方面的信息,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公安情报大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益……建议我省也进一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细节决定成败,民警执法工作大多从处警开始,处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案件质量的好坏。”李林根,吉安县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长,他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突出学习、细节、监督、效果四个环节。从“礼仪”细节入手规范处警、从“严谨”细节入手规范笔录、从“刚性” 细节入手规范文书、从“整洁”细节入手规范装卷。

        常态监督才能防止执法的漏洞。“执法制度是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和保障,执法制度必须‘有体系、可操作、时效长’。要实现制度建设、考评工作、回访工作三个常态化,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执法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事关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把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才能实现公安执法效率的最大化。李林根说,“行政管理要坚持‘服务为主’,行政处罚要坚持‘教育为主’,刑事执法要坚持‘宽严相济’……把和谐理念、和谐目标、和谐要求真正贯彻落实到执法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

        “教育和处罚是交警查处交通违法的两个主要手段,查处违法的目的是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交警总队直属一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叶新讲了一个故事:2007年,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次70天的攻坚战,派出暗访组在我省检查,问某大队正在路口执勤的民警,“你们上路执法都做些什么”。民警回答,“罚超高,罚超载”。这件事对叶新触动很大,他说:“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是社会和谐……规范化执法要靠制度来保证,执法规范制度更要有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来保证。”

        “一个人一生中至少与户政部门打5次交道,报生、3次办理法定不同时效期限的身份证、死亡销户,这是公安机关其他部门甚至政府其他部门都无法比拟的……”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又称“江西的窗口”,来自这个“窗口”的窗口——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红谷滩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魏舞十分珍爱自己的岗位,“户政窗口是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最重要的阵地。”

        红谷滩分局在办理户政业务时提出“四少一多”(让老百姓少走一步路、少说一个字、少看一个眼神、少等一分钟,多一份满意)的服务理念,并推出“科技强警、服务前移、优化流程、公开评议”四大举措来落实“四少一多”。魏舞详细介绍红谷滩分局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系列做法:“群众的身份证、户口办好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出免费告知短信,通知群众前来领取。我们分局共发出6000多条短信,支出费用200多元,但由此收到的社会效果和群众口碑却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基层民警,直接面对群众,所做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不会办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就不会办大事,也办不成大事。

        景德镇市公安局珠山分局民警金运湖,网上开博客,24小时倾听群众呼声;

        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民警刘渤勇,情系社区的残疾人,搭桥修路、上房加瓦,做辖区群众的干儿子;

        赣县公安局民警许小春、广丰县公安局民警刘剑,孝敬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儿童,撑起辖区的大“家”;

        宜丰县公安局民警吴国梁走千家,进万户,开创社区警务工作“六法”;

        鄱阳县公安局民警张振武、南城县公安局民警章晓光,悉心为辖区群众服务,挽救失足青少年,做群众的贴心“小棉袄”;

        ……

         “你们的发言汇成一个时代强音:老百姓在民警心中有多重,民警在老百姓心中就有多重。民警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把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小案办好,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称赞和拥护,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基层民警代表踊跃发言,热烈的场面高潮迭起,舒晓琴不时插话。11时30分,舒晓琴作总结性发言,她首先感谢基层一线民警代表在“三大建设”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并勉励基层一线民警继续努力工作,为推进全省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动力,也是江西公安事业前进发展的动力。公安工作创新都来源于基层一线民警的实践……”舒晓琴说,“‘三大建设’给广大民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天地。大家要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踏踏实实地用心、用感情、用智慧去做事。从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案、小事办起,把‘三大建设’具体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使之具体化、本土化。这样,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基层民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