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察在线>详细内容

警察在线

记眉山市公安局赴映秀开展遇难者身份识别工作的法医们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章翊 毛强 发布时间:2008-06-06 07:49:08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12日那场撼天动地的特大地震,令“汶川、映秀”成了万众瞩目的地方。当晚,在距离震中仅约115公里的眉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李杰彻夜难眠——当大多数人都还陷入在对余震的恐惧中时,他却在思考如何为重灾区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
        他们主动请战 非汶川不去
        13日一早,他拨通了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主要领导的电话:“我是眉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副大队长李杰。我代表眉山刑事技术民警请求到汶川参加遇难人员遗体身份识别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
        当日下午,省公安厅正式答复:请挑选5名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组成突击队,随时候命。14日上午,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省公安厅又下达了将突击队人数充实到9名的命令。庚即,一支由来自市局机关、东坡分局、仁寿县局、洪雅县局以及丹棱县局的6名法医和3名影像技术人员组成的眉山市公安局抗震救灾突击队火速组建完成。
        他们用市公安局专门预支的两万元保障经费,立即购置了发电机、汽油、炊煮用具、矿泉水、干粮,并借到两顶帐篷和防潮垫、睡袋等物。同时,工作中必备的手套、防护服等专业装备也在第一时间“集结”到位。
        15日中午,省公安厅下达命令,指示眉山抗震救灾突击队立即赶赴青川开展工作。“不,我们就是要去映秀!”从警近二十年,李杰第一次抗拒警令。“为什么?”“汶川灾情更重,映秀更需要我们!”当晚,命令再次传来:满足你们的要求,请于17日一早出发去汶川。
        5月17日,强震后第五天,市公安局局长马宏、副局长王志刚率领刑警支队全体民警将突击队送到成乐高速入口,一双双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这一刻,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谁也不愿去猜测他们能否毫发无伤地归来。有人说,以前歌里总唱“送战友”,今天才有了真正体会。
        当天下午5点,他们和来自宜宾的9名同行会合,由成都出发赶赴映秀。路旁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星罗密布的帐篷、惊魂未定的灾民和忙碌的抢险人员,使他们的心情更加沉重,尽快到达目的地开展工作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可是,余震造成了山体滑坡,一辆被砸坏的工程车横在路中央,他们不得不停在了漩口。这一夜,伴随着余震和滚石,他们在车上焦虑地度过了最难熬的一夜。

        他们是震后第一群到达映秀的警察
        18日早上8点,道路再次抢通,突击队继续朝映秀进发。一路上飞沙走石,冒着生命危险,他们艰难前行,二十公里的距离竟走了2个多小时。
        在映秀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简胜彬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你们是震后第一支到达现场警察队伍的刑事技术人员,大家都看着你们。”
        按照指挥部的安排,9名刑事技术人员在映秀镇入口轮番当起了交警。几个小时的时间,毒辣的太阳便已将他们晒脱了一层皮。
        19日,突击队分三个小组进入救援现场开展工作。连日来,他们先后出现在映秀小学、漩口中学、幼儿园、电力公司、发电站、九寨药业、派出所和交警中队等废墟旁,对数十具遇难者遗体进行了编号和拍照,清理登记了死者遗物,同时做好了检验记录,为后期信息入库、身份确认留下宝贵的数据信息。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和气温的不断上升,遇难者遗体开始腐烂,腐尸味、血腥味、汗臭味,还有潜在的疫情和余震的威胁夹杂在空气中。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民警们却显得十分乐观:“四五级(余震)当按摩,五六级当踩背,六七级当跳舞”。
        但乐观的心态改变不是危机四伏的现实:一次,在幼儿园挖掘现场,3名民警正穿越废墟准备到另一块空地上搞尸检。刚走到废墟顶端,余震突然降临。旁边一栋已经倾斜的危楼摇晃起来,玻璃窗不断地往下掉,落在他们周围“啪啪”作响。多亏反应及时,加之有头盔的防护,才逃过一劫。如果当时那栋危楼发生垮塌,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们把休息的机会留给他人
        由于现场挖掘难度大,救援部队从发现一具遗体到将其成功从废墟中抬出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这时,突击队员们只能选择全副武装地在一旁安静地等待。困了就地眯一下,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两片饼干。但30多度的地面高温,密不透风的防化服又会随时令他们窒息。随着救援工作面的不断扩大,从5月22日开始,突击队员又开始轮流通宵值班,直到凌晨5点才能休息。
        5月23日,指挥部安排突击队回眉山休整。但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把机会让给了宜宾同行。同样疲惫的他们说:“关爱他人,自己也会感到到幸福。”就这样,9个人又一直坚持到27日下午才撤离映秀。
        危难见忠诚,是他们将眉山刑警“负重拼搏、英勇顽强、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了重灾一线。眉山公安的抗震救灾史上将铭刻下他们的名字:李杰、盛平、张少航、夏曦、梁万杰、杨剑、余兴超、黄兴、伍邓超。

抗震救灾
×

用户登录