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福:一位普通社区民警的真情故事与警察情怀
李国福:谢谢网友的心意。
主持人:刚才提到了李警官负责的花园社区,是北京市
李国福:当时接待我们的是治保主任老郑,他跟所长说:这个
主持人:听说他当着您的面,给所长发狠话说“半年不合格,所长,您就要给我换人”。李警官,当时您是什么样的心情?
李国福: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很大。
主持人:您走马上任后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李国福: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儿是辖区内有一栋楼面临拆迁,楼里共有居民22户,整栋楼有一半的住户因补偿费问题与开发商僵持不下,发生了一些矛盾。于是,我和治保主任老郑就在居民、开发商、房管所之间做工作。当时开发商为了加快进度,走一家拆一家,对主体进行了改造,导致水管破裂,污水横流。开发商还唆使一帮闲人时不时在居民家门口闹腾、扔杂物、泼脏水。听到居民反映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很气愤,开发商不能这样对待老百姓啊,后来我公开了自己的
主持人:结果呢?
李国福:通过努力,我们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利益,每户居民的拆迁赔偿款每平米又多出了几百元钱。这个消息太让居民振奋了,居民哭了,我也哭了。有位居民说:“如果没有李警官,我们不但拆迁款吃亏,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有警察做主,我们更有底气了。”
主持人:听说后来,社区里的居民都拿你当亲人了,他们有句话说“国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网友们可能不太清楚李警官的家庭情况,他们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李警官一人,尽管不富裕,但因为家里人的体谅和支持,他挤出钱来为社区困难户、低保户送去生活用品,包括米、油、面,也有猪肉、蜂窝煤、大白菜。开始很多人不能理解李警官的这种做法,甚至有一些流言蜚语,李警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李国福:每次看到这些不富裕的人,我就想到了在老家的父母,我真觉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谁都不愿意看到亲人受罪,能拉把手的时候就拉一把吧,所以我会拿出工资的一部分补偿给辖区的居民。
主持人:您家人支持吗?
李国福:原来他们不支持,现在支持了。
主持人:李警官给社区居民做了不少实事,2008年2月在北京市精神文明办和《新京报》等媒体开展的公益评选活动中,李警官以第一名的得票数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感动社区人物”,而花园社区也由原来的治安案件高发重灾区变成了居民平安社区、幸福社区。居民说,有您这样的
李国福:谢谢,我特别感谢社区居民的理解和参与,有这样的居民才是我最大的福气。很多社区群众是我的信息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线索。无论我在不在社区,社区发生的大事儿、小事儿他们都会给我
主持人:李警官给自己定了个“六个不让”的工作标准,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李国福: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案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线索在我手中中断,不让警情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办事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漠,不让警察形象在我身上受到影响。这“六个不让”的工作标准时刻鞭策着我。
主持人:您从警多少年了?
李国福:我当兵17年,从警刚刚5年。
主持人:在您从警期间,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儿吗?
李国福:2007年6月份的一天,我值班到了凌晨4点,5点刚躺下一会儿,接到了一个居民的电话,他说门口被人扔了很多垃圾。我就起床过去看,那位居民很生气,我帮他把垃圾全部清理掉了,安慰他并且走访了他的左邻右舍。这个人到现在还非常感激我,觉得这么点的小事儿警察都能来管,真的体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
主持人:当自己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也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吧?
李国福:是的,付出了才会快乐。
主持人:您作为社区民警的榜样,对广大的社区民警有什么建议呢?
李国福:我希望社区民警能够深入社区,参与社区工作,对于居民的大事儿、小事儿都要参与,增加见警率。这样的话,居民在平时能够看到警察,他就会有安全感。能解决的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往上反映,这样的话就会拉近警民关系。
(来源:新华网)

北京巡特警总队副总队长朱益军、密云县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国福做客新华网。图为访谈主持人与两位嘉宾交流。新华网 张泳摄

北京巡特警总队副总队长朱益军、密云县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国福做客新华网。图为李国福在回答网友提问。新华网 张泳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专电 11月18日,由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北京市公安局从全局近5万名民警中,推选出巡特警总队副总队长朱益军、密云县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国福两名同志,作为北京地区候选人参加全国评选 。25日,密云县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国福做客新华访谈,在线讲述了一名普通社区民警的真情故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