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向职业化警队迈进 增强职业能力 提高职业素养
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衢江分局民警训练基地于9月8日挂牌,首期28名民警进入基地开始为期半个月的轮训轮值。从9月开始,“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练兵模式已在浙江县级公安机关全面铺开,浙江公安开始全面向职业化警队迈进。
近年来,浙江各级公安机关一直致力于民警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全省破案绝对数、逮捕犯罪嫌疑人数以年均6%以上的幅度递增,利用指纹破案会战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今年5月28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浙江省公安厅调研时指出,破案是民警的硬本事!浙江百名民警破案数已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充分说明了浙江民警的职业素养是过硬的。他强调,公安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把大学习、大讨论与大教育、大培训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广大民警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化水平,切实提高职业素养。
面对建设职业化警队这一新的课题,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坦言:“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浙江公安机关注重实践探索为先,在强力推进正规化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明确了职业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路径框架,并把建立“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作为推进公安队伍职业化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把提高民警职业素养和公安队伍职业化水平作为落实“一岗双责”的重要内容。
在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中,浙江各地坚持集中学习教育与随岗培训实践相结合,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岗位业务需求和民警自身需求,积极推行自主择训组织形式,力求参训民警在办班前知道培训计划、科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培训班,有的放矢地提高素质和能力。省、市两级重点加强对警衔晋升培训的研究,推行自主择训和小班化、互动式、案例式、实战模拟化教学,倡导“官教兵”与“兵教兵”结合的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根据公安职业化的需求和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地充分发挥公安网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远程教育功能,组织大量“短、平、快”的教育培训,为民警广泛开展自学自练提供有效平台。如在新警成长培养方面,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探索建立了一套以“学习有内容、赶超有目标、进步有回报”为核心、以打造综合型新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培养机制。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民警训练教学水平,推动全省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今年2至8月,浙江省公安厅组织了全省指挥中心、治安、刑侦等12个警种的业务教员培训工作,共培训学员1460人,其中市、县公安机关1353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公安业务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全省公安队伍职业能力提供师资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